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如何摆脱全行业亏损危机?


打开文本图片集

我国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当前产能过剩最突出的两个行业,一是钢铁,一是煤炭。中国曾经以钢为纲、一钢带百业;在能源体系中70%以上是煤炭。

1月4日,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山西,重点是部署“去产能”。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指出,当前钢铁、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并不是单纯的“产业周期”问题,必须增强紧迫感,立足全局通盘考虑,以“硬措施”化解过剩产能。

事实上,当前国内钢铁产业的生产和消费已告别了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期,均已进入“十三五”峰值弧顶下行区间。统计显示,2015年1-11月,全国粗钢产量7.38亿吨,同比下降2.2%;粗钢表观消费量6.45亿吨,同时下降5.5%。虽然钢铁行业已经开启了“去产能”模式,但去产能化进程却十分缓慢,完全跟不上已经快速萎缩的市场形势。

此外,全国钢铁企业的亏损数字也在不断刷新。据中钢协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7万亿元,同比下降19.3%;亏损531.32亿元,而2014年同期盈利243.87亿元;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而在2014年同期为0.74%。

具体来看,去年前三季度,重点统计钢企的亏损总额为281.22亿元。这意味着,10月、11月仅两个月的时间,亏损额便翻了一番。钢铁行业亏损面正不断扩大,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共有51家企业亏损,较上一年同期增加27家,较前三季度增加2家,亏损企业亏损额685亿元,同比增亏564亿元。11月份当月重点企业亏损146.27亿元,亏损企业62家。

让人稍感安慰的是,自去年12月中旬开始,钢铁价格有所回暖,元旦节日期间,国内钢市疯狂拉涨。以1月3日为例,带钢拉涨40元-100元/吨,型钢拉涨40元-70元/吨,钢坯拉涨50元/吨,建筑钢材拉涨30-90元/吨。如此喜人的涨势被称为“新年开门红”。不过,此轮钢价的回暖并不被业内看好,一方面是钢厂限产增多,另一方面钢价有人为炒作的因素在内。而在冬季历来是钢铁需求的淡季,在基本面难有实质性改观的情况下,钢价的反弹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近几年来钢材价格持续低迷,钢铁行业除了个别钢企盈利外,其他企业都在盈亏边缘苦苦挣扎。对此,一些分析人士将钢铁行业低迷归咎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萎缩和产能过剩这三个原因。但笔者却认为,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铁矿石价格从较高时的180美元/吨以上,现已跌破40美元/吨。照理来说,钢企利润率与铁矿石价格呈现正相关,钢铁企业完全可以扬眉吐气。因为铁矿石价格下跌,钢铁行业的利润率就会得到改善,但是今年整个钢铁行业平均利润率还是很低,甚至钢材卖出了白菜价格。

再者,从需求端来看,欧美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后,钢材市场骤降30%以上。来看国内,房地产投资放缓,钢铁需求不如前几年那样红火,但总体需求量降幅还是有限,所以也很难说国内对钢材需求有多么“萎缩”。

最后,说到“产能过剩”问题,目前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70%,而像水泥、光伏、玻璃等其他行业产能利用率则更低,但平均利润水平还能保持在6%甚至更高水平,这说明这些行业虽然也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但起码还有自发价格调节能力。

显然,造成2015年钢企全面亏损、钢材卖出白菜价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端萎缩和产能过剩,事实上是整个钢铁行业运行机制出了问题。如果不将这些机制理顺,那钢铁行业将长期陷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

一方面,早在2013年,我国就将钢铁行业列为五大过剩产能行业之首。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税收、就业等问题的考虑,默许、纵容企业扩大钢铁产能,而一旦出现亏损状态时,就给当地钢铁企业大量的财政补贴和输血。仅在去年12月份就有凌钢股份、包钢股份、重庆钢铁发布公告宣布获得政府补贴,金额分别高达7.92亿元、5.8亿元、1.5亿元。这就造成了部分亏损国有钢企始终处于僵而不死的尴尬境地。

另一方面,整个行业无序竞争环境尚需改善。一是大型钢企往往容易获得银行低息贷款。当国有钢企出了资金问题,地方银行不敢贸然对其抽贷,通常还继续对其注资,借新债还旧债是常事。二是对于民营钢企来说,一旦停产中小债权人都会上门来催债,企业面临倒闭并购,所以哪怕微利甚至亏损也要坚持下去。而在市场上民企通过低价位恶性竞争,又使国有钢企叫苦不迭。

要解决钢铁业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的关系。必须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有退出机制,然后把降本增效和优化产品结构作为钢企摆脱困境的有力举措。

其一,要引入退出机制,给予整个钢铁行业一个通畅、进退有序的市场环境,并妥善解决退出企业职工安置和债务等问题。唯有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市场来调节,那么不仅能达到去产能化的目的,而且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也会逐步回升。

其二,通过跨区域的兼并重组,可以阻止目前市场上低价同质化产品的竞争。比如,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内的钢企进行产业整合,区域内的同质化产品就自然消失,恶性竞争的局面就会得到解决;同时,因为全国是统一的流动市场,可以杜绝兼并重组导致地区性的价格垄断问题。

此外,对于处于亏损或盈利边缘的国有钢企,全面进行“混改”。通过“混改”,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甚至控股。利用民营资本的效率和创新,加上国企获得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从而激发出国有钢企的潜在活力。“混改”的目的,就是把国企目前的僵化机制转变成适合市场配置资源的民企机制,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而非扩大或缩小国企地盘那么简单。

其三,政府应该引导并鼓励钢铁企业对高端钢材的研发投入,生产出高质量的热卷、镀锌板、冷卷、电厚板等高端钢材,打开国内外市场。去年我国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比如我国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企业要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把“量”减下来,把“质”提上去,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加快向高端、智能、绿色方面转型转产,这也不失为规避国内低端钢材领域恶性竞争的良方。

其四,在我国诸多工业中,钢铁工业还是具备一定“工业4.0”发展基础。在规模化的催生下,宝钢、武钢、沙钢等集团企业,在钢铁生产自动化、库存、营销等关键环节水平先进,并采取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库等技术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智能化对于处于亏损中的钢铁企业来说,是降本增效的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