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摘 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采用多种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能明确诊断,且能清晰显示栓子。结论:多层螺旋CT为肺动脉栓塞安全性、敏感性均较高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重建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272

肺栓塞为一种合并症,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而以肺血栓栓塞占绝大多数,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的深静脉脱落血栓,其病死率较高。据报道,在未经治疗的患者中,死亡率可达30%以上,若能早期诊断而采用适当的抗凝治疗,病死率可以降低到8%,因此早期确诊已经成为该病治疗的关键。通过回顾性分析16例经螺旋CT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旨在讨论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以适应临床。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临床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4~75岁,平均536岁;病程1小时~42天,平均19天。主要临床症状:胸闷、气急、呼吸困难14例,胸痛5例,咯血或痰中带血2例,咳嗽3例,晕厥、心悸各1例,6例有明确的下肢静脉血栓史,1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例为剖宫产术后,1例为右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术后,1例有右锁骨下静脉插管史。受检者均经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对照证实。16例患者均行X线胸片、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静脉超声检查,共查出下肢静脉血栓8例,右锁骨下静脉血栓1例,4例患者做了肺动脉造影。

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层厚2mm,层间距2mm,矩阵512×512。增强扫描对比剂用碘海醇,总量100ml,注射速度3~4ml/秒,延迟扫描时间11~13秒。通过实时对比剂追踪系统自动触发扫描,再重建为层厚1mm、间隔1mm,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采用表面覆盖法(SSD)、多平面投影法(MPR)、曲面重建法(CPR)等多种重建方法观察。

图像分析:所有图像由从事CT诊断专业工作的2位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对各组图像进行评价,分析栓塞累及的部位、程度,范围及肺部相应其他表现。

结 果

本组肺栓塞患者16例,显示栓子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41处,主肺动脉未见累及,栓子位于右肺30个(732%)、左肺11个(268%),其中双侧受累4例(25%),右肺动脉1个,右上肺动脉2个,右下肺动脉4个,左上肺动脉1个,左下肺动脉2个,右侧段及亚段肺动脉21个,左侧段及亚段肺动脉10个。

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增强图像显示充盈缺损36支和血管阻塞5支,充盈缺损又分为偏心型充盈缺损17支,栓子位于血管腔一侧,对侧充盈高密度对比剂;附壁型充盈缺损7支,可见低密度的血栓呈环形粘附于肺动脉壁,中央为强化的高密度血流;中心型充盈缺损12支,可见血栓位于血管腔中心呈长条状与血管腔平行,边缘可光整也可不光整,周围环绕以含有造影剂的高密度的血流带,如与扫描层面平行时则呈现“双轨征”。血管阻塞多为肺段及以下动脉内栓塞,栓塞的血管几乎完全为低密度而无对比剂充盈,远端肺动脉分支变细减少,可有典型的“血管截断征”。

肺动脉栓塞间接征象:肺灌注量下降5例,显示局限性的血管纹理分布不均、稀疏或消失,栓塞血管供应的肺区CT值不均匀减低,2例呈威斯特马克征。肺梗死2例,均为段及以下支气管受累,表现为肺的外围部楔形软组织密度影,其基底部较宽与胸膜相连,尖部指向肺门,周围可见渗出及胸膜反应。

溶栓后复查:溶栓治疗3~4周复查,发现20处栓子消失,17例肺动脉栓子缩小,4例栓子无明显改变。

讨 论

肺动脉血栓栓塞是人类的第3大死亡原因,结果取决于发生大的还是小的肺动脉及患者的循环功能,多数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确诊较困难,容易漏诊、误诊,病死率较高,因此影像学检查在本病诊断中十分重要。目前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影像学方法较多,传统X线平片方便快捷、经济实用,是肺动脉栓塞首选的筛查手段,能提供部分间接征象,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最有价值、最权威的方法,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其他检查方法,但是其为有创检查,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且血管重叠使外围肺动脉分支内栓子显示受到限制[1];对中央型附壁血栓亦易漏诊,普及适应将难以实现。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敏感性高,特异性差,有报道仅10%~15%,只能作为初筛检查。MRA检查耗时较长,急危重症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不能进行此项检查,且对机器性能要求较高,不宜推广。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上具有以下优势:扫描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具有先进的后处理技术,可以直接显示栓子部位、范围、形态、程度、内部结构,同时显示PE的间接征象,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MSCT对PE溶栓疗效的追踪更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参照对比老片以追踪溶栓效果。复查多次肺动脉栓子无明显缩小,提示栓子机化,溶栓治疗无效。本组16例患者清晰显示栓子41处,以肺外围或次肺段范围肺组织最易受累,显示肺动脉分支内的充盈缺损与肺动脉造影所见相似,未见血管征,5级以下肺动脉分支栓子显示尚不能取代肺动脉造影。

总之,16层螺旋CT具有无创、方便、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的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肺栓塞的检出率,在肺栓塞的诊断地位中越来越重要,多层螺旋CT已渐普及,其有望成为肺栓塞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的首选方法而逐步取代作为诊断肺栓塞“金标准”的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参考文献

1 王青,马祥兴,李传福,等.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7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