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体解剖学的几点教学探讨

[摘要] 人体解剖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展的规律,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b)-145-02

人体解剖学是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主要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必要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以便进一步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判断人体正常与病理状态,更好地预防和诊断治疗疾病。据统计,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源于解剖学,是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1]。要明确学习解剖学的目的和意义,学以致用,结合实际,联系临床。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改革教育方法,既强调加强基础,又注重临床应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高素质为目的,运用系解-局解相结合[2],临床运用解剖学教学模式,重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知识的教学观念。

1 理论教学

1.1 应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擦除,费时费力,粉尘也严重危害师生的健康。因为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针对人体解剖学以形态特征为主,知识内容多而教学时间缩短的情况,可在教学中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解剖学是形态学科,图片、动画、影像展示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制作课件时,选择相应的图片,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解剖知识形象、生动、直观、快速呈现出来。在课件中要体现出多媒体的特点,必须控制文字的使用量,多运用图片、动画、影像资料,特别是一些传统挂图难以表达的复杂图形,如脑血管、心血管血流示意图等,可通过不同的色彩、有层次的显示、闪烁、图形旋转、整体或局部缩放等手段,较为清楚地展示出来[3]。使原来很难讲清楚的结构一目了然,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通过调查研究在解剖学教学中设定一个实验室,选取4个不同本科专业117名同学作为互动教学法试点,选取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其他4个不同本科专业的114名同学做对比,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如下:在接受互动教学的117名学生中,对解剖学感兴趣的有100人,占总人数的85.5%,对解剖学一般感兴趣的有17人,占总人数的14.5%;在79道问卷题中分数最高的是72分,最低是29分,平均分数是53.7分。接受传统教学的114人名同学中,对解剖学感兴趣的有74人,占总人数64.9%,对解剖学一般感兴趣的有33人,占总人数的28.5%,不感兴趣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6.6%;在79道问卷题中分数最高的是59分,最低的是8分,平均分数是40.6分。从调查结果看,两种教学方法间有显著差异,说明在解剖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具优势[4]。

1.2 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医学生最先接触的医学课程。医学生对解剖学知识掌握得如何,对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在解剖学习时间缩短了,是为了减少理论上实验上不必要的重复。传统教学模式是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采用系解-局解-系解的循环教学方式[5],有机地结合和传承局解和系解的分离,减少不必要重复。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三段组织安排教学,使学生在解剖科学环境中学习解剖,掌握解剖学知识;教学内容上要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描述法、图解法、释喻法等教学手段,如讲述法是教师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学生听,记笔记,使学生容易接受。

1.3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学。其做法是:课堂上主要讲思路、讲重点,其余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去消化。并通过课内外作业、临床病例讨论和指定参考书等,让学生自学和巩固知识。如:《医用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6]、《中国人体解剖学名词》等。在课前自学,可提高教学起点,更深入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自学中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习质量。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密结合临床知识,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十二指肠球部出血的病人,如果在右侧大隐静脉注射止血药,药物经过哪些途径才至出血病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分析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 实验教学

2.1 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解剖实验是学习解剖学的重要环节,是认识和研究解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课前的预习,明确实验内容、目的和操作步骤也很重要。实验标本多,结构多,名词多,难记忆,老师要多给予引导、改进,比喻也要确切。如听小骨的锤骨,形状好象锤子的骨头。要提高实验课的兴趣性和积极性,提高实验学习效果,爱护和保护标本,要动手观察标本,用以掌握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

在实验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结构和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如运动系统对身体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为什么翼点骨折会引起颅内血肿?这样联系临床,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在实验课时除要求学生在标本上指出结构外,重要是学生利用自身的活体标本,找出有关结构的准确位置,把知识落实到应用上,为临床课打下基础。如胸骨角,是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角,与第2肋平对,常做计数肋序数的标志。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先整体后局部,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具体的观察活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各种有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在泌尿系统实验时,用猪肾进行实验,先外到内,由表及里,先对猪肾的外型观察,然后把猪肾切开,观察其构造,最终达到解剖猪肾的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有错误或观察判断不正确时要及时启发学生纠正。

实验课后,要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指导学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可加深记忆。要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加以完善,提高综合素质,实现知识、能力全面发展。

2.2 完善实验建设

加强设备管理,增加设备购置投入。实验用物属于消耗性物品,应每年采购一批,对实验室建设进行补充。增强实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为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只有在正确认识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判断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打下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根据医学发展的趋势,坚持教学改革,只有把素质教育、知识创新教育放在培养学生的重要位置上,采用新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批合格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严振国.正常人体解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姚志彬,阮奕文.局解-系解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解剖科学进展,2001, 7(1):90-91.

[3]李亚洁,华艳萍,方玉桂,等.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0,7( 5):53-54.

[4]彭东,王伟,牛松青.互动教学法在解剖学实习课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 ,26(3):179-181.

[5]姚志彬.医用解剖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

[6]初国良,汪华侨.医用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07-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