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相托,她与患者“共呼吸”

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夏国光,是原呼吸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提到她,总让人联想到SARS、危重症抢救、RICU病房,以及在她带领下发展壮大的呼吸科。30多年的临床岁月,没有人能数得清她曾参加过多少次危重症抢救;也没有人能够数得清她曾挽救过多少个垂危的生命,使多少个即将破碎的家庭修好如初;更没有人说得清她有多少次深夜从家里赶到医院,为她的患者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正所谓“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夏国光主任用她的辛劳、汗水、心血,用她的诚心、爱心、热心,诠释着医生这一神圣的职業。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医务工作者的熠熠风采。

耐心沟通赢得信任和赞誉

在患者面前,夏国光永远微笑着,无论患者提什么样的问题,她都能耐心解答。患者的困难,她总是尽力帮助。她的微笑传达着白衣使者对患者的爱心,让患者感动;她的微笑彰显着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让患者信任;她的行为表达着自己对患者的亲情和友情,让患者宽心。她淡泊名利,勤业敬业,公而忘私,谦虚谨慎。夏国光主任常说:“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就要具备一种良好的综合素质;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牺牲和奉献精神;要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要赢得患者的信任。”

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尽力解决每一个患者的具体困难。她永远的微笑和温和的语言传达出对患者的关爱之情。她很善于和患者沟通。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她总结出了不同类型患者的沟通方法,并能在几句话的交谈中了解到患者的文化层次、生活背景,为对症治疗奠定基础。每每遇到医生与患者沟通出现问题时,她总是做表率、做示范,让心存疑虑或误解的患者及家属最终积极配合治疗,满意而归。

一位60多岁的女教授,患支气管哮喘多年,因为年轻时曾有打针过敏史而讳疾忌医,对医生极其不信任,并自主常年不规范服用激素药物,终致出现重度哮喘持续状态,因病情危重而收住到RICU病房。住院第一天,患者焦虑、惊恐,每一针、每片药都要和医生理论一番,治疗开展得非常困难;不仅如此,患者的丈夫、儿子也和医生持对立态度,不配合治疗。夏主任对此非常着急,马上请来患者家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明不配合治疗会造成的危重预后;同时,她又耐心讲解了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并在亲自查房时,通过向医生扼要说明全球哮喘治疗指南,间接让患者了解了一直以来呼吸科致力于哮喘治疗所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为女教授特别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经过有效的沟通,终于得到了女教授的合作和信任,最终病情得到了控制并好转,现在的夏主任已经成为那位女教授最信任的好医生、好朋友。

精湛医术赢得信赖与好评

夏国光主任说:做医生不但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更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超的医疗技术,此两者缺一不可。

从事内科的医生都知道,呼吸科是临床最累、最苦的科室之一,危重患者多,医疗风险大,而积水潭医院又是以创伤、烧伤为特色重点的医院,许多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重大抢救、成批伤救治都在这里进行,这无疑很多都会涉及到呼吸支持。为了更有效地配合危重抢救,夏国光主任亲自设计组建了RICU病房,这意味着更多重症监护的担子落在了呼吸科的肩上。大量多发创伤后并发肺部感染、ARDS、MOF及急性肺栓塞等危重患者送到这里,夏主任和她的同事们妙手回春,让不计其数的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一位创伤后大面积肺栓塞猝死的女患者,在夏主任指挥下,全呼吸科医护人员进行了3个小时不间断的心肺脑复苏,持续进行心外按压、人工呼吸、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有效治疗。患者为大面积肺栓塞所致猝死,抢救中,在患者最危急时,夏主任当机立断,果断及时溶栓,使患者几度消失的自主呼吸、心跳和神志又重新恢复,最终恢复血压、呼吸、心跳及意识。那段时间,夏主任每天早早来到患者床边观察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晚上要到8至9点钟才会离去。患者溶栓复苏成功后,心衰、感染、急性肾衰、消化道出血等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患者艰难地度过了一道道关口,最终康复出院。

患者得救了,夏主任自己却累病了。其实夏主任经常带病坚持工作,她常常因为患者而忘了下班,忘了吃饭和休息。她把全身心都奉献给了患者和她所热爱的呼吸科。她强调党员的带头作用,倡导勤奋团结、爱岗敬业的科室氛围,善于调动全科人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诚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在夏主任的带动下,呼吸科的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忘我工作,成功救治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夏主任常说:“分秒之间可能就决定了患者的生与死,我们要有精湛的医术,要有最快的反应。生命无价,我们为患者奉献,值得!”

严谨治学规范管理赢得同仁钦佩

作为学科带头人,夏主任积极打造学习型科室模式,注重人才培养,创立了一系列学习和管理制度,坚持科内核心组例会制度,管理公开透明。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呼吸科医生每人都制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科研计划,确立了主修专业方向及工作规划,支持年轻医师攻读学位,鼓励申报科研课题。在她的带领下,呼吸科完成了多项“首发基金”“863计划”和“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科研项目;作为主要研究者,她主持了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呼吸科的科研课题《血浆D-二聚体和Wells评分对骨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预测价值的研究》,获得了青年基金及院基金资助,参加了北京大学国家“863计划”多中心临床研究课题,进行COPD发病机制的探讨研究。

夏主任平时强调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并以身作则,认真主持全科大查房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每次查房,从ICU到普通病房,她都悉心询问病情,认真查体示教,不放过一丝一毫可疑的阳性体征;她仔细分析病情,传授临床经验教训。在她的带领下,大家查房前积极准备,检索文献,认真汇报,积极讨论;通过查房,使所有人都有了很大收获。呼吸科一直坚持每天新患者交班制,周一、周五大交班制,晚查房制及夜班床旁交班制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严谨了临床医疗工作,规范了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同时,呼吸科每周还组织文献报告、学术新进展交流活动,与放射科、胸外科、病理科联合召开读片会,晨交班后英语口语训练以及定期科研开题及科研小组会,增加了科室的学习及科研氛围,搭起了呼吸科学术交流的平台。

夏主任还非常重视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教学工作,认真检查科内教师的授课水平,一丝不苟地掌管大课试讲关。对此,一向温和待人的她决不留情面。查房时,夏主任常给住院医师及北医实习同学提问题,并结合每一个患者的具体病情,边问边考边讲,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又将国际国内最新的前沿理念引入授课中。目前,呼吸科已被确定为住院医师第一、第二阶段及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理培训基地及硕士生培养点。

呼吸科还加大了社区健康大讲堂的讲课力度,加大了呼吸科慢病管理的系统宣教力度,一如既往地给门诊及出院患者发放温馨友情卡,擴大了积水潭医院及呼吸科的知名度。

夏主任严谨的治学态度,规范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同仁的高度认可。大家都说,她不仅是优秀的医生,也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管理者。在她十几年的领导下,呼吸科的规模不断壮大,从呼吸功能检查室、呼吸内镜中心、睡眠呼吸实验室到呼吸重症加强病房,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具备了三甲医院最先进的诊治设备和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可开展各项现代化的诊治技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夏国光主任以她精湛的医术和创新理念结出了呼吸科的累累硕果,以她的无私奉献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2003年夏国光主任当选为北京市西城区人大代表;2004年荣获北京市总工会授予的“首都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北京市妇联授予的“巾帼十杰”称号,荣获积水潭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牵头并组织跨区域呼吸联合读片会

2015年6月19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九次呼吸-胸外-放射-病理联合读片会首次在两院区同时成功举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射科主任王仁贵,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宋伟、呼吸科主任留永健到场作了精彩点评;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胸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细菌室、临床药学等科室的医生积极参会。

这一平台始创于2010年,在四个科室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成功进行了11次学术活动,通过临床-影像-病理的研讨形式,加深了对呼吸疑难病的认识,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促进了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及发展。

夏国光主任介绍说,读片会使我们受益匪浅,也督促我们见贤思齐,不断进取,达到了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她举例说,在读片会议上,呼吸科申勤勤大夫提供了一例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的不典型肺结核病例,揭示了“结核”这个看似寻常疾病的不寻常一面。呼吸科綦颖主治医师报道了两例双肺多发斑片影的病例,这两例病例影像学表现非常相似,但最后诊断却迥然不同,一例为“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另一例为“以急性间质性肺炎为表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提示我们必须高度注意疾病的复杂性。同病不同影像的表现、相似影像又可为不同疾病的情形,更要求我们临床医师不断提高个人技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胸外科谢浩医师与我们分享了“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在病理科刘宝月医生的解读下,深化了我们对这类肺部少见良性占位性疾病的认识。最后呼吸科张平骥医生汇报了一例双肺多发实变伴胸腔积液的病例,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最终病理揭晓为临床少见的“黏膜相关性淋巴瘤”……

同事们眼中的夏国光

“她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医术,而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一位医生谈到夏国光主任时脸上充满了敬佩的表情。据他回忆,有一位双下肢、肋骨骨折的患者经过骨科的抢救治疗后病情逐渐恢复,可就在一个星期五的傍晚,患者突然出现憋气、胸痛的异常病情,当班医生给他做了常规检查,没发现什么异常。那天夏主任出完专家门诊回到病房时已经很晚。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她考虑患者存在肺栓塞及血胸复发的可能。经过查体,她认为血胸的可能性很大,必须马上明确诊断,因为在治疗措施上这是截然相反的,决不能等周一再看检查结果!于是,夏主任立即找来CT室钥匙,从白天积存的一大堆CT片子中找出了那位患者的片子,证实确有胸腔积液,血胸!随后,夏主任立刻为其胸腔穿刺引流出近1000毫升血性液体。晚上9点多,夏主任见到患者病情已趋于平稳,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晚饭。

“在她眼里,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位护士对记者说起了夏国光主任的一段往事: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时,夏国光责无旁贷地成为医院首席SARS主检医生,每天忙着抢救、治疗、会诊、排查,60多天没有回家,最多的一次连续值班36个小时,累得声音嘶哑,双眼布满血丝。作为女性,她的体力消耗、身体透支,心理承受力也经受了极限的挑战。夏国光主任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进而增加了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用他们的真情与爱心,托起抗击“非典”的一线医护人员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战胜病魔的坚强信念。

抗击“非典”的那场特殊战斗,是对医务工作者品德、意志及医疗技术的一次极大的考验。夏国光主任以她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及精湛医术,证明了她是一个可亲可敬、值得信赖的称职医生。她是北京抗SARS战役中在临床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主检医师之一。在工作中不幸感染“非典”的同事们,看到夏主任不要命地工作,生怕她被感染上SARS。他们流着眼泪恳求院领导下死命令强迫夏主任休整几天。他们满怀感情地说:“如果夏主任累垮了,我们就会觉得生命没有依靠了。”很多SARS患者都说:“我们每天看到夏主任,心里就感到踏实。” 就这样,在“非典”、甲型流感等历次传染病疫情的攻坚战中,夏主任作为首席主检医师,肩负着人民群众的重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庄严承诺。

对这份干了30多年的工作,夏国光主任有着自己的理解:“医生面对的是生命,而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安危可能关系到一家甚至几家的安宁与幸福,所以我们当医生的必须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特别是呼吸科,危重症多,更要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