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科学》校本课程设计

1 课程背景

我校是晋江市“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教育基地”的拓展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生育关怀、健康教育等提出的工作要求,在高中阶段进行相关校本课程有着重要意义。

2 课程性质

性科学是以人类的性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对“性”的观察和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但性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登上人类文明的舞台却只有余年的历史,而中国现代科学的大规模兴起则在20世纪80年代。尽管如此,由于健康教育不够完善和不够普及,目前仍有许多学生缺乏性知识,缺乏正确的性观念,部分学生在性道德方面的确需要引导,还有少数学生的性道德需要重建。

3 课程理念

性关系着人类的繁衍,关系着人的健康,是构成人生欢乐的源泉,它必然也关系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精神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本课程旨在为成年或即将成年的高中男生提供系统、全面、正确的性科学知识,帮助缺乏性知识和有不正确性观念的学生走出误区,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性文明传统,开拓当代的性文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4 课程目标

对高中学生进行性教育是整个性教育的关键阶段。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性知识,纠正其与性有关的认识和行为偏差,使他们树立健康的性意识。在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将重点置于性的伦理道德、法制、情感、审美、人格等的素质培养上,使学生转变观念、解决性困惑、学会性保护、提高性美感、促进性健康,重点是学会欣赏自己,在欣赏中成长变化,体验享受生命的感觉。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领悟人生、理解人生、享受人生,懂得正确的性知识,培养健康的人格。

5 内容标准

人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性知识(多为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这是以《生理卫生》教材和德育课程为讲课依据的。但是,其内容比较贫乏,学生受益不大、记忆不深。而很多青少年获得性教育的方式,基本上来源于网络。在网上,系统科学的性教育资讯依然比黄色资讯发展得要慢。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在互联网上所获得的性知识,都是来自黄色网站里的A片、图片、文章等。由此获取的所谓“性知识”大多是极不健康、不利于性心理正常发展的。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最美好、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最容易产生行为习惯分化的时期,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生命、心理教育,才能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男性性科学》内容标准包括性发育与性器官、性生理与性卫生、性意识与性心理、性道德与性犯罪等4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又包括若干个二级主题。

(1) 性发育与性器官的二级主题:

女性生殖系统的内容标准:女性外生殖器的结构;女性内生殖器的结构;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的内容标准:男性外生殖器的结构;男性内生殖器的结构;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性发育内容标准:青春期的性发育;包茎、包皮过长;隐睾与疝。

(2) 性生理与性卫生的二级主题。

性腺和性激素的内容标准: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性腺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

人类性行为的内容标准:性敏感区与性唤起;两性性反应。

性生活卫生的内容标准:性传播疾病;避孕措施及比较。

优生优育的内容标准:人类遗传病;男性性功能障碍;试管婴儿。

(3) 性意识与性心理的二级主题。

青春期性心理的内容标准:性意识的觉醒;性心理的发展;性行为表现。

性心理障碍的内容标准:性心理障碍的类型;性别角色及变性现象;同性恋及双性恋。

(4) 性道德与性犯罪的二级主题。

中国社会性现象的内容标准:人类社会性发展史;中国古今社会性现象;计划生育。

性犯罪的内容标准:中国有关性的法律(婚姻法、刑法部分);青少年性罪错及预防。

性道德的内容标准:性道德的范围;性道德的调节手段。

6 课程实施、评价建议

该课程面向高中男生,共18学时,计1学分。教师应在参考书目的基础上逐步编写形成校本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调整、补充和完善校本教材。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适当安排几次科学视频和讨论课。建议性发育与性器官4课时、性生理与性卫生6课时、性意识与性心理4课时、性道德与性犯罪4课时。

课程评价建议多元化,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内容包括学生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思想行为变化情况,也可安排1次课程的终结性评价作为辅助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许世彤等.性科学与性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吴阶平等.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3] 李增庆等.青春期科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 刘玉良等.中华男性学[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