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院校实施中医卓越医生培养的思考

摘 要:内蒙古医科大学入选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承担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卓越中医师的培养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完善师承制度;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等几方面对卓越中医师的培养提出思考。

关键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中医学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49-02

2015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5]3号),内蒙古医科大学入选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承担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卓越中医师的培养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学院校的管理部门,应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教师要根据培养卓越医生的要求探索教学方法,优化人才培养理念,实现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良性互动,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应注意完善以下几点:

一、 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理念

(一)推动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整合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在“培养卓越医生、成就学生理想”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医学学科综合优势,构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重人文、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的卓越医生。以课程整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卓越医师人才培养的全新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基础与基础、基础与临床、临床与临床交叉渗透。如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的交叉学习,方剂学又与临床各科的交叉学习,以及临床内妇外儿之间的交叉渗透。同时各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可以设计为独立实验课、课带实验或独立实验与课带实验相结合等形式。

(二) 既重教学,又重道德,思维及沟通领域的教育

为医之本是道德。卓越医师的培养必须将医德素养教育贯穿整个过程。中医的理念是“大医精诚”以及“医乃仁术”。因此,中医教育要坚持医德并举、寓德于医、德术并修。熟悉医学伦理、法律规范是成为中医师的前提。同时中医学植根于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是具有深厚文化基础的传统医学。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汇中华文化精华于一炉,主要理论观点散发着人文思辨的智慧光芒。因此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对中医思想理论的理解。

医生的沟通能力极为重要,跟随社会的变化,医学生更应加强此方面的能力。卓越医生应主要在洞察、微笑、类聚与互补等方面进行学习。卓越医生应学习在遵循沟通原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一些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沟通。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医师,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素养。学校应组织开设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等课程,设立医患沟通模拟实验室,使学生在医患沟通方面得到锻炼。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

我院从2012年开始在部分年级专业少数品学兼优学生中实验推行师承教育,获得经验,但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以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为契机,加快完善师承教育的步伐。根据培养的要求,结合我院教学特点,以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方案。从基本临床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能力训练、临床思维训练层次独立设置临床模拟教学课程,建立课程见习制、毕业前临床技能综合培训制、毕业实习制和毕业回归综合训练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加强实践,尽早接触临床实践。

二、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完善师承制度

组建一支由实践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保证实践教学管理以及医学基本技能手册的编写等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卓越医师的培养更应注重师承教育。师承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师承教学关系的一种特定教育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贯穿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有相对较长的固定时间,并具有可持续性,有利于继承学术观点。完善师承教育建立名师名医导师制度,形成一条卓越医师培养的特别通道。根据我院情况可以从卓越医师班的第二学期选拔优秀教师组成导师组,全面指导医学生成长。师承传授了中医学的隐性知识,促进了中医的个性化发展。师承教师可以因材施教,会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特长进行个性指导,教学相长,以培养继承加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三、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制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处于关键和先导地位,科学而符合教育规律的考试制度有助于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学分制的顺利实施。逐步转变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以考试的结果论优劣的传统教育模式。根据各科课程性质、教学特点、学生心理状况,课程考核可采用多元化方式:期末考试、课程设计、调查报告、专题演讲、平时作业、小论文、实践操作、小组辩论等,或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多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网上评教,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中医院校卓越医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部分中医院校从自身优势和特色出发,形成了卓越中医师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与方针。如何建立一套既能突出中医特色,又能满足中医院校教学的需求,培养出一批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出继承且能创新的中医药人才,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成玉,严瑛,程德刚,马桂馨,张代军,郑征. 我校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与思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2).

[2]张微,王洪志,谭玉柱,傅舒. 中医院校卓越医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5 ,(3).

[3]杨攀等.关于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一二三树状型招生平台建设探索[J].中医教育,20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