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顺差”是否动了中纺出口“奶酪”


  近三年来中国贸易顺差持续“跳跃性”增加,2004年540亿美元,2005年1018.8亿美元,2006年已高达1774.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74%,不仅标志着中国经济实力、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也使中国摆脱了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消除了长达几十年的“出口创汇”压力。同时,中国贸易顺差过大,确实带来了一些如引发贸易摩擦、影响与美欧经贸关系、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等不利影响,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并把“减顺差”作为2007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认真对待。中国纺织服装业一直是贸易顺差的“大头”,2005年1004亿美元,占当年的93%;2006年1440亿美元占当年的81%。因此2007年纺织业出口如何对待“减顺差”则是业界关注的问题。
  本来,从国际上以及历史上看,不少发展中国家饱受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外汇储备不足之苦,都希望本国贸易基本平衡或略有顺差,中国外贸出口经过长期艰苦的奋斗由逆差转为顺差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同时,外贸顺差是引发摩擦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在国际对比中中国的贸易不平衡情况并不突出,但却引起美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应,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然而,中国把“减顺差”作为2007年外贸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来抓,也是放在整个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全局以及与中国提出的建立“和谐世界”战略目标的高度上,使外贸进出口平衡理念正式进入操作层面。
  
  出口导向战略的重大转移
  
  “积极扩大进口”是2007年中国对外经济工作的一个新亮点,表明多年来中国实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正在发生转变。事实上,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理念在2006年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尽管一切都在悄然进行,有些变化甚至仅仅只是措辞稍微有所不同,但背后蕴藏的政策转变却微妙而又深刻。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7月21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下半年工作提出六点建议时特别强调了促进外贸进出口平衡的重要性。这是国家主席第一次在公开场所强调外贸进出口平衡的重要性,意味着政策指导思想的转变;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式上宣布,从2007年第101届开始,广交会的正式名称将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更名一字之差显示战略的重大调整。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第四次改写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7.8关口;1月15日伴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高,人民币对港币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了1:1,多方促进贸易进口的环境机制已经形成。显然,贸易顺差问题不在于出口过多,而在于进口增长相对较慢。适应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国内消费;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促使进出口贸易平衡协调发展,将是新一年外贸发展的“开篇之作”。
  
  减顺差中纺出口首当其冲
  
  中国入世后的五年中,已经属于非“幼稚产业”的中国纺织业,必然首当其冲地接受全球化竞争和自由贸易的“洗礼”:对外开放最早变化最快、融入国际化最深受冲击最大,尤其是2005年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激烈碰撞,中国纺织业界已经充分体会到了国际纺织服装激烈竞争的严酷现实与市场经济内外“调控之手”的强大威力。而面临“减顺差”的重大出口战略调整,中纺无论从历史上的经历还是顺差保有量上是否还要首当其冲?
  首先,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方面,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出口的单一化趋势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欧盟、美国、日本、香港、韩国分别列为中国出口的前五大市场,对其纺织品出口占到中国纺织品出口额的80%以上,保持住上述五大地区市场份额十分重要;二是虽然中国纺织业一直逐步向产业升级目标努力,但目前出口的纺织品多为中低档产品,自主品牌仅占15%,单位产品出口价值较低:三是纺织品服装产量供大于求已经是一个全球的共性问题,产能过剩在中国纺织行业中也十分突出,只有保持长久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寻求到适合更大发展的新空间:四是中国纺织品出口仍将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各种非关税壁垒、反倾销和区域性贸易联盟体制等多种贸易保护手段制裁,中国纺织行业的正常发展和出口还将受到诸多阻挠,全球纺织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仍需要较长的时间。
  其次,中国纺织服装业,虽然在国际上是纺织服装的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但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5%,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50%以上的服装出口是来料加工,30%以上是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设计进行来样加工,在国内加工和配套增值后出口,自然形成顺差。这是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必然承担转移带来的顺差风险。事实上,加工贸易增值率越多、加工链条越长,加工贸易顺差量自然也大,一方面说明这是顺差的国际转移,证明中国的贸易利益是与世界分享的;另一方面,如果把加工贸易看成摩擦之源,则与中国开展加工贸易并逐步转型升级的政策要求不一致,明显与事实不符。因此,完善加工贸易,关键是优化结构,提高其“含金量”。
  第三,中国纺织业是传统产业,从业人员1900万人次,间接服务达到1亿人次。从宏观经济上,保持纺织业出口顺差,一是支持了纺织业这种出口导向行业的发展,提高了职工收入,从短期看也有利于国内消费的扩大;二是有利于缓解国内纺织业产能过剩,支持“走出去”战略实施;三是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社会稳定等。风物长宜放眼量
  当前,以贸易顺差为主要特征的外部经济失衡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不解决这一矛盾,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事实上,中国纺织业在“减顺差”方面也有较大作为。
  首先,中国纺织业多年来已经通过国退民进、整合资源、股份制改造、市场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市场与产业联动的新路子:并在不断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提升产业结构,推进品牌建设和加强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通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改变出口增长方式、提高出口质量、促进贸易平衡为目的的新型产业。所以,中国纺织业能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获得海外市场的准入证,造成了向欧美设限地区以及非配额市场出口“量减价升”格外明显的发展新趋势,说明了单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竞争已经有了结构性改变,客观上也为“减顺差”创造了物质条件。
  其次,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以及申领欧美纺织品配额基数的需要,不排除一些纺织企业通过高报出口价值的方式使大量“热钱”通过贸易顺差的方式流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中国纺织品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规模,形成“泡沫顺差”。
  因此,以“减顺差”为契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优化出口结构、放宽进口限制等,切实把资源能源消耗多、带动就业少、综合效益差的出口压下来,把“虚胖”减掉,当为缓解纺织品高额贸易顺差的务实之选。
  最后,从外贸与内需的关系角度看,中国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的出口导向型传统产业,抑制贸易顺差与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除了在观念上改变“新重商主义”的出口观,也可以通过理顺资源价格等途径将过高的出口速度降下来,逐步使纺织业经济从“外贸依赖型”向“内需扩大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