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心理距离疏远现象透视

摘要:针对高校师生心理距离疏远现象,从教师、学生以及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认为高校教师的素质、教学观、学生观、职业观;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观、教师观以及社会发展、社会风气、学校管理等方面是造成师生关系变淡,师生之情缺失,师生心理距离疏远的主因。

关键词:教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03-0114-02

心理距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师生心理距离作为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教学中对师生心理距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师生之间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沟通与交流,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和谐。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师生心理距离是一个很难把握又趋于复杂的问题,师生心理距离逐渐成为教育教学中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据《法制周报》报道:2008年1月4日晚,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在一门选修课的最后一节课时,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大发雷霆,此后,他与一名欲离开教室的女生发生肢体冲突。杨帆抓住女生书包,女生说杨帆一点为人师表的尊严都没有,并在扭打和挣脱过程中踢了杨帆几脚。同一日的《新快报》报道:一名自称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博士近日在网上发帖,指名道姓称遭到导师艾云灿虐待。网文称,该导师不仅语言侮辱学生,更经常对学生体罚打骂,甚至踹过所带的两名男硕士研究生,有的女生被训导到晚上不敢回寝室睡觉,还有的女生顶不住晕倒。高校师生之间类似的不和谐事件远不止上述两例,近年来众多的调研成果也显示,师生心理距离过大现象越来越令人忧虑。翁礼成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教育学院8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结果表明:学生对班主任、辅导员、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是35.4%、36.6%、33.1%和25.3%。班主任对自己班的学生“认识一半以下”的比例是45.5%。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的关心程度“一般”和“不大关心”的比例是17.4%和0.9%。[1]上述事实说明,师生心理距离日趋拉大,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认识老师,师生关系变淡,师生之情缺失,师生互相指责,老师批评如今的学生冷漠麻木、学风很差,学生抱怨老师讲课枯燥、了无生气。不仅仅只是课堂气氛疲软,师生交流减少,而且使得学生对老师缺乏必要的信任和尊重,没有敬畏感,老师也因此对职业没有神圣感,造成恶性循环。再也不像以前,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在一起讨论问题,课堂讨论不完,课下继续讨论,学生组织活动,邀请老师参加,积极互动、交流。

二、影响高校师生心理距离的消极因素

(一)教师自身因素

1.陈旧的教学观。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总是因接触而熟悉,因熟悉而了解,从而增强人际吸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高校师生之间由于缺少交流与沟通,师生关系自然疏远和淡漠。前述翁礼成对8所高校的调查也显示:如果学生有苦恼,首先找“朋友”“父母或亲戚”的比例分别是83.1%、16.9%,仅有5.6%的人选择“教师”。造成这一状况的深层原因是教师陈旧的教学观。[2]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与教师对话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不敢对教师的权威“发难”,因而也就不会产生心灵的沟通和真正的互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师生间的疏远和增大的心理距离。

2.滞后的学生观。在高校教育中,由于连年扩大招生规模,逐渐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化教育。特别是“80后”“90后”一代大学生由于特殊成长环境造成的独特个性逐步展现,当代大学生远不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孩子,他们观念之新,信息之灵,个性之飞扬,都为今天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教师,应该对现代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高校教师对此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学生观”仍停留在精英教育模式下,未树立起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学生观,时常抱怨学生素质越来越差。看不惯大学生的所作所为,搞不懂大学生的所思所想。这些状况使得某些教师带着主观预想的框框和相应的心境去接触和教育学生,相应的出现了很多非理性的言行,必然造成紧张的师生关系。

3.片面的职业观 教师本应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但现实中还是有部分教师背离了这一职责。前述翁礼成对8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教师的精力与时间,主要用于“育人工作”的占10.9%,而89.1%的人的选择是“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其它工作”。这说明只有一成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育人工作的事实,充分说明高校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并非个别现象。有一些教师秉持“挣学时吃饭”、“凭论文升职”的思想,教学工作没有责任感和进取意识,只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冷漠对待学生,学生也对老师产生疏离情绪,拉大了心理距离。

(二)学生自身因素

1.大学生道德修养不容乐观。部分新一代大学生,道德修养不容乐观,他们对老师的艰辛视而不见,不能客观地评价老师的劳动,非理性地看待老师的修养以及德才,甚至做不到起码的礼貌和尊重。更有极端个别的大学生,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责任,丧失了起码的上进心、求知欲,对老师的素质和表现漠不关心、冷漠视之,当老师对他们进行管理、劝导之时,还会产生抵触、反感情绪,甚至做出了"辱师"这样极端的行为。

2.大学生的教师观出现了误差。有的大学生理解不了也认识不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简单地认为课上几十分钟时间很容易应付、教师上课很轻松,因而不懂得珍惜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付出和辛苦。尤其对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比较苛刻、严厉、抱怨;另一方面部分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对大学教师的评价还停留在以前中学教师的标准,并把自己进入大学这个新的环境时出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上的不适应,归结为教师水平较差、责任心不强等。

3.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自从实行缴费上大学以来,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逐渐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觉得自己是在花钱购买学校教师的教育,老师为自己上课仅仅是在尽卖方义务而已。显然,当大学生把自身和高校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片面地等同于普通商品之间的买卖关系时,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就被异化和扭曲了,作为高校教师的尊严和崇高在他们心目中早已打了折扣,在这种前提下的师生很难真诚面对,也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心理的疏离。

(三)社会环境与管理因素

如果把高校师生心理距离疏远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责任,显然是偏颇和不全面的,也是不公平、不公正的。

1.网络对教师知识权威形象的冲击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广泛使用, 使得网络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主动的学习环境, 拓宽了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 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的条件有目的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网络无论是在知识容量上还是在知识传播的效果上, 都比教师更有优势,网络对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误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的误区之一是:学校的德育措施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形式主义的搞一些花架子,然后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德育教育的要求,没有认真地考评,人为降低考评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误区之二:很多高校、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束手无策,[3]助长了歪风邪气。近年来,一些理论和社会舆论都在片面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权利和自尊,导致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尊严受到个别学生的挑战时,左右为难、顾虑重重而陷入尴尬境地,教师应有的权威和尊严荡然无存。只有加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导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大学生拓展出一片广阔的自由空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高校教师负担过重。2011年年1月20日凌晨4时,“美女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师欧阳洁,从高校教师村5楼阳台一跃而下,结束了年仅45岁的生命。半年前,另一位高校教师从同一教师村坠楼身亡。高校教师屡屡发生自杀事件,广东省副主委刘纪显认为,这与高校教师负担过重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给高校教师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在这种社会变革、转型过程中,特别是职称改革、工资改革、住房改革、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等过程中,高校教师有其特殊的心理感受和压力。对高校教师这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每一项被量化的考核指标都是无形“绳索”。教师的身心负担过重,必然弱化其对教学效果的追求和对学生的关爱,自然也很难赢得学生的真正尊重。

[参考文献]

[1]翁礼成,高岳仑.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来自广东8所高校285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教育导刊,2008,(3).

[2]邹强,罗木珍.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

[3]唐战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及走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责任编辑:何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