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摘 要:目前陕西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重型化短期内难以逆转。面对全省农业基础薄弱,资源环境压力加剧,“陕西制造”处于低端地位,服务业总体发展滞后的产业结构问题。文章认为,“十二五”时期,陕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注重新兴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协同发展,以及传统服务业改造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化 陕西制造 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221-0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同时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就为陕西省“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指明了方向。
   一、产业结构变动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关系理论的现实借鉴
   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变化趋势,它是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变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工业化演进阶段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起点,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和三产比重相应提高,且二产比重上升幅度大于三产。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二产比重上升到高于三产,这时候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一产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二产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三产比重居于主体地位,呈三、二、一产业结构。
   钱纳里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以及结构转变和工业化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见表1)。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该定理表明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可以调整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目前陕西已跨入万亿元省份的行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10021.53亿元,位居全国17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产业结构有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已经形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4.3∶43.4∶42.3调整到2010年的9.9∶53.9∶36.2。近年来,陕西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增长较快,第三产业比重较稳定但略有下降。同时,陕西三产就业人口比重也由2000年的55.7∶16.5∶27.8变为2009年的41.8∶23.5∶34.6,劳动力由一产逐渐向二、三产业流动。按照产业结构变动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关系的一般理论,目前陕西总体上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半期发展阶段,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重工业化的产业结构难以扭转。加之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低,吸纳非农就业的能力不强,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导致农业生产率下降,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难以形成,阻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仅如此,近年来,陕西第三产业比重始终徘徊在36%~39%之间,且略有下降。不但对农业和制造业支撑不够,也与目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匹配。据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世界中低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平均为47.7%,然而2010年当陕西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4000美元时,第三产业比重仅占36.2%,与其相差11.5个百分点。与目前中上等收入国家61%的平均水平,更是相差24.8个百分点。综上所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是加强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
   二、陕西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陕西产业结构方面的主要问题不是各层次产业之间比例的高低,而是产业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质量低,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效率低,重化工业粗放,制造业处于低端,服务业发展滞后。
   (一)农业生产效率低
   陕西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成的农业大省,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和贡献率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从人均耕地面积看,2000年为0.09公顷,2005年为0.07公顷,2008年为0.08公顷,2009年为0.08公顷。尤其是2010年,陕西粮食播种面积为4740万亩,比1978年减少30%;比2000年减少17.3%。其中,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关中和陕南粮食可使用耕地面积仅占全省耕地的36.3%,耕地后备资源非常有限。从农业产业化程度看,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模式,大多数农户的生产还处于“单兵独将”的游离状态,“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集约化生产,产业化分工与协作不规范,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看,陕西省农业灌溉条件较差,现有水利设施多半年久失修。目前,陕西省灌溉面积数量不到耕地面积的1/3,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仅占耕地面积的1/5。陕南、陕北等地,老式窄幅梯田和中低产田面积占到基本农田的2/3以上,严重影响农业正常生产。从历年来一产贡献率和拉动率看,陕西一产贡献率2000年为5.9%,2005年为6.5%,2008年为4.4%,到2009年下降到3.1%。一产拉动率2000年为0.6%,2005年为0.9%,2008年为0.7%,到2009年下降到0.4%,陕西农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在明显下降。
   (二)重化工业粗放
   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陕西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工业,特别是能源重化工产业带动,能源工业几乎占GDP一半。由于能源使用效率普遍偏低,加之多数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手段落后,导致对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根据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能源办联合下发的全国单位GDP能耗指标公报显示:2009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172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077吨标准煤/万元,高9.5%。截至2010年,陕西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污强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有4个为劣V类水质。区域细颗粒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阴晦天气污染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愈加突出。其中,关中地区环境纳污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双超载,属超负荷发展。陕北地区环境纳污能力、生态资源、水资源呈超载状况,特别是煤炭资源开采历史累积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明显加剧。陕南地区虽然环境承载力较强,但区域敏感,发展空间受到诸多限制,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区域污染、重金属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加重。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推进,陕西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将不断凸显。
   (三)“陕西制造”处于低端地位
   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的优势产业之一涉及到航空、输变电设备、汽车、机床工具、重型装备、航天、工程机械等多个产业集群。近几年来,陕西坚持工业强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带动下,装备制造业总量不断扩大,“十一五”时期,陕西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为30%,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大而不强”仍是陕西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各行业发展不均衡。据陕西省统计局关于2005年—2010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分行业产值比重显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比已超过50%,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不但占比低,而且近几年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二是产业聚集效应还未充分显现,部分行业集中程度减弱。2005至2009年,陕西装备制造业总的集中度由55.9%提高到59.8%,总体呈现较高的集中程度。但分行业看,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集中度相对下降。三是市场占有率普遍偏低,竞争力较弱。由于陕西装备制造业中,行业企业多数缺乏核心关键技术,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小,在全国竞争力不强。2005年—2009年以来,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外,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不同程度下降。由于陕西制造业中多数行业都集中在加工组装领域,处于产业分工的“微笑型曲线”中间,企业只能赚取很少的加工组装费用,难以获得高附加值和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