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诊治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诊治成效。 方法 方便选择2012年4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症状表现以及诊治效果。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1例,甲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乙组患者使用甲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乙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甲组的71.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发生,甲组为28.57%,乙组为2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呕吐、癫痫等,影像学、脑脊液检查结果异常,使用甲泼尼松等激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急性脱髓鞘脑病;临床症状表现;地塞米松;甲泼尼松;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1(a)-012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cute demyelinating encephalopathy clinical sympto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from April 2012 to March 2015 in 42 patients with acute demyelinating encephalopathy pati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 using a random number will be divided into groups A and B each 21 cases, patients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Group A, Group B patients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therapy, clinical efficacy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Group B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24%, higher than 71.43% of Group A,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f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adverse reactions have occurred during treatment, 28.57% Group A, Group B 23.8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acute demyelinating encephalopathy mainly vomiting, epilepsy, imaging, cerebrospinal fluid examination abnormal results, the use of methylprednisolone and other hormone therapy has a good effec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Key words] Acute demyelinating encephalopathy; Clinical symptoms; Dexamethasone; Methylprednisolone; Efficacy

急性脱髓鞘脑病属于中枢系统炎性疾病,主其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疫苗接种、药物因素以及自身抗原等因素相关,病因尚未明显[1]。主要包含多发性硬化、急性出血性蛋白质脑炎等,治疗不及时将可能并发小脑损伤、脑疝等严重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该文对2012年4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1例,甲组中有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的为16岁,最大的为52岁,平均年龄为(41.5±5.2)岁。乙组有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的为54岁,平均年龄为(42.7±5.9)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实施统计学处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给予营养神经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使用生理盐水以及钾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合并有脑水肿的患者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壓。甲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H2012373)治疗,给予患者地塞米松20~40 mg口服治疗,分3次服用,连续用药5 d之后将剂量下降到5 mg,结合患者的病情判断是否继续用药。乙组患者使用甲泼尼松治疗,将1 000 mg甲泼尼松(H20020224)混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500 mL中予以静脉滴注,1次/d,严格控制滴注的速率,连续治疗5 d之后改为口服甲泼尼松片治疗,60 mg/d、1次口服,连续5 d之后将用药减少至最低剂量,直到停药。

诊断标准为:①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②病前大多出现前驱感染;③脑实质损害症状与体征表现;④脑电图结果提示程度不一的弥漫性或者局限性慢波;⑤脑脊液轻度异常或者正常;⑥脑部CT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脑白质弥漫性病灶;⑦激素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⑧能够排出其他原因造成的脑部损伤[2]。

1.3 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结束之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热度恢复,脑电图与腦脊液检查结果提示正常,应用影像学手段检查可见病灶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显著的改善,脑电图与脑脊液检查结果提示有所好转,患者遗留部分神经功能损伤;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仍然不见明显的好转,脑电图与脑脊液检查结果未达到正常标准,病灶未见缩小甚至扩大,患者神经系统明显损伤[3]。

1.4 统计方法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检查结果

42例患者中发病前1~4周内出现感染的有2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7例,消化道感染患者5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患者10例,肢体运动障碍患者25例,头晕和头痛患者12例,体麻木患者4例,呕吐患者11例,意识障碍患者7例;面部神经瘫痪患者7例。脑脊液检查结果提示正常的患者有23例,异常患者19例;主要异常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上升以及蛋白定量上升,患者24 hIgG和成名超过10,另外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寡克隆区带阳性。脑电图结果提示棘波、尖波-慢波的患者有13例,广泛性中度异常的患者24例,广泛性轻度异常的患者15例,另外有9例患者表现为正常脑电图。影响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学检查,脱髓鞘病灶表此案为T1等信号、低信号,T2高信号改变的患者有10例;提示双侧脑室周围蛋白质受累的患者17例,皮质下蛋白质受累患者11例。

2.2 甲组和乙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甲组21例患者评价为显效的有9例(42.86%),评价为有效的患者6例(28.57%),无效的患者有6例(28.57%),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乙组患者中评价治疗显效的有12例(57.14%),评价为治疗有效的患者8例(38.09%),仅有1例患者评价为无效(4.76%),总有效率为95.24%。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甲组和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甲组21例中出现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乙组21例患者中出现5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脱髓鞘脑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该病与病毒性脑炎有着较大的区别,后者的病因明显,以灰质损害为主要特征。而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表现变化较多,无明显规律[4-5]。主要表现为发病前存在前驱感染症状,存在脑实质损害,往往还伴随出现精神异常与意识障碍现象。临床研究认为,急性脱髓鞘脑病的发生与免疫机制的参与有着较大的联系,脑脊液中的球蛋白主要为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寡克隆区带呈现阳性提示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合成免疫球蛋白[6-7]。同时还提示神经系统存在异常,但是该指标在其他神经系统结合、肿瘤等疾病的发生中也可见,特异性较低。临床诊断中还应当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

糖皮质激素超生理剂量使用可以作为强力的免疫抑制剂,具有很好的抗炎、抗病毒的作用[8-9]。急性脱髓鞘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甲泼尼松治疗等激素治疗的作用机制在于:首先,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水肿症状;其次,激素能够影响免疫抑制过程,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对神经系统白质的损害,能够显著改善血脑屏障以及神经纤维传导[10-11]。临床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脱髓鞘脑病倾向于大剂量以及短疗程使用,通过冲击疗法能够迅速改善急性期的症状,具有速度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作用。该文采用甲泼尼松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中报道的甲泼尼松治疗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有效率超过90.00%的结果一致[12],此外,用药不良反应并未明显增加,为23.81%;对比甲组的临床有效率71.43%与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临床疗效显著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急性脱髓鞘脑病使用甲泼尼松等激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与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振江,芦朋.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诊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19-20.

[2] 张智.老年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49-850.

[3] 陈秋红,袁菲菲,杜律律,等.26例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临床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1):4-6.

[4] 李砚屏,刘青乐,郑成刚,等.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12-15.

[5] 赵新华,高燕军,赵亮,等.急性炎性脱髓鞘脑病52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6):763-764.

[6] 曹小彪,陈同欣,李金声,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脑组织脱髓鞘病变及高压氧干预后的变化[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2,19(3):171-175.

[7] 程忱,江滢,鲍健,等.视神经脊髓炎脑部瘤样脱髓鞘病变五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4):233-237.

[8] 姜威,宋文斌,李月玲,等. 从神经科学角度分析脱髓性疾病-免疫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5):196-198.

[9] 韦艳萍,杨灿华,蒙喜斯,等.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急性脱髓鞘脑病3例临床分析[J].内科,2013,8(4):383,391.

[10] 张凤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治疗探讨[J].中外医疗,2015(13):56-57.

[11] 张威.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脱髓鞘性脑病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3):311-313.

[12] 王红星,李国良,江泓,等.影像学检查示脱髓鞘脑病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一例报道[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0,17(5):304-305.

(收稿日期: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