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财经类学生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面向财经类学生开设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是提升财经类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但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教学课时少,而学生没有接受过相关基础课程的教育,故其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值得探索与思考。文章在总结若干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化教学内容、可视化教学内容、教室实验室一体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结合财经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互补的基本教学方法。

关键词:财经专业 工程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6-134-02

大学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发展性、内化性、实践性、协同性等特点。工程技术知识是运用科学原理、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学问,强调实事求是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对学生展开工程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创业、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从素质教育角度看,对财经专业学生开设工程类课程主要就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完善学生的整体素质。

另一方面,工程类课程是与财经类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让学生学习工程类课程也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例如,商品学、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有工程技术知识背景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理解课程内容,并容易对知识进行联想和应用。

可见,向财经专业学生开设部分工程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浙江财经学院是浙江省财经专业门类设置最为齐全的一所财经类院校,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了工程技术基础公共选修课。课程主要内容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与控制、电机、内燃机、机械加工、土木工程、纺织工程等。尽管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的教学过程及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学习这类课程的相关基础而感觉学习难度较大、没有学习兴趣。所以,在面向财经专业学生的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中,不能照搬面向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一、简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大问题。学生虽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那是学习的主体,教的主体是教师,通常课堂教学内容是既定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学生是被动的一方。对于财经专业学生的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采用传统的方式,否则,更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听力疲倦的现象,前面的内容没学好,后面的内容无法理解,最终对这门课程丧失信心。文章认为,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对工程知识的学习能力、兴趣等,笔者认为,最好由学生、教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及内容基本范围不变的条件下,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专业,通过实验室、超市、商场、网络及实际生活,观察发现并提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教师根据课程的结构、方向收集、筛选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出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工程课程的学习兴趣。

简化教学内容不是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或减少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简单化,而是用简单化的形式使学生能通过典型例子来理解问题,因而要尽量少用工程专业用语,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阐述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应用。由于学生通常在课外不复习选修课内容,故教师在课前应先准备好简单的作业,讲课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让学生随堂完成作业,使学生所学内容即时得到应用,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可视化教学内容

学习工程类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识图与空间能力为基础,而财经类学生没有学习相关课程的经历,并且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文科,他们的图形能力比较差,甚至看到工程图形就有畏惧感,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可视化可分为实物可视化和多媒体可视化。实物的一部分来自实验室;一部分是平时收集的样品,如淘汰的家用产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报废品等;也可通过参观企业来了解。通过实物的可视化可提高学生对其原理的理解程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的可视化主要利用多媒体工具、手段制作静态或动态的画面,如对一些结构件拍摄照片、对动作或变化过程拍摄录象等。这相当于开辟课堂实验室,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就每一知识点进行课堂提问,每节课应基本保证四个问题。教师应多加留意,及时收集、制作所需材料。

三、教室实验室一体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常常有教室、创作室、设计室合而为一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室就是教室,也是学生完成作业的设计室。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室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进行教学,也结合学生的实践作品进行点评,收到较好的效果。工程类课程教学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育方法,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分别在不同场合进行,这种方法对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而言自有其合理性。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而言,学习工程技术课程的目的与工程类专业的学习目的有很大差异;工程类课程在财经课程体系中占的比重极低,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乃至识图能力都与工程类专业学生有很大差异。因此沿袭传统的工程类专业教学模式组织财经类专业的工程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不妨借鉴艺术类教学模式,将模型展示室、实验室与教室一体化,在教学模型、模具的环境中组织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增长工程知识。

四、结合财经专业知识

学生选修课程的目的并不十分明确。学生选修工程技术课程不是因为他们想学到这些知识,相反,他们认为这些课程与他们所学专业无关,不仅如此,大部分财经类学生认为“创新”不是他们专业的事情。他们选修这类课程主要是想获得学分,他们通常是在选修其它课程不成功(如音乐欣赏)而选修课学分还没达到取得学位要求时才选的,换言之,他们是不得已而选修的。事实上工程与经济是相互关联的,这是学生认识上的错误,教师有义务去纠正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体现,而结合专业课程知识安排教学内容或案例教学是很有效的途径。例如把生产技术、方法与企业产品生产规模相结合,企业生产同一类产品时,从速度、时间、成本等角度,根据不同生产规模完全定制,中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大批量定制等安排设备及工艺路线等。又如,分析机床及机械加工质量时引入生产成本计算等,使学生增加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也加深对专业课程的记忆。也可以引入全国资产评估师考题,以帮助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在介绍建筑工程知识中应用实例讲解不完善或不合理的合同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失,介绍工程索赔的计算依据。在各知识点寻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课程知识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

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卡斯佩指出:“知识转移的最成功的方法是培养能够探究知识,然后能在工业、商业、政府和大学自身中起领导作用的一流学生。”向财经类专业学生传授工程知识,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更大的耐心,对学生所学专业有足够的了解,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等方面下功夫。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互补

美国大学的研究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中,有4/5发生在课堂外,应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本课程教学而言,一方面,“工程技术”的覆盖面较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可能涉及到每一个工程领域,而学生课外的时间较丰富并可在社会上接触到多个领域技术的产品。另一方面,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内容的直观性较差、学生学习接受的难度比较大,而社会资源中存在着大量与本课程相关的事物。第三,科学在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现象在不断出现,而课堂教学时间较短,任课教师的知识面、与新技术发展合拍的程度有限。可见,教师通过设计、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课外资源,不仅可以对课堂知识起到实践与验证的作用,还可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加实践知识、了解新的技术前沿和方法,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率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课外作业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第一类是对本次课程内容的应用与实践,使课堂内容与实用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扩展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介绍纺织工程基础的课外布置的作业中,让学生到轻纺市场、服装市场、丝绸市场观察各种服装面料和装饰面料,让学生验证认识织物形成的过程,通过目测、手感考虑面料及其材料的性质等。之外,再让学生的在实践中考虑、了解纺织工程的连带性问题,如服装问题,它没有列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但是个实用性较强的问题,更是女生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扩展性。第二类内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内容的整体性、思想的系统性。第三类课外作业的内容是课程所安排教学内容之外的,比如化工知识是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没有被列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观察、分析常见常用的化工产品(如洗发液和洗面乳等护肤产品、化妆品)的组成与生产方法,既弥补教学课时的不足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第四类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工程内容。

六、结束语

对财经类学生展开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教学,是合理财经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要给财经类学生上好这门课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许婷华,梁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中国冶金教育,2007

2.孙莱祥,张晓鹏.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彤主译.21世纪的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