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路径:产品质量阶梯的视角


  摘要:笔者指出沿价值链产业升级路径主张存在的逻辑缺陷与不足,提出沿产品质量阶梯进行产业升级的观点。对历史上较长时期跨度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纺织产业升级实践的考察支持了本文的观点,笔者发现这些国家或地区纺织产业升级过程中通常采用的产品升级、设备更新、地理转移和组织管理改进这四条路径中,沿质量阶梯进行的产品升级是核心路径,其他路径由于具有历史阶段性特征和短期效应而处于从属地位。基于此,笔者提出中国政府在制定促进产业升级政策时,应以促进产品升级为核心导向,重视产业内升级并应首先提供有利于产业组织调整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产业升级路径;产品质量阶梯;产品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0004107
  产业升级是沿着怎样的路径实现的?这个问题是产业升级文献中讨论比较多的研究内容之一。从相关文献研究思路上看,沿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是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一种主张。不过,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不论理论逻辑的严谨性,还是对实践的适用性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局限于这样的理论很可能会让我们走弯路,甚至可能走错路,延误时间造成浪费。
  一、沿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几点质疑
  1.沿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及其影响
  价值链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学者Gereffi[1]提出,嵌入全球生产链条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按照“委托加工—自主设计制造—品牌生产—链条转换”这样一条路径实现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Kaplinsky和Morris[2]把沿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进一步归纳为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他们认为虽然这四种升级路径在发生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并不是绝对的,但通常会按既定的顺序发生。价值链理论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相关研究文献。Kilduff和Priestland[3]在对纺织业进行分阶段研究时,提出各阶段生产能力的变化是按照“手工生产—代工方式生产大宗货—代工方式生产中档产品—代工方式生产高档产品—原创设计和品牌的市场化”这样一条路径来升级的。此处,从“代工”到“品牌”的升级模式正体现了沿价值链升级理论的影响。在国内,除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和张其仔从不同角度讨论升级路径外,其他大部分研究都是沿用了价值链的升级路径。例如,刘志彪[4]提出品牌战略的升级路径;黄永明等[5]提出中国纺织服装业升级有三条路径:基于市场扩张能力(创建知名品牌+控制物流体系)、基于技术能力(研发设计)、基于市场扩张能力和技术能力双向组合的升级。很明显,所有这些路径实质都没有超出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框架。但问题是,价值链理论所主张的产业升级路径不仅从理论上看存在逻辑上的不足,从实践上看也不具有普适性。
  2.价值链升级理论的缺陷
  首先,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这几类升级路径的区分并不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于通过外购先进生产设备实现技术进步的后发国家来说这个问题更加明显。通常,后发国家的企业不管是出于工艺升级还是产品升级的目的,引进技术或设备都是最为便捷的途径,而外购的更先进设备能够同时提升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档次。为了改进生产工艺而引进的设备客观上也使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为了升级产品而引进的技术设备也会彻底改善生产工艺,所以事实上在后发国家发生的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是难以明确区分的。不仅如此,以将附加价值较低的制造环节分离出去,只集中于研发和市场开拓业务为特征的功能升级,其成功实施的要点仍在于不断地推出新的、更好的产品。因为,显而易见,如果不能维持产品的高品质,再大的国际品牌也会被竞争者取代。实质上,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这三条升级路径根本上都包含了产品升级这个内核,这使得它们事实上难以被区别开来。
  单就功能升级来看,价值链升级路径是以默认了某些业务环节优于另一些业务环节为前提的,这也是不科学的。形式上,功能升级指的是企业把组装、制造和加工等低附加值环节分离或外包出去,而集中精力于发展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开发、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业务环节。但本质上看,它是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调整方式,也被称为“纵向分解”。与“纵向分解”相对应的还有“纵向一体化”,这种组织形式的调整方向也曾经一度被当作是能改善企业绩效的产业组织形式而被广泛采用。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何者更为优越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历史条件影响和决定的,在尚未搞清楚其影响因素和决定机制之前,把纵向分离认定为优于纵向一体化,把生产的某个具体环节认定为优于其他环节,这种认识是盲目的。
  其次,格雷菲等提出的这条路径是以服装业为例得出的,是典型的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模式。而服装业是至今仍保持其劳动密集型特点的少数产业之一,以它为典型案例得出的升级路径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比如与它关系非常密切、以至经常被混同在一起的纺织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升级为资本密集型行业了。在中国也于2005年转变成了资本密集型行业[6]。按照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观点,在这种资本密集型行业采用合同制的委托加工方式,会由于存在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风险而难以实行,最终的结果将是一体化并自行生产,因此,至少功能升级这条路径是不适用于它的。多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纺织业的技术、产品、工艺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主要还是由技术进步引致的,至少在已经被人们注意到的因素中,技术进步比品牌和市场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纺织业绝大部分产品属于中间产品,用它制造的最终产品服装或家纺用品也不是耐用消费品,因此,一直以来品牌对于纺织业的意义远不如服装业,而且实际上纺织品对于服装也不可能像微软处理器对于计算机性能的影响一样重要,所以纺织业不可能像服装一样把“品牌生产”作为升级目标。格雷菲等从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视角总结出来的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升级路径并不具有普遍性。
  最后,也是最有可能引致产业政策战略失误的方面是,价值链路径所主张的“链条升级”这条路径,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可能确实能有效地改善企业效益使企业实现升级,但是从整个产业层面来说,放弃现存的产业转而从事其他产业以期实现升级,这样的路径是不可取的,也是与经济的历史和现实严重不符的。作为最悠久的现代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业在各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多次升级,大概算得上是最有可能发生链条升级的产业了,但事实是没有一个国家是以淘汰整个产业来实现升级的。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直到2004年,所有OECD成员国家都仍保留着纺织服装业。尽管该产业在这些国家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只有不足5%,甚至在很多国家只占大约2%,但是,在大约十年前这一比重仍高达5%—10%。这意味着,很多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现代化之后的几十年间,纺织服装业不仅没有退出经济体系反而一直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不仅如此,从绝对额上看,即使到了2004年,这个产业的经济贡献和影响力都仍相当可观。美国纺织服装业在2004年创造了接近400亿美元的增加值,意大利约有300亿美元,日本200多亿美元。可见,即使是纺织服装业这样被公认为传统行业的典型,大多数工业国也不是通过整个产业链条转换来实现升级的。虽然在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中,的确有很多企业转向了其他产业链,但是从产业层面来看,以它作为升级路径并不具有一般性。如果据此从国家产业政策层面做出链条转换的战略决策将是极其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