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及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术后下肢静脉形成血栓的60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结果 60例患者经过治疗全部痊愈,无并发症。结论 对术后形成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及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防治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3(b)-0162-02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外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1],威胁病人生命,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生活质量。外科手术后可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机率明显增加,积极的预防与治疗外科手术后DVT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将防治和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女24例,男36例,年龄34~72岁,平均64.5岁。骨科手术后23例,脾切除术后4例,胃肠道肿瘤手术后15例,前列腺手术后6例,颅内血肿术后1例。发生于右下肢6例,左下肢51例,双下肢3例,14例并发肺栓塞。60例患者首发症状多为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疼痛及行走活动受限,发病时伴发热17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60例患者均预后良好。

1.2 治疗方法

对术后形成静脉血栓的60例患者均予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根据患者病情予溶栓、抗凝、祛聚、中药等药物治疗。轻度患者可以口服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改善微循环,重度患者采用肝素治疗。溶栓同时给予抗凝治疗,有效的预防血管再度闭塞的发生。同时,肿胀的肢体给予外敷肿消散,迅速减轻肢体的肿胀。

1.3 治疗结果

患者经上述治疗和护理后全部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发现有后遗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2 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

2.1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和清除作用,手术后患者卧床,活动明显减少,血流缓慢,易使静脉血液瘀滞在髂股静脉瓣袋及小腿肌肉的静脉丛内,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建议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手术后如病情允许,抬高下肢20~30°,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利用肢体活动改善肢体血流於滞,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使其静脉泵早日恢复;多食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因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保持心情舒畅,手术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2]。

2.2 防止静脉内膜损伤

正常血管内膜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屏障,当血管内膜损伤后,内膜下胶原纤维显露,使血小板附着释放出组织活酶,激活内外凝血系统,而发生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内膜损伤因素有化学性、机械性、感染性。临床常见原因: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如高渗液体、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等。临床操作中注意提高静脉穿刺技能,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血管的损害;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造影结束后将患肢抬高,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观察患肢温度、色泽变化及动脉搏动情况。

2.3 防止血液高凝状态

由于术前及术后禁食水、呕吐、大量出汗、补液量不足等原因致血液粘稠,需遵医嘱保证给病人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饮水量>1500mL,防止血液浓缩;宜清淡低脂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稀释血液,改变血黏稠度。

3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3.1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注意肢体保暖;避免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影响抗凝药物的作用;戒烟酒,防止血管痉挛;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教,让其了解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临床症状,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抗凝及溶栓治疗的护理

用药前了解病人有无出血性疾病,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用药后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如牙龈出血、鼻衄、伤口渗血或血肿,静脉穿刺处及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定期做血常规和大便隐血试验。

3.3 肿消散外敷的护理

肿消散有消炎利湿、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达到肢体消肿的目的。外敷过程中应注意:(1)加强皮肤护理,湿后及时更换,以保证药物的渗透作用;(2)严密观察肿胀消退情况,注意患肢皮肤的温度、色泽、感觉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每日行患肢定点周径测量,如出现腓肠肌明显压痛,患肢皮肤温度色泽异常,下肢肿胀,应及时检查,以便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3.4 置管溶栓的护理

置管后导管引出皮肤处每日用0.5%碘伏消毒,更换无菌敷料,更换药液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延长管,防止局部伤口感染和导管菌血症发生。溶栓导管需保留10d左右。拔管前行深静脉造影,判定血管再通满意后即拔除导管。拔管后穿刺点局部消毒加压包扎24h,24h后穿弹力袜可下床活动。

3.5 肺栓塞的观察

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在血栓形成1~2周内发生,多发生在久卧开始活动时。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挤压或热敷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以防血栓脱落致肺栓塞。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预防DVT后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可使DVT后肺栓塞的发生率<5%[2]。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但有时肺栓塞症状并不典型。发生肺栓塞后立即让患者平卧,高浓度氧气吸入,避免深呼吸、咳嗽和剧烈翻动,同时给予抗凝、溶栓治疗。

4 讨论

手术创伤是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静脉血栓栓塞是手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至发生致命的肺栓塞。血流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以及静脉壁损伤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对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以及护理可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几率,利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早期干预。IPC能预防DVT的另一个机制是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无论正常人或有静脉血栓的患者,使用IPC后即能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引起血流动力学及纤溶系统迅速及短暂的改变,但不会导致术后出血的危险性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减少了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抑制因子,使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 (DVT)是手术后以及长期卧床所产生的严重并症,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下肢功能的障碍[3],甚可致肺栓塞而危及生命。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血栓没有完全消融,形成下肢静脉淤血和高血压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各种外科手术前应做好患者健康状况评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术后合理使用止血药,麻醉清醒后护士即协助患者作适当下肢活动,如膝、踝、趾关节的屈伸运动,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以便促进患肢远心端血液回流;高危患者要及早进行药物干预,但要注意避免在下肢静脉进行抽血、输液等操作;重视患者的主诉,如有站立后下下肢沉重、胀痛等不适,应警惕下肢DTV可能,一旦发生DTV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及时抢救患者,最大程度恢复患肢功能,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项玲.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5(1):32~33.

[2]赵成华,孙超.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89~90.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7.

【收稿日期】 201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