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汉麻纤维如何“织”新卷


  汉麻,即大麻,火麻,是原产于中国大陆的一种强韧、耐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汉麻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种植、使用历史。秦朝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在“审时篇”记载了“禾、黍、稻、麻、菽、麦”这六谷,其中的麻便是指的汉麻。汉麻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河北、四川、甘肃、吉林等地,西部称之为汉麻、焮麻;河北、安徽则称之为蝎子草、赤麻子;而东北又称其为哈拉海。汉麻植物韧皮的纤维可以用于纺织粗、细麻布,制造绳索、麻线,也可以用于造纸等方面。
  最熟悉的陌生人
  历史上,我国人民群众使用汉麻纤维来织造纺织服装产品一度十分普遍。然而,到了现在仍然在采用原始的手工技术生产汉麻纤维纺织品的群体,也仅仅只有生活在我国西南山区的傈僳族和彝族的少数分支。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地理自然条件是影响一个民族织造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传统的习惯、习俗也成为了保证民族织造业得以长久存在的原因之一。
  四川省德昌县位于大凉山深处,境内地形、地势复杂多样,交通十分不便。聚居于此地高山之上的傈僳族群众,是目前少数几个仍然在织造、使用汉麻纤维纺织品的群体之一。在那里,妇女们将汉麻纤维与另外一种草纤维进行交织而生产出当地人称之为“火草麻布”的纺织品。而聚居于山下的彝族群众除了同样也生产“火草麻布”之外,还另外生产采用汉麻纤维纯麻纺织而成的“麻布”。
  在彝话中,麻被叫作“挤”,汉语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赢”、“胜利”的意思。在当地傈僳族和彝族群众的生活中,不论是“火草麻布”还是“麻布”都有着重要的用途,以及更为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用“火草麻布”制作的服装是他们日常普遍穿着的衣服。而家庭富裕的群体则一般使用纯麻布制作的衣服。改革开放之后,除了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傈僳族和彝族群众已经很少穿着汉麻纤维制作的服装。但是,每逢重大节日,如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或者是婚丧嫁娶等重要的礼仪场合,他们仍然还是要穿着汉麻纤维制作的民族衣服盛装出席。因此,在四川以及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汉麻的种植,汉麻纤维纺织品的生产一直持续不断。
  在西南地区纺织技术的好坏历来都是衡量一个妇女生活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大凉山地区,纺织汉麻纤维基本上是每一个妇女必须掌握的技术。在当地,彝族女孩子出嫁那天,新娘子一定得拿出足够的火草布来缝足够的火草布衣送给新郎的所有直系亲属。这是评判一个彝族女孩子是否心灵手巧、勤劳贤惠的重要标准。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女孩子来说,她将来会嫁给什么人,嫁给的那个人家会有多少兄弟姐妹,都是不确定的。因此,有很多女孩子在出嫁时,织不出足够的火草布,只好悄悄向待字闺中的“闺蜜”去借,以免让人言可畏。因此,在当地每一个女孩子大约从10岁开始就必须学习汉麻纤维的纺织技术。
  然而,传统手工艺生产汉麻纤维的纺织技术又是何其之辛酸,非亲身经历过断难想象其万一。纵观历史,彝族、傈僳族群众使用汉麻纤维纺织品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对汉麻纤维有特殊的嗜好,而是由于古时候布料精贵,仅限于土司、贵族使用,非一般普通少数民族群众所能企及。迫不得已,他们自己种植汉麻,然后再进行捻麻、纺麻等等,古代甚至还有汉麻纤维生产需“七十二道工序”之说。
  在这其中,又以火草麻布的生产最为繁杂和辛苦。火草麻布应该算是纺织行业中最原始的混纺技艺之一。每年布谷鸟开始叫的时候,彝族、傈僳族妇女便三五成群地上山“扯火草”。火草其实就是原始的火镰取火方法中必备之物,简而言之就是用一种类似镰刀的铁器撞击鹅卵石取火时用来引火的草本植物。一背篼一背篼的火草从山上背回来之后,再一片一片撕下火草叶背面的白色绒状物,又一小段一小段地接起来,然后才能用特制的纺轮将其纺成纱。最后才能用这种火草纤维纱线与汉麻纤维纱线进行混纺,获取火草麻布再制作服装。因此,传统制作一件少数民族特色的火草麻布衣服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然而,正是因为汉麻纤维纺织品的制作过程太过繁杂,不仅需要相当的劳力,更需要特殊的技术以及长久经验的积累,所以,目前在凉山地区仍然在坚持继续进行汉麻、火草麻布纺织品生产的群众正在日益减少。一方面,是年轻的少数民族群众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界“快时尚”、“快经济”等思想的影响,纷纷外出打工“赚大钱”,难以找得到学习和继承这种纺织技艺的后来人。另外一方面,目前留守的中老年妇女基本上都还会汉麻、火草麻的纺织技术。但是,她们中也已经只有极少数人还在坚持去做汉麻纺织这种工作。绝大部分彝族、傈僳族妇女或者一年,或者两三年才自己做一套汉麻、火草麻布的衣服,以供例如彝族火把节之类的时候穿着使用。
  因此,从大的范围来看少数民族传统的汉麻纤维纺织产业是呈现出逐步萎缩这么一个态势。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现代文明的侵蚀,越来越多的彝族、傈僳族青年既不会也不愿意学习汉麻纤维的纺织技术,更不愿意从事汉麻纤维的纺织工作。传统意义上的彝族、傈僳族汉麻纤维生产、汉麻纺织技艺、汉麻服饰制作等各个环节均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伴随这两个民族已经数千年的汉麻服装,也将慢慢成为他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意外的大收获
  不论哪一种纤维纺织行业,必须保证其可持续性才能进一步获得大发展。对于纺织业来说,保证可持续性的根本在于产品有销路、有利润。如果没有“搞头”,即便是传统汉麻纤维、汉麻服饰的纺织技艺已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它的生存和发展都还是举步维艰的事情。
  然而,高耸入云并且连绵不断的大凉山与小凉山脉不仅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交通异常闭塞,同时也隔断了传统汉麻纤维纺织业与外界的联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似乎决定了这里当属荒凉之地。多年以来,山外的人们对于包括彝族、傈僳族特有的传统麻纺织工艺和产品在内的,大凉山区的一切都知之甚少。
  转机来自于这些年以来国内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随着国内旅游行情从著名风景名胜区转向“深山老林”方向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知名的地方成为了新一轮的旅游热点。据说旅游的原动力其实是来自于旅行者们天生的好奇心,那种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观察的欲望,是促使他们“花钱买罪受”的根本原因。而此时贫瘠、偏僻又十分神秘的大凉山地区恰好符合了游客们的这种心理。同时在当地政府大打以彝族“火把节”等为核心内容的旅游业发展方向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客人奔向凉山。这种变化,对于彝族、傈僳族传统的汉麻纺织业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