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区教育现状及思考

关键词:甘孜藏区;受教育权;双语教师;职业技能;民族职业教育

摘要:甘孜藏区的受教育状况虽然有很大改善,但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且不平衡,存在着教育投入不足、师资队伍量少质弱、教育模式不合理,以及农牧区家长短期功利意识强烈、不重视子女教育等问题。为了保障甘孜藏区少数民族子女的受教育权,应尽快制定单行教育条例,改革教育主体和投资体制单一的办学状态,适当引入个人和社会力量办学;同时,加大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采取定向培训和引进等政策加大“双语”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应注重实用性,逐步实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创业、就业、升学并重的教育模式,走寄宿制办学道路。

中图分类号:G7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0)04-0094-06

一、甘孜藏区少数民族子女受教育权的含义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人权,在《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中有明确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该如此。”我国宪法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个性,应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就我国而言,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人有接受一切形式的教育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人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权利。

甘孜藏区的少数民族子女,除了要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要担负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责任。因此,甘孜藏区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是指甘孜藏区未成年人依法所享有的、国家通过各种具体的措施予以保障实现的,在各类学校和各种教育机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权利。

二、甘孜藏区少数民族子女受教育的现状

甘孜藏区即指甘孜藏族自治州(俗称康巴或康区),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区级民族自治州。全卅I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有98.3万人,其中未成年人有29.5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四川省进一步加大了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教育对口支援、寄宿制学校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甘孜藏区“两基”攻坚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还有2个“两基”攻坚县没有达到验收标准,已经达标的,其达标的水平还很低,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很艰巨;另外,大部分县财政状况极差,严重地制约了县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普九”负债累累。这些都是当前甘孜藏区义务教育工作面临的基本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

甘孜藏区教育由于历史欠账多,目前基本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普及阶段。虽然甘孜藏区已有16个县完成了“普九”任务,验收“合格”,但部分学生仍然流失,特别是初中、高中的入学率仍然较低。截至2005年,“初中的毛入学率为61.25%,高中的毛入学率为11.31%,15-50岁青壮年识字年限为4年”;部分县、乡“普初”扫盲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状态,突击性痕迹也很重,辍学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普九”、“普初”后的巩固任务十分艰巨。全州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低于阿坝、凉山二州等省内民族地区水平。

由于自然条件和区域成本差异,造成藏区教育点多、面广、战线长、投入大、成效小、发展不平衡。点多面广、战线长表现在:“甘孜藏区一所小学服务面积为152.33平方公里,一所中学服务面积为4520.59平方公里,每所小学平均有学生93.7人,每所中学平均有学生737人”。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东部优于南北部,城镇和公路干道沿线地区优于偏远农牧区,基础教育优于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发展快,成人专业技能提高性能力教育差,优质教育、龙头学校尚未形成;因不能满足城镇家长要求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每年有上千生源流失到内地。

2.教育投入不足

民族文化差异增加了教育财政投入成本。少数民族教育首先应是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民族地区自身文化发展了,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反映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当用一定的经费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进行整理、挖掘和开发,尤其是对民族教材等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对民族文化背景下“双语”教师尤其是本民族教师的培训,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事实上,以“普九”标准计算,2005-2010年甘孜藏区中小学校教学设备、危房改造、教师培训、中小学校职业教育基地、教学试验场所建设等的总投入需8亿多元。而甘孜藏区教育投入则主要依靠《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计划的支持,两项计划从调查了解信息测算,未来5年内国家和四川省的两项计划的投人大概在5亿元左右,尚缺口3亿多元。而地方财政只能解决教师的工资,学校公用经费几乎无出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教育发展。

由于投入不足,使得该建的学校、校舍、设施无法建,至于更新教学设备就更是难上加难。如康定县玉龙西村小学,坐落在贡嘎山下,海拔4100米,那里不生灌木,常年吃不到蔬菜。学校共有28个学生,只有两间用石头和泥土垒成的房屋,一间是教室,一间是学生和老师共用的生活房间。正因为硬件设施的缺乏,部分边远农牧区中心完小及县城初中尚有相当部分不具备寄宿制条件,造成读完村小二、三年级后无法升人乡中心校读小学高年级和小学毕业后无法升人县初中就读,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普初”巩固工作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在师资问题上,也因为财政投入不足,教师待遇低、工作量大、工作和生活环境差,出现人才难以引进、难以留住的“两难”局面,使本已奇缺的师资更是雪上加霜。如康定县玉龙西村小学是一所典型的“一师一校”,建校以来只有唯一的一位老师吉嘎,28年来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由于师资不足,当吉嘎老师给一个班上课时,其他班级的学生就只好上自习。在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甘孜藏区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

3.师资队伍量少质弱且结构不合理

据2007年统计,甘孜藏区基础教育师资有5476人,尚缺4461人。《甘孜州“十一五”规划》规定,到“十一32”规划末,40%的初中教师和70%的高中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如果再加上自然减员,仅中学教师的需求量每年就在1500人左右。但由于甘孜藏区的自然条件极为艰苦,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如以巴塘县中学英语教师为例,全校在编

英语教师共有6人,每人任教3个教学班,周课时人均达30多节,同时由于缺少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师资,出现了这些课程开课不足甚至无法开课的现象。而甘孜藏区藏文生物、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数学等专业课的教师也严重匮乏。

师资队伍质弱表现在:一是中小学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据2007年统计,在小学5476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16人,中级职称1565人,初级职称3484人;初中教师1637人中,有高级职称141人,中级职称501人,初级职称799人,未评职称196人;高中教师436人中,有高级职称123人,中级职称145人,初级职称136人,未评职称32人”。二是甘孜藏区教师的文化和专业学科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第二学历比例高。据笔者调查统计,中小学教师中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不到5%,“注水型”文凭较多,学非所教、学非所用、高学历低质量的现象不是个别,部分高中教师是通过提高型培训取得第二学历的。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缺乏。本地高学历人才极度短缺,外地具有高学历和真才实学的教师又引不进来,定向培养师资的力度不够,造成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尽管近年来为了“两基”攻坚招聘了大量的教师,但图画、音乐、体育、外语、电脑等课程的教师却招聘得很少,教师专业不合理问题已出现端倪,目前绝大多数农牧区小学由于没有外语师资而无法开设外语课。另外,由于教师分布不合理,又造成了本来相对紧缺的教师资源更加紧张。教师一般主要集中在县城、乡镇所在地学校和交通便利的农村小学,部分农牧区小学则难以保障师资力量;在农牧区学校,有的课程虽然在课程表上有安排,但实际上由于没有师资力量而无法开设,如计算机课程等;还有的课程,如图画、音乐、体育,目前基本上都是由其他任课老师临时开设。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是甘孜藏区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又一个大问题。一方面,小学尤其是乡镇中心小学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大多数被当地初中挖走,乡镇初中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基本被高中学校挖走;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待遇比行政干部低,也使得一部分教师不安心教育工作而改行干行政,如某县一次就有7位骨干教师考入公务员队伍。这些因素都导致农村中小学校骨干教师严重缺乏和流失,给甘孜藏区农牧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4.教学模式不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民族教育与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牧区的乡级中学,要结合当地的实际,认真上好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使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中小学学生毕业时,既能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又能掌握一二项实用技术,从小养成劳动观念和习惯。200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发展规划、改革步骤、目标要求、办学形式、教学用语、课程设置、学制安排等方面因民族、因地区制宜”。事实上在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农牧区,大多数学生在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后就回到家里,从事生产劳动,他们将成为民族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但现在的基础教育普遍只重视文化教育,而缺乏专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文化人,所学的知识与当地生产生活不相适应。正如一位农民说的:“花这么多钱培养了一个初中生,学了一些用不上的知识,反而把农村的活计都忘了。”甚至有些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或大中专的农牧民子女由于在学校里只学科学文化知识,缺少劳动锻炼,回家后怕脏、怕累、怕劳动,不愿上山采药、下地干农活,更不会放牧。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与教育法规相违背。农牧区群众看不到投资基础教育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他们生活水平有什么直接关系,严重地挫伤了他们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所以甘孜藏区某些县的小学学生入学率呈金字塔形,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有些学校在一、二年级时学生达24、25人,到了五、六年级却只有几个人,学生学习的巩固率相当低。

5.农牧区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和短期功利意识强烈

农牧区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与城镇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存在着较大差距。城镇学生家长普遍重视子女学习,对他们的培养不惜代价。而有些农牧区学生家长为了家人的生存忙碌着,顾不上关心子女的学习,认为子女上学后,就应该由学校负责了。有些家长虽然关心孩子的学习,但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无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这也导致某些孩子学习差,对学习没兴趣乃至逃学以及“小学研究生”的现象。

另外,我国现今的教育制度不能摆脱封闭办学的模式去主动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教育与职业需要相脱节、毕业生就业难等方面。这种现状对于举尽全家之力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农牧区家庭来说是打击很大的。许多农牧民家长认为送子女上学就是要找到一份他们认为非常体面的工作,而就业的现实又使得他们美好的愿望难以实现。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的近期利益也影响着农牧区家长的思想,有些孩子不上学,一年可以通过挖药材、捡野山菌为家里挣回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这就使得那些精打细算的农牧民极易产生“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从而造成很多农牧区家庭在孩子上学问题上表现得不积极,即使是免费的义务教育,对他们也没有一点诱惑力。

6.较低的经济收入难以承担昂贵的教育费用

甘孜藏区受自然条件差、社会交往范围狭小、信息载体缺乏等因素制约,又受几千年来“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农牧区家庭都有2个及以上的孩子。如果他们同时上学,有的甚至是上大学,那么对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不言而喻。据笔者调查,目前甘孜藏区中小学寄宿制学生每月需承担50元的生活费和近1吨的柴火,三年高中就需花费近两万元,四年大学就得用去五、六万元,这笔巨大的开支对年均收入只有1000余元的农牧民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加之粗放型生产生活方式下农牧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和依赖程度相对不高,这也使得农牧民家庭在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方面意识非常淡薄。

三、对甘孜藏区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快制定单行教育条例

江泽民同志说过:“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所以“要根据民族自身具有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抓紧实行民族教育的超常规立法,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法’等与民族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弥补以往立法层次低、立法有空白点的缺憾,为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对甘孜藏区来讲,应根据该州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实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