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精彩讲话

习近平两提干部选用“四有论”的深意 (2010年0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近日在河北唐山调研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努力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这是习近平同志继今年4月海南调研时首次提出“四有论”之后的再次论述。三个月时间里,习近平同志两提干部选用“四有论”,树立起新形势下干部培养选拔的鲜明导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李源潮各级干部要视才如金、求才若渴、与才交友 近日,李源潮在东北地区部分城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视才如金、求才若渴、与才交友”,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如何树立“视才如金、求才若渴、与才交友”的人才观,值得广大领导干部深思。

“视才如金”,就是要立足于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效益,使各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涌现。“求才若渴”,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尽快构筑起人才流动的新体系,最大限度地引进好、使用好人才资源。“与才交友”,就是要以真诚的态度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强化人才工作服务。

李源潮指出,人才优势是东北全面振兴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各市要抓住人才优先发展机遇,认真研究制定本市人才发展规划,加紧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投入、创业扶持、激励保障、评价发现、流动配置等政策,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报酬、一流能力一流岗位,推动高层次人才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要设计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或项目,大力培育懂经济管理和现代产业的复合型领导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市委、市政府要建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书记、市长带头抓第一资源,在各级干部中树立为人才服务的理念,视才如金、求才若渴、与才交友,加快走上靠人才强市、靠人才振兴的科学发展轨道。

李源潮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为中部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李源潮中国人才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 李源潮在南京考察 要求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李源潮坚持以人为本 走人才强市之路 李源潮在天津调研人才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李源潮加快建设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 李源潮实施国家人才规划要做到思想任务政策项目4落实 3、中组部会议控制在1小时内 李源潮讲话只用10分钟2010年08月09日 核心提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去年以来多次出席会议只作了“十分钟”讲话。综观这几次“十分钟讲话”,虽没有华丽篇章,但无半句空话套话,可谓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铿锵有力,引起强烈共鸣,被誉为践行优良话风的“十分钟讲话”现象。当下,讲长话空话旧话套话的“八股式”会风话风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依然比较普遍。“十分钟讲话”现象是积极践行优良会风话风的具体体现,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借鉴。

4、新华网常州8月21日电(记者谢登科、王骏勇)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苏省常州市主持召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把保障性住房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好,使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5、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要做“五个表率” 2009年09月03日 人民法院报 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今天(2日)在京召开全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任务,创新方法,完善制度,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深入。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干部学法用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主要任务,深入学习宪法,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国家基本法律和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学习法律和运用法律有机结合;
要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创新和手段创新,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实效性;
要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项制度,用制度保障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深入;
要切实提高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和指导检查,强化保障措施,努力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任务的落实。

会议要求,领导干部要作尊重法律的表率,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

要做学习法律的表率,强化学习意识,抓住学习重点,执行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法律素养;
要做运用法律的表率,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切实增强依法执政能力;
要做遵守法律的表率,树立守法有责的观念,带头守法,自觉接受监督,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要做捍卫法律的表率,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勇于和破坏法律尊严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尊严。

6、时事观察基层干部如何看“政绩观” 2010年08月26日 人民日报 “为民“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和灵魂(资料图片) 政绩、政绩观,一个干部群众关心的话题,一个时时走进新闻事件的话题。近期,山西省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60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的事迹,一些城市建设中道路“挖了建、建了挖”等现象,一正一反,引发了人们对干部政绩观的深入思考。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对政绩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和误区。往往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准,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又把经济发展简化为GDP决定一切,违背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要求。

另一方面,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还不完善。从内容看,指标设计过于偏重经济发展的内容,在一些地方,经济增长率、招商引资数额、财政收入等成为主要考核内容。从考核过程看,上级部门和领导对考核结果影响大,社会评价和群众意见影响小。

凡此种种,造成了一些干部唯上不唯下、唯虚不唯实、唯显不唯潜、唯近不唯远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助长了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催生了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出现了大建新城、争夺“故里”、短命大楼、节庆泛滥、全民招商等不良现象,产生了严重的发展问题和社会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干部怎么干,干什么,老百姓才会真正满意如何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正确政绩观还需制度引导 7、“四事”用人观指明干部成长履职路径 全国地市委组织部长培训班25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把那些不仅得票比较高,而且敢于负责、不怕得罪人、真正能担重任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使用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干部。

李源潮“四事”用人观有何深意 “想干事”是一个人的思想品行、职业道德的表现,也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和基本规范。“会干事”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才气。“干好事”是党员干部价值的表现,是党员干部德才的反映,也是工作落实的目标。“不出事”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8、习近平“三观论”告诉领导干部“为官之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9月1日出席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他强调,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使领导干部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越来越大。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崇高理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9月2日) 习近平“三观论”深刻阐述“为官之要” 习近平在讲话中,对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作了详细阐述,对指导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创造科学发展业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思想性,为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明确了方向。

其一,世界观是“总开关”。世界观从根本上指明人生道路的前进方向、提供奋发有为的动力源泉、铸造拒腐防变的锐利武器。坚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基”和“处世之本”。

其二,权力观是“双刃剑”。领导干部要处理好权与责、权与利、权与钱的关系,在工作上大胆,用权上则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其三,事业观是“风向标”。有什么样的事业观,决定着领导干部创造什么样的业绩。

9、胡锦涛“社会公平观”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 2010年09月27 核心提示国家主席胡锦涛最近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部长级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观察家认为,胡锦涛的“社会公平观”第一次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公平热点难点问题作出了全面、客观、理性、科学的阐述。

胡锦涛精辟论述“社会公平” 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胡锦涛“社会公平观”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这样主张的 ,而且有的已经做到,有的正在去做,有的还没有来得急做,正在努力去做,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越来越超前,理念越来越先进,决策越来越科学,为民越来越贴近。

胡锦涛强调“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层含义 胡锦涛主席强调“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是对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把握,是对党与政府廉政履职、务实为民的承诺,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未来的一次有力诠释。

新华社播发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新华社27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于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建议共分十二个部分,分别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建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建议提出,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建议强调,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五论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郑青原 再有一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是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的根本性保证。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与土地。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就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立足新的历史起点,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工作取得新成效,党群干群关系取得新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群众工作也产生不少新情况,面临不少新挑战,出现一些新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

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在获得执政地位之后,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不能忘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只能归于人民并造福于人民。全党同志都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这些问题的危害,深刻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唯有以更加鲜明的群众观点,增强群众观念;
以更加坚定的群众立场,维护群众利益;
以更加丰富的工作方法,密切党群关系,才能从群众中获得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力量源泉。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做好群众工作。与过去相比,今天我们拥有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了,我们掌握的各方面资源大大增加了,我们可以运用的科技手段大大丰富了。但我们必须牢记,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我们必须牢记,在执政61年之后,我们所拥有的更多财富、更多资源、更多渠道,只能说明我们在把握群众所思上,在解决群众所忧上,在满足群众所盼上,应该有更大决心、更多智慧、更多方法。

树立群众观点,最根本的是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等。要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李源潮认真落实任务为“十二五”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 中组部4日召开全国组织部长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组织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首要任务,以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精神落实全会对组织工作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实现“十二五”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李源潮指出,实现“十二五”目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键。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为科学发展选好干部、配好班子。要继续以增强党性为核心、提高能力为重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要加强领导干部群众观教育,提高做好群众工作本领。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

李源潮指出,要抓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为“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既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又积极引进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要加快推进重大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营造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

李源潮指出,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为实现“十二五”目标提供政治动力。要大力宣传创先争优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带头人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主持座谈会,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长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