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的师资力量状况、比赛活动的开展、场地器材及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解决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旨在为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专科院校;河南省;排球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5.02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体育在高等学校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等口号或理念的提出更有力地促进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年下降,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刻不容缓。排球项目作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开展好排球教学对于提升包括医学生在内的所有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非常有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课堂教学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教师问卷采用现场与邮件结合的方式发放与回收,学生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填写、回收的方式。问卷发放与回收结果见下表1。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基本状况

2.1.1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排球深受各年龄段学生的喜爱。调查发现,由于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为三年制专科,医学生在大学三年级要到各地实习医院参加校外实习活动,所以大三整年无法开展排球课学习。那么大一、大二两年应是开展排球教学的规定时间,但调查得知有5所院校,仅开设一年的体育课,而学习排球的学时约36个。只有1所院校开设了两年的体育课,大学一年级排球为必修课,学时为72个。在教学内容方面,开设一年体育课的院校仅安排排球发球、垫球的学习。开设两年体育课的院校又增加了传球、扣球等的学习,排球比赛涉及很少。

2.1.2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师资力量状况

高校的体育教师应以丰富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传授于人,“深度和广度将是专项课教师的特点之一” [1]。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为52.7%,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为38.2%,专科学历教师仅为9.0%。可见,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课教师的学历水平整体较高,这与当前教师为了提高自身水平和职称晋升,考取在职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有关。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高学历排球教师的比例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这种状况对排球课程教学与改革非常有利。

如表2所示,被调查教师的70.9%为男性,女教师的比例占29.5%;年龄方面,20至35岁的年轻教师比例最大,为63.6%;其次中年教师的比例为25.5%;比例最少的是老年教师,为16.4%。可以看出: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师以男性为主,女教师的比例明显偏少。

从年龄结构看,青年教师是排球教学的主力军,老年教师的比例较少。

2.1.3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状况

兴趣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激发人们去认识了解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要提高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课堂学习不断提升学生排球的技、战术水平,就要积极从培养学生对排球的兴趣着手。调查显示,对学习排球的兴趣“一般”的人数比例最高,为37.4%,其次是“感兴趣”的比例为24.2%,“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排在第三位,为15.6%,“非常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1.9%和10.9%,分别排在第四、五位。可见,从总体而言,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学生对排球的兴趣不是很高,在排球课堂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提升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还显得非常重要。

2.1.4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学生参与课内、外排球竞赛状况

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讲,在参加排球活动中已不满足传统的简单的传、垫球活动,但又无法完成和运用较为刺激的扣球、拦网和战术运用,无法组织起有感染力的比赛,因此也就疏远了排球[2]。因此,大学生多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内、外排球竞赛至关重要。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学生参加课内、外排球竞赛的比例非常少,多数学生从来没有参与过排球竞赛。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表示“从没参与”的学生比例为66.2%;表示“偶尔参与”的学生比例为21.9%;表示“经常参与”的学生比例为11.9%。说明整体而言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参加的课内、外排球竞赛非常少,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排球竞赛。

2.1.5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场地器材状况

排球教学设备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常规性设备,一类是电化教学设备,一类是体育器材设备,这些设备承担着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师是否能完成一场高质量的课程,也是排球教学活必要条件[3]。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8所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中,体育馆中设置有木地板排球场地的有3所院校,有5所院校没有室内排球场地。在室外水泥排球场地的数量方面,在8所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中建有6个以下的有2所,建有6~10个的有3所,10个及以上的有3所。说明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场地建设还需要加大投入,以满足学校开展各类排球活动的需要。

2.1.6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器材状况

调查发现,在8所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中,有5所院校的器材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能够基本满足排球教学活动需要的有2所院校,不能满足排球教学活动需要的有1所院校。可见,河南省部分医学类专科院校今后还需加大对排球器材的投入,为排球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条件,为排球教师正常开展排球教学与比赛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提高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水平的对策

2.2.1  结合提升学生体质,加快排球教学改革与创新

体育课的出发点就是帮助学生培养强健的体魄,使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健康发展[4]。而只有通过加快排球教学改革与创新,才能真正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挣脱出来,使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排球教学改革与创新要抓住重点,要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应用、教学组织、教学反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将排球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排球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只有目标明确、不拘泥于老观念、老方法,肯动脑、敢创新、勇实践,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

2.2.2  增强课堂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高校有限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排球意识的培养,这种培养与训练是在实践练习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把学、练及在变化中应用有效的结合起来[5]。而提高高校学生排球意识的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排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排球项目的魅力,并被排球的内涵所吸引。因此,通过增强课堂趣味性,丰富排球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排球教学效果,营造排球校园氛围,是促进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

2.2.3  改善教学场地和设施条件

由于排球运动的开展要受到场地设施与气候条件的限制,因而其自身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已难以满足广大学生日益提高的体育学习需求,致使高校学生对于排球学习的兴趣呈下降趋势[6]。因此,不断改善场地设施条件,日益满足学生开展活动的需求对排球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相关部门领导要积极在排球教学场地、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满足教学及开展排球比赛、训练等活动的需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任课教师的性别结构以男教师为主;年龄结构以青年教师为主,老年教师的比例较小;职称结构以讲师、助教职称教师为主,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明显偏少。排球任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从整体上看不是太高,参加排球专业培训的比例也偏少。

3.1.2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学生比较喜爱排球项目,对排球项目也不陌生,但有排球基础的学生不多。在对排球项目的兴趣方面,表示“一般”的学生比例最多,表示“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比例不是太高。

3.1.3  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排球场地方面,拥有室内排球场地的学校比例还较少,室外水泥排球场地的数量从整体上也不太多。排球教学器材方面,总体来看较为充足,能够确保排球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但也有部分院校的排球器材只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还有部分院校的排球器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3.2  建议

3.2.1 建议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领导加大对排球教学的重视,以达到促进排球教学水平提高,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的目的。

3.2.2  建议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通过各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排球氛围,举办各种形式的排球竞赛,为大学生参与排球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3.2.3  建议河南省医学类专科院校不断改善、提高排球教学场地设施建设,为排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涛.关于未来高校体育教师一专多能的理论思考[J].体育学刊,1998(1).

[2]  张燕杰. 保留项目特色,拓宽高校排球教学空间[J].体育学刊,2002,9(4):78~80.

[3]  梁海港.河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学环境对排球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  杨德荣.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运用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5):76~77.

[5]  杨红英.高校排球教学发展刍议[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66~468.

[6]   刘 艳.女排精神对高校学生排球学习兴趣的感召[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84~85.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