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当前,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受多方面的制约,如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值得思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引言: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然而城市的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并不能满足农村孩子的教育需求,因此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时,并没有带上自己的孩子,而让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农村,这就导致留守儿童的急剧增多。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健康受到关注。[1]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日益突出。

一、家庭(隔代教育)

父母离家外出谋生,孩子只能在家里和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一是容易形成溺爱。大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所以对自己的孙子百般溺爱。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矫正。二是思想观念陈旧。许多祖辈家长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2]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三是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四是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影响,祖辈家长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的依赖性极强,难以养成独立的性格,更难以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

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差,教学资源薄弱,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这就对学生道德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学校只重视升学率,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学校重智轻德,忽视学生品德行为的严格训练。[3]其次农村有的教师思想素质不高,不重视师德修养,不关心、尊重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冷漠歧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忽视学生个别的差异,处理问题感情用事,宽严失度,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较严重。学校教育并没有给学生正确的道德教育引导,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日益严重。

三、社会影响

身在农村的孩子思想相对保守,走出农村看世界的机会渺茫。同时农村里留下的大多数是爷爷奶奶一辈的,孩子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存在代沟,农村的交通信息闭塞,对外交往不够,学校课程中关于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的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德育课程的设置,有的学校安排了德育课程,但如同虚设,没有真正落于实处。

四、解决方法

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庭,每个人身处其中,其中,儿童是这个群体的弱势方,因此在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上社会应加大关注,社会上的相关组织应加大宣传,提高儿童的道德意识,从社会层面上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安全空间;其次政府部门应取缔不利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娱乐场所,从外部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社会空间;[4]再次,社会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将道德意识的发展融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对儿童已有的道德问题公之于众,提高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程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孩子成長路上父母应起到引导的积极作用,帮助孩子解决人生路上所遇到的道德问题,父母应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能只为了挣钱而忽视对哈子的教育问题,爷爷奶奶辈的教育始终存在缺陷,缺少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注重孩子的吃穿问题,因此父母应尽可能陪在孩子的身边,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帮助孩子的成长。

学校是儿童增长知识、拓宽知识面的场所。因此学校应尽可能给予儿童多的品德教育。首先学校组织层面应深化课程改革,合理安排课程,为儿童提高思想品质提供一个可以学习的空间;同时教师也应严格按照课程标的安排上课,不能为了升学率就让儿童拼命学习语文数学,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其实,儿童的品德教育体现在课堂的细节之处,科任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中深化儿童对品德的认识,在课堂中融入对孩子品德的培养。

结语: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全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要任务。如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们的服务意识提高,因此可以通过志愿者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为儿童的道德教育开展系列活动,从而帮助解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问题。此外,学校应组织相关德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儿童提高道德意识,从而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亚芹.《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D].2014.

[2]蓝威.《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J].玉林师范学院学 报.2011(32).

[3]陈珊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探讨》 [J].南昌高专学报.2009(1).

[4]张进辅.《论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引导》 [J].南昌大学学报.2007(33).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