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的炽热化发展,学生的管理模式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本文姜葱科学和人本两个方面来阐述学生管理模式。
  关键词:管理模式;高职教育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头戏。提及学生管理模式,尤其是在高职教育下,学校管理层喜欢的是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去约束学生,这固然是很有必要,但随着素质教育机制逐步深入贯彻下,制度的约束已经不能成为学校管理模式的重心,我们应该探索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学生管理模式,对学校实施更有效的管理,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1 学生管理是制度性管理,做到按章办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促使学校合理高效运作,管理者应该制定合理地学生管理制度。制度化管理是刚性管理,做到科学、规律、理性,约束学生行为,按规章办事,才能推进学校有序前进。
  2 学生管理是人本化管理,做到以人为本
  当前高职教育下学生个性特征比较明显,因为个性出现的特殊情况比比皆是,这都需要学校管理层实施人本化管理。在管理中要重视师生之间心与心的真诚交流,重视情感与文化氛围的建设,工作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迪考,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样才能真正才能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各方面工作方能顺利开展。
  3 学生管理是魅力性管理,做到以德服人
  高職教育下学生追求属于自己的个性,大部分学生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追求“魅力”的人群。这就要求学生管理人员展示自己的魅力,吸引所有学生的眼球,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管理者的魅力可能来自于自己得体大方的衣着,可能来自于个人帅气的相貌和赏心悦目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促使人们热血澎湃,奋力向前。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具备令人折服的品德修养。坚持严于律己,敢于以身作则,勇于放下领导架子,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使学生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才能确立稳固的权威,有效地管理好学校。
  4 学生管理是活动型管理,做到寓管于乐。
  传统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习惯用榜样激励法、座谈法、精神和物质奖励法等激发学生完成自己使命,但在高职教育下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管理还应该是活动型管理,做到寓管于乐,活动中接触沟通交流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在活动中,管理者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声和需求,让学生切身体会学校的关心与温暖,浓化师生之间的人情味,为学校创设一个和谐、融洽、宽松的环境。
  5 学生管理应该是创新型管理,做到与时俱进
  新世纪高职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世态,提倡创新性管理是必然趋势。“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方式有机结合的过程。这种变革,或表现为前所未有的方法和政策,或体现为变原有的措施为具有新姿新意的对策。
  学生管理的创新是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一个动态和谐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一个学校能够在学生方面进行创新管理,表明学校顺应形势的发展,充满朝气和自信,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学校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希望所在,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
  6 学生管理是反思型管理,做到严于自剖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时常反思,才能促使管理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自主反思,才能不断改进工作。善于反思的管理才是优质的管理。高职教育下学校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管理层在管理协调和决策处理中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比如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留下了什么疏忽,协调矛盾还有哪一款缺憾,学校大型活动中布置任务还有哪些遗漏,考虑问题还有什么不周等等,因为高职高专的学生思想动荡比较厉害,管理者处理问题过程中稍有不慎将会引起一系列波动,需要在反思中吸取经验教训,改变思考方式,促进自我成长。管理者的反思是一把利剪,不断修葺才能茁壮成长,学生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7 学生管理应该是开放式管理,做到博采众长
  职业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而且是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事。学生的成长,不只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还有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家庭、社会各种教育的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和理解,更离不开社会的关心与支持。高职教育提倡“产学结合”,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模式,实施开放式管理,做到博采众长。因此,管理层要立足于校内学生实际状态,着眼于社会、家庭的基本情况,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有机结合,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影响下构筑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所以,管理者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最强的教育合力,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借助“他山之石”,以达成“可以攻玉”的目标。
  学生是一个学校管理的中心,拥有合理地管理模式,学生能够健康稳步的成长,也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一个学校就像社会的一部分。学生管理更是一种艺术。善于管理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才能使学校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吴继光.中小学校校长管理典范.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10月.
  [2] 龙君伟.校本从事开发与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3] 吴志宏.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4] 陈桂生著.教育原理(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