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目的:分析血管外科护理中應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管外科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跌倒、出血性疾病、肺栓塞、压疮等风险事件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χ2=5.02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χ2=5.023,P<0.05)。结论:血管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 血管外科;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效果

血管外科患者往往年龄较大,病情较为复杂,且病情发展较快,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难度[1]。血管外科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较差,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欠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血管外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2]。为探讨分析血管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本文作者对比分析了本院血管外科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血管外科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外周血管疾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参加本次研究的同意书。同时排除了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现将78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2例;患者年龄35~86岁,平均(60.6±4.3)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0.8±0.4)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13例;患者年龄35~85岁,平均(60.7±4.1)岁;病程5个月~1.9年,平均(0.9±0.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差异均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1)入院接待:患者入院就诊后,护理人员应礼貌、热情接待,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管理制度、相关医护人员等情况,尽可能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2)环境护理:医护人员应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温馨的病房环境,控制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确保光线充足。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定期更换床单被套[3]。3)体位护理:若患者长期卧床,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有效咳痰。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科室医护人员总结以前常见的护理不安全事件案例,查阅相关资料,总结血管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常见风险,主要包括护理人员自身欠缺充足的安全意识,抗凝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出血性疾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如厕或行走时意外跌倒,并发肺栓塞[4]。为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点从以上几方面入手:1)增强护理安全意识:首先,对于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可从个体教育、集中教育两方面开展。对于医护人员而言,交接班时一定要严谨、仔细,若护理人员护龄低于3年,护士长应定期安排业务学习以及技能培训,并制定绩效考核。指导护理人员写工作总结,督促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及时完善[5]。2)出血性疾病预防护理:血管外科疾病治疗中常常会采用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血栓,但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出血性疾病,因此抗凝治疗前应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不良用药反应。若患者治疗后出现牙龈出血、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不适症状,应立即上报医生处理,并协助医师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3)压疮预防护理:很多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医护人员应定期客观评估患者压疮风险,每隔2h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并协助患者按摩受压部位。每天协助患者擦身,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定时协助患者更换床单、被套。4)意外跌倒预防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每位患者床头悬挂防坠床卡、防跌倒卡,告知患者家属每天应至少留1人陪护。将一些有意外跌倒风险的患者姓名、床号张贴在护士站的警示板,视为安全管理的重点防护对象[6]。睡前应协助患者拉起床挡,若患者存在偏瘫、截肢、肢体缺血等症状,要求必须由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禁止患者个人独自行动。在一些容易发生跌倒风险的场所(如卫生间、走廊等)安装扶手,确保地面的干燥、清洁,将防滑倒的提示画张贴在醒目的地方。5)肺栓塞预防护理:若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应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养10~14d,不可以按摩或热敷患者肢体,避免血栓脱落。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胸痛、胸闷、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并协助医师采取救治措施。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采用本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共划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本次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 18.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数据采用(n,%)表示,通过χ2检验组间计数数据差异;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差异,P<0.05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跌倒、出血性疾病等风险事件,对照组7例出现跌倒、出血性疾病、肺栓塞、压疮等风险事件,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χ2=5.023,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38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对照组33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χ2=5.023,P<0.05)。

3 讨论

血管外科患者存在生理年龄偏大、生理机能较差、病情复杂、病情进展快等诸多特征,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难度。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非常有必要总结分析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提前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7]。根据以往护理工作经验,加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总结出患者及医护人员风险意识欠缺、意外跌倒、肺栓塞、压疮以及出血性疾病等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8]。因此,血管外科护理工作中,首先应加强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尤其是医护人员,应安排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9]。然后再针对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师,并协助医师处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跌倒、出血性疾病、肺栓塞、压疮等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12.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12.8%,这和林英等[10]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可见,血管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良好。

综上,血管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军芳.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11):127-128.

[2] 刘丹.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3):168-170.

[3] 郁静飞.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5(14):93-94.

[4] 汤倩.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飲食保健,2015,02(15):196-197.

[5] 闫妍,李海燕,王金萍,等.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05):36-39.

[6] 邢桃红,张军,李喜娓,等.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22-123.

[7] 金兰.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5(17):64-66.

[8] 赵云霓.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06):230-231.

[9] 汪美琴.基于岗位分层管理模式的日常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05):727-728.

[10]林英,王晶茹,王晴,等.床头护嘱管理在优质护理外科病房护理质量实时控制中应用效果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2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