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分类招考模式的若干思考

高考改革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高考模式也是改革不断。高考分类招生制度可以有效地为培养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提供途径。通过对我国高考改革历史变迁的探究,在分析与介绍国外分类招考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已有经验对我国高考改革提供启示,为促进我国分类招考的实践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分类招考 学术型 技能型 高考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试模式一直备受关注。在近四十年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我国实施了如“3+1”、“3+X”等的考试改革。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才供给矛盾的日益突出,导致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失衡,而在“全国一张卷子”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区分度不大。报考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能力无法通过考试得以体现,难以进入满意的学校,职业院校也无法招进达到自身要求的学生。针对这些问题,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了改革策略,表示中国即将出台新的高考模式,旨在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这不仅为我国实现分类招考提供指导意见,也为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人才选拔提供思路,有助于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能力的要求,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可能。

一、高考模式的历史变迁

1.文理分类的统考模式

文革后,高考制度的恢复与重建工作进入正轨。197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1977年高等学生招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废除“文化大革命”中的推荐制,恢复之前的考试制度。它规定,“应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1]但由于国家未出台统一的教学大纲,这一年的高考主要由省、市、自治区命题考试。次年,《关于1978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出台,明确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标志着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

高考制度恢复后,考试科目分为文史类(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外语)和理工类(数学、语文、外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形成了文6理7的经典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模式考查的科目多、范围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偏好做出相应选择,利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但由于考试形式单一,仅侧重对书面硬性知识的考查,造成知识和能力的失衡发展,培养出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3+2”的高考模式

为了缓解文理分类统考模式所带来的学业压力,1991年,湖南、河南、海南实行高考改革,缩减考试科目,称为“三南方案”。次年,在“三南方案”实施的基础上,国家提出“3+2”高考改革模式。该模式规定语、数、外作为共同考试科目,文科加政治、历史,理科加物理、化学。这次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变动最大的一个改革,改变了贯穿十几年的“文6理7”模式,减少了考试科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高考压力。但是,“3+2”模式没有把生物、地理列入高考科目,引起生物学界和地理学界的强烈不满,也对高等院校生物、地理学科的招生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该学科后继人才的培养。同时,各高校只能根据既定的五科分数选拔人才,不能有效地反映出不同专业对不同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此外,这种考试模式延续了以往文理分科的模式,使得学生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对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3.“3+X”的高考模式

为了解决之前“3+2”高考模式的弊端,1999年广州高校试行“3+X”的高考模式,在考试科目上,语、数、外三门为必考科目。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和专业特点,从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或综合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专科综合)中确定一门或几门为考试科目。“综合科目”是指以中学各学科为基础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它不是各科目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3+X”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3+2”模式的改进,使得高考形式更具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学校以及所报专业要求的考试科目,利于高校选拔出适合各专业的人才。但“3+X”模式的实施加重了语、数、外的分值比例,从而导致学校、教师为应付高考恶补这三大学科,影响到以政史地为首的人文和以物化生为首的自然科学的正常教学,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自然素养的养成,乃至阻碍国家、社会全面发展的步伐。尤为重要的是,“3+X”仍然只注重文化课的考查,忽视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

二、国外分类招考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1.英国教育模式

1944年《巴特勒法》的颁布与实施是英国实施分类招考模式的开端,该法案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倾向提供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其中包括三类学校:能够升入大学的文法中学,注重一般文化知识、技能教育的现代中学以及注重工商技术训练的技术中学。法案规定,儿童应在较早的年龄进行科学分类,“11岁考试”作为基础教育分类的依据。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进入文法中学,考试成绩逊色者进入技术中学或现代中学。由于学生的考试结果受家庭、文化背景及社会阶层的影响较大,因此,“11岁考试”制度自颁布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其次,过早的分类教育,学生不能较好地把握未来发展方向,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专业。最后,该法案将职业教育纳入中等教育体系主要是为了推动教育普及,因而在注重教育功能的同时忽略了就业功能,虽然在法律上确保了技术学校与现代学校的地位,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保障。

20世纪60年代,受教育民主化运动、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废除“11岁考试”和中等教育的“三轨制”被提上日程。1967年的《普罗登报告》提出之后,“11岁考试”逐渐走向消亡[2]。至此,由文法、现代、技术三种类型合并的综合型中学成为学校的主要类型,这标志着英国的中等教育由原先的“选拔精英”向“综合大众”不断转变。2005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颁发《14-19岁教育与技能白皮书》,规定改进职业教育,针对14岁这一年龄,在更多部门引入能获得证书的专业学习途径,雇主将通过本门技能委员会在这类学习的设计中起主导作用,高等教育院校也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3]。这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职业途径,使年轻人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建立了适合学生能力发展和兴趣爱好的文凭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术型学习与职业性学习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权。

2.日本教育模式

深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日本历来重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二战结束后,日本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经过几番修改,最终形成了由大学入学中心举办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和由各大学自主承办的“个别学历检查”两者并用的“二次考试”模式。“大学中心考试”共设有六科31门科目,考生根据所报高校的相关要求参加对应的科目,各科目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由各高校自主决定。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该考试主要包括个别学历检查、综合能力检查、针对职业高中和综合学科毕业生的选拔、特别选拔等多种方式,其中特别选拔又包括推荐入学、归国子女特别选拔,社会考生特别选拔等。同样,考试形式也由各大学自主决定,主要包括笔试、面试、小论文撰写、实操等方面。这种模式为考生提供多次机会,避免一考定终生情况的发生,为实现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提供可能。同时,选拔方式也由单一封闭式向多元化转变,注重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也重视学生的文化活动、就业经验、社会实践等多项技能。

3.法国教育模式

二战后,法国把战后各项事宜的重建工作提上议程,教育改革问题成为一个重点。1947年《郎之万-瓦隆计划》应运而生,为继承战前教育传统、重建适应战后需要的教育体制提供了纲领性借鉴。该计划将义务教育阶段分为义务教育期、定向教育期和确定性的分科教育期。定向教育期对少年儿童实施系统观察,发现其能力、兴趣与禀赋所在,并依据观察结果给予定向指导,确保他们在普通知识方面得到必要补充[2]。确定性分科教育所修习学科包括实务科、职业科和理论科,在此期间,适宜接受高等教育继续深造的学生将受到理论培养,其他学生在学习普通知识的基础上,主修专业知识,为步入职业生涯做出充分准备。但是,由于二战后法国政局动荡不安,教育界众多保守势力的屡屡反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计划最终未在实际中实施。

19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该建议提出:“初级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为观察期,向所有学生提供统一的基础教育,强调知识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后两年为方向指导期,在实施统一教育的同时,通过选修课发展学生的职业定向。”[2]为了延续初级中等教育,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设置三类高中: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在以后的教育改革中,法国延续以往的教育传统,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等教育阶段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并将职业教育纳入中等教育的正轨中,为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可通过高考选拔合格人才,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法国的高考(亦称业士考试)总共可以分为三类:普通业士考试、技术业士考试和职业业士考试。考试推行20分制,共包括十几门科目,采取各科考试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偏科造成考试不公现象的发生。

三、高考分类招考模式的意义

1.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有利于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普通高等院校以理论为依托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文化水平、站在科技前端的高素质学术人才,要求从事本专业工作或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能解决有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高职院校以技术为导向培养掌握先进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要求毕业后能够从事所学专业的技术性工作,能解决所学专业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整体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主要以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这样一个国际分工的角色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被动地位,技术创新与先进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为了保障经济模式与世界接轨,我国的产业模式逐步发生转变,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型密集产业。而技术型密集产业与劳动力密集产业相比,需要更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此外,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就业率远远低于高职院校,表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远胜于学术型人才。学术型与技能型人才的分类招考,为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层次创造可能,为我国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高校独立对口招考,有利于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传统意义上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是那些考试分数低,整体素质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使得高考中失利的人才会被迫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发展的脚步。传统高考一直由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过度偏重文化课考试,一方面造成高校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招生自主权,另一方面职业高校招非所用,所招学生与专业吻合度不高,同时,职业院校难以有自己选拔的权利,被动接受普通高校筛选后的学生,生源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分类招考不仅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参与招生工作的具体流程及细节,根据自身的培养目的制定技能招考专业标准,而且与高等院校站在同一起点招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

3.技能与学术分开招考,有利于构建多元考试模式

恢复高考以后,中国的高考模式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在以往的众多考试模式中,都是将高等院校作为服务对象,很少考虑高职院校的招生需求,从而导致这类院校的畸形发展,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分开招考,学术型高考侧重考查考生学术发展的方向和能力,技能型高考则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两种考试形式互不干扰、各司其职,这必将是中国高考史上的又一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高考模式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为学生兴趣的发展提供途径。同时,各高职院校根据不同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设置不同的考试内容和形式,采用多元考试模式,可以满足不同院校的招生需求。

四、国外分类招考对我国的启示

1.以学生兴趣为依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兴趣为基点,拓展学生的素质,分类考试作为一种手段,必须服务于这一目的。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以及社会价值需求和知识本位的价值理念导向,我国考试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过度重视文化课,把文化课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导致高校培养出过多的学术型人才,而其他具有天赋的学生则难以通过考试选拔出来,无法进入院校深造,造成高层次职业型人才的短缺,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结构对职业型人才的需求,造成用工荒局面的产生。在国外,许多国家在中等教育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通过分类考试进行选拔,为学生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契机。这启示我们应发挥分类考试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培养目标,并进行相关教育,不应仅把文化课作为主要考试内容。其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应考虑学生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有意向走职业道路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度干预,帮助学生找到各自不同的兴趣点,为学生的专业选择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