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10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1年12月在某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00例,其中包含12例急性心衰竭患者,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1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依据具体病情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结果:10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显效78例(78%),有效16例(16%),无效6例(6%),总有效率为94%。结论:要做到及时诊断急性心血管疾病,就必须有效进行实验室辅助检查、体征及心电图,掌握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合理选用有效药物,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急性心血管疾病; 临床治疗; 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100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PENG Xin-de.//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15):109-1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100 case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hod: To collect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100 cases with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ey were admitted to a hospital in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11, which includes 12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eight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70 cases with acute angina, 10 case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Based on the patients’ specific condition, it took targeted medical treatments. Result: After treatment, 78 cases (78%)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16 cases(16%) effective, 6 cases(6%) with no effect,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 Conclusion: To achieve a timely diagnosis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ust be effective the laboratory assistant examination, signs and ECG, to master the early symptoms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only way, to be able to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effective drugs,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reatment program, and achieved a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treatment; Observ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Third Hospital of Liuyang, Liuyang 410324,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57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平均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心血管疾病,且发病率和致死率呈逐年增长态势,防治现状堪忧[1]。而据国内外的资料报道,急性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猝死的主要病因,如顽固性心衰、夹层动脉瘤、危险性心律失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等都是很容易就导致患者出现猝死的诱因。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主要为急性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绞痛等[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1月-2011年12月在某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41±8)岁。本组100例患者均是在急性发作的时候被及时送进本院进行救治,其中包含12例急性心衰竭患者,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1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且合并14例贫血患者,78例I型高血压患者,余下患者则没有合并其他症状。

1.2 方法

1.2.1 急性心绞痛患者 为了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急性症状,应该给予患者口服亚硝酸酯类药物或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硝酸甘油之类的硝酸酯,然后对患者进行扩冠,为了促进血液流通,还应该采用疏通血管活血化瘀类药物来进行静脉滴注(如血塞通等),对那些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平稳降压,可采用钙离子拮抗剂[3]。

1.2.2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让患者双腿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且放松,然后采用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同时,快速帮助患者进行强心、利尿、镇静、吸氧。

1.2.3 急性肺栓塞患者 5例患者采用抗凝治疗,2例患者采用无创伤通气治疗,2例患者采用溶栓的治疗[4]。

1.2.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首先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治疗,如扩张冠脉、镇静、纠正心律失常、吸氧、止痛等,然后再采用静脉注射尿激酶,第一次注射剂量控制在50万U,30 min以后再次注射尿激酶的剂量为100万U,同时服用300 g肠溶性阿司匹林,将4100 U低分子肝素注入患者的腹壁,必要时行手术治疗[5]。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有10例患者出现诱发支气管哮喘,有2例患者出现低血钾,有7例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有13例患者出现高钙血症,有9例患者出现高血糖和高血脂[6-7]。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类型显效

例(%)有效

例(%)无效

例(%)总有效率

(%)

急性心衰竭(n=12)9(75.00)2(16.67)1(8.33)91.67

急性心肌梗死(n=8)6(75.00)2(25.00)0100

急性肺栓塞(n=10)8(80.00)1(10.00)1(10.00)90.00

急性心绞痛(n=70)55(78.57)11(15.71)4(5.71)94.29

总计78(78.00)16(16.00)6(6.00)94.00

2.2 本院临床用药的使用频率及药物的DUI值 某院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较为合理,但是消心痛片、倍他乐克片的DUI值大于1。见表2。

表2 本院临床用药的使用频率及药物的DUI值

药物的名称出现的频率(%)DDDsDUI

尼莫地平片24.5076 3910.77

硝苯地平片35.4564 2240.85

心得安片42.7078 6240.99

卡托普利片15.2037 8920.89

消心痛片15.2012 5141.34

倍他乐克片15.7053 1131.12

注:DDDs表示每一药物的年消耗量除以该药的DDD值。DDDs大,反映患者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说明患者已较少使用;DUI是物利用指数,是以用药频度(DDDs)除以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

3 讨论

急性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患者生命最常见的病因,也是国内外医学界内科疾病最为常见的急症,如高血压危象、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扑动、心房纤颤和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8],如果能够正确、及时、早期地发现,然后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往往能减少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猝死。而要做到及时诊断急性心血管疾病,就必须有效进行实验室辅助检查、体征及心电图、掌握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合理选用有效药物,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9-10]。

多种因素会导致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但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对心血管疾病用药安全的评价方法缺乏规范性、客观性、科学性,且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单单一味药品的组成就较为复杂,多味药品联合在一起,情况更加复杂,毒性成分、有效成分相互制约。同时,又由于人体的病理状态和生理情况都各自不同,药品进入到人体中,或对人体有害,发生各种不可知的、可知的不良反应,或者战胜疾病[7],因此,应该在用药过程中,对中药的不良反应要密切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本组资料中有1例患者因为不良反应较为严重,救治无效而死亡,虽然只占全部病例的1%,但是教训却极为惨重,药品不仅会发生不良反应,而且会引起严重后果[11]。

本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上已经具有最佳的方案,但往往由于患者到达医院进行救治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治疗效果不尽如意。笔者认为,医院可以在附近的社区或公益活动现场对社区居民或者社会人士普及关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知识,并详细讲解如何提前防治急性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为主,告诫有心血管、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患者平时应多运动、不酗酒、不抽烟,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关晖勇.急性心血管患者50例临床治疗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9(3):112-114.

[2]岳金利,吕先亭,张云春.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一例[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6,21(2):120-123.

[3]周凌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27(30):133-136.

[4]丁大胜.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时间对疗效的影响[J].吉林医学,2009,16(11):154-157.

[5]吕亚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27(7):165-168.

[6]李亚瑞.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25(3):140-144.

[7]汤建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8):132-135.

[8]葛琳.氟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8,17(3):189-192.

[9]杨燕.心脏介入治疗常见不适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20(7):213-216.

[10]邬奇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预见性护理[J].全科护理,2011,27(20):174-179.

[11]余旭红.透析充分性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5(5):200-203.

(收稿日期:2013-01-05)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