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分析与启示


  【摘要】我国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财务造假问题,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行业特殊性而经常出现财务造假事件引起市场关注。本文以辉山乳业财务造假为例,在回顾案例的基础上,探讨财务造假的手段和原因,并给出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财务造假;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5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自成立以来,辉山乳业以全产业链的特色发展模式,构建从牧场到零售的全过程控制模式,是我国大型乳制品企业中较早实现奶源全部来自于规模牧场的企业。公司于2013年9月27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IPO一共募得资金78亿元,上市当日收盘价为每股2.52港元。但从2014年年末开始,投资者开始抛售辉山乳业股票,辉山乳业股价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为了维持股价,公司大股东不断增持,2015年年末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70%以上的股票,临近私有化退市的红线。
  在2016年12月16日,善于做空中概股的渾水公司发布针对辉山乳业的报告,认为辉山乳业自2014年以来涉嫌财务造假,其股票估值价值接近于0。这一消息直接导致辉山乳业在16日上午11点30分紧急停牌,并于16日晚发出公告回应浑水公司出具报告中的问题。浑水公司在19日发出第二份报告,辉山乳业也在当日发出公告回应。在这一阶段的做空中,辉山乳业利用资金优势吃进股票,股价仍然保持相对稳定。
  但在2017年3月下旬,辉山乳业传出偿债困难的消息,3月23日,辽宁省及沈阳市相关部门以金融维稳的理由介入。这成为做空机构的好机会,3月24日,辉山乳业股价暴跌,为做空事件暂时画上句号。
  在辉山乳业被浑水公司做空后,也给市场掀起了一阵波澜。辉山乳业总负债高达400多亿,但其总资产仅为380亿。金融机构借款方面,包括从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途径借款120~130亿元,互联网金融(红岭创投)途径借款4亿元,融资租赁(中建投租赁)途径借款11亿元。如此巨量的债务对比辉山乳业暴跌的市值,进入破产重组或清算是必然的事情。
  除此之外,在丑闻过后,公司高管几乎纷纷出逃,辉山乳业的基本生产和工作也几乎停滞,除去辞职的员工,其余的员工几乎都进入休假状态,只有少量职能部门有极少数员工上班,员工工资也没有办法足额支付。
  二、造假手段分析
  (一)虚构会计利润
  自从2014年开始,辉山乳业已经报告了大量的虚假利润。辉山乳业宣称实现了苜蓿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谎言。有大量的证据显示,辉山乳业从Anderson公司进口苜蓿。
  在辉山乳业IPO招股说明书中,声称自有生产成本为437元人民币/吨,而进口苜蓿接近2 500元人民币/吨。辉山强调了苜蓿农场靠近饲料加工企业和奶牛场的物流成本和质量优势。短的供应链也被认为提升了苜蓿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保留状况。基于辉山2014年的财报苜蓿产量,辉山乳业苜蓿的短供应链可以节省8.3~11亿元人民币。但进口苜蓿的事实使得这一表述严重失真。
  (二)资本性支出造假
  辉山乳业在其奶牛场的资本性支出上夸大了这些农场的造价,这些资本性支出的造价是为了支撑利润表的欺诈。自辉山IPO以来,辉山虚增奶牛场的资本性支出8.93~16亿。
  在辉山乳业2014~2016年的年度报告中,辉山预计建设32个牧场,每个成本接近8 900万,总计30亿元,但实际的成本大大低于这个金额,实际上很多牧场缺乏挤奶设备,并且还未完工,实际的资本性支出应该更低。除此之外,牧场种草模式的回收期非常长,同行业对比数据无法支撑如此巨额的收益。
  (三)隐匿资产转移
  辉山管理层从辉山乳业窃取了至少1亿元以上的资产。该行为基于辉山乳业将富裕牧场转让给非公开第三方有关,富裕牧场拥有至少4个奶牛场。辉山乳业管理层将富裕牧场转移至下辖的牧合家集团。但在2015年度辉山乳业的财务报告中,并未披露收购处置子公司的价格,从而隐匿了相关资产转移。
  (四)不如实披露经营状况
  辉山乳业一直过高的财务杠杆处在违约的边缘。数据显示,辉山乳业外部的流通股很大一部分已经被用作融资抵押。并且将部分资产投入到了其他产业,但是在财务报表中缺少披露,以至于需要政府出面协调金融机构,以行政手段阻止金融机构收回贷款。
  三、辉山乳业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
  (一)巨大的利益诱惑驱动
  从银广夏到绿大地,无数财务公司进行财务造假都是谋求上市后巨额的资产溢价收益。绿大地更是从2003年开始有计划的造假上市。辉山乳业IPO募集78亿元资金,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流动性和并购发展能力。在IPO资金的注入下,辉山乳业也开始了扩张之路。在辉山乳业的2016年年度报告中,其持有的牧场数由2013年的50座变成了82座,牧场持有的奶牛规模和产奶量都有了100%的增长。
  个人方面,鉴于杨辉持有辉山乳业的大部分股份,上市后的辉山乳业使得杨凯的身家爆炸式增长,在2016年的胡润富豪榜排名第六十六位,成为了辽宁省首富。
  然而国内乳品行业竞争呈现非常强的局限性,竞争日益激烈。辉山除了在辽宁省由于声誉和距离成本优势有着非常高的占有率之外,在全国各地的扩张都收到了强烈的阻碍。除了蒙牛、伊利、光明三大乳业巨头能在全国各地进驻市场之外,其余规模稍小的乳业企业都有自己的地盘。在辉山进军北京、河北等华北市场和江苏、上海的华东市场接连不如预期之后。辉山乳业的业绩开始下滑,之后为了维持更高的股票价格,辉山乳业即使在质量上在行业内有一定优势,但是仍然涉险使用财务造假方式虚构利润,以取得股东期望的高市值。
  (二)内部治理结构和控制环境缺陷
  作为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的通病,即使表面上辉山乳业是有着外资背景的公司,但实际控制人还是杨凯,官僚气息和家族企业思想浓浓的弥漫在这所公司之中。公司的决策几乎就掌握在总裁以及财务总监的手中,当财务总监逃跑失联时,公司早就没有了约束机制以及应急预案,股价暴跌也是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