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前列腺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前列腺炎常见病原体类型及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432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支原体和细菌培养。结果:支原体阳性158例,分离率为36.57%,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等对其有良好活性。细菌培养阳性305例,分离率为70.60%,以溶血葡萄球菌(37.73%)和表皮葡萄球菌(9.95%)为主,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6.94%。葡萄球菌对罗红霉素耐药率为30.43%、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15.81%、对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1.07%、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72%、对司帕沙星耐药率为5.14%。结论:支原体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前列腺炎的常见病原体,开展多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和兼顾各药敏实际情况,对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炎意义重大。

[关键词] 前列腺炎;支原体;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 R37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3(c)-076-02

前列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常以排尿异常及慢性盆腔疼痛为主,或伴有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的一类综合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于临床对该病缺乏必要的认识,常导致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甚至不合理用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及反复发作而受到广大男性患者及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前列腺炎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和药物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提供试验依据,本文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432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支原体及细菌培养与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432例前列腺炎患者为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年龄23~55岁,平均34.6岁,有不同程度尿频、尿急、尿痛、尿道不适,既往无淋病史,尿道拭子革兰染色镜检无革兰阴性双球菌的患者进行尿道口消毒,按摩前列腺,用无菌方法取标本备检,同时用灭菌玻片取前列腺液做常规检查,可见平均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大于10个至满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正常。

1.2 试剂和仪器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培养鉴定试剂盒购自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自动细菌鉴定仪Phoenix 100(美国BD公司)。

1.3 方法

1.3.1 支原体检测取一支前列腺液拭子,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24 h内培养基清亮并且变成玫瑰红色为解脲支原体(UU),48 h内清亮且变成玫瑰红色为人型支原体(Mh),培养48 h后培养基不变色或混浊红色为阴性,药敏结果按试剂盒要求进行判读。

1.3.2 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取一支前列腺液拭子,同时接种于哥伦比亚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35℃培养24~48 h,培养和鉴定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2]。选择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后上全自动细菌鉴定仪Phoenix 100鉴定及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

432例前列腺炎患者的支原体培养阳性共158例。细菌培养阳性共305例,支原体与细菌培养双阳性45例。支原体阳性主要以解脲支原体为主,人型支原体单独阳性及人型和解脲支原体同时阳性少见。

2.2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检出情况

细菌培养共检出305株细菌,多为单菌种,多细菌共同感染少见,且以葡萄球菌为优势菌种253例(58.56%),其次为大肠埃希菌(6.94%)。见表1。

2.3 前列腺炎支原体药敏检测结果

以253例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对临床常规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对罗红霉素耐药率为30.43%、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15.81%、对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1.07%、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72%、对司帕沙星耐药率为5.14%,具体见表2。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组有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征,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3]。由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引起的前列腺炎并不引起特异性的病理组织改变,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后尿道或前列腺,其单层柱状细胞和假复层柱状细胞容易受到支原体和衣原体的侵袭,特别是支原体更易引起前列腺的感染,发生前列腺炎[4]。本文所示本院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很高,以溶血葡萄球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次之,与报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有所不同[5],也不同于其他文献报道的以大肠埃希菌为主[1]。过去认为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常为皮肤黏膜正常菌群,或是污染可能,但近来认为,由于免疫抑制剂、激素和抗生素的长期应用或滥用,使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可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胞外黏物质,能够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抵抗吞噬作用功能,成为机会感染的重要病原菌[6]。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结构并呈高度多形性的原核细胞生物。由于其细胞壁的缺乏,β-内酰胺类等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其无效,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多种药物又易产生耐药性[7],而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呈现不同的抵抗性。本文发现葡萄球菌对罗红霉素耐药率为30.43%、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15.81%、对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1.07%、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72%、对司帕沙星耐药率为5.14%。因前列腺特殊的解剖特点,局部血液循环较差,药物在组织的渗透性低,所以联合检测多种病原菌,全面考虑其耐药特征,对防止滥用抗生素和有效治疗前列腺炎至关重要。

一些前列腺炎检查全阴性的患者前列腺液中尚可能存在其他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源性真菌、人乳头状瘤病毒、巨细胞病毒、滴虫等,或由免疫学因素、物理化学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等引起,也值得关注[8-9]。

[参考文献]

[1]郭军.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中国社区医师,2009,25(373):7.

[2]叶应妩,王琉三.全国临床操作规范[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74-514.

[3]陈国宏,李兰群,王传航,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与前列腺液白细胞及卵磷脂小体数量相关性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9,18(2):17-18.

[4]周泷,王云,刘敏.237例尿道炎患者前列腺液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25(2):139.

[5]谢小敏.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与耐药性监测[J].Experimental Lab Med,2008,26(6):674.

[6]梁发,白志明,刘振湘,等.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培养阳性结果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4):3690-3691.

[7]褚云卓,年华,贾桂英,等.解脲脲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1):43.

[8]刘海云,董云华,陈大妹,等.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2):150.

[9]陈红冰,雷小平.前列腺炎的细菌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 13(12):1189-1190.

(收稿日期:2011-02-1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