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卒中数据的分析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谢谢。作为本届峰会的组织者,首先感谢王陇德院士在百忙之中莅临本次大会,要感谢环球医疗对本次高峰论坛的大力支持。

我和我的同事今天想就脑卒中的数据分析的初步结果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我们这个话题是今年刚刚启动的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重点的课题,为期5年,王陇德院士和我是这次课题的联合首席专家。这个课题大的题目是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新型公共卫生管理,以脑卒中项目作为基础,看看我们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分析怎么把我国脑卒中的防、诊、治、康进一步优化。背景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脑卒中作为一个很典型的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慢病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像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针对这些可控的因素,他们相互之间又是怎么交互影响,最终怎么导致脑卒中的愈后。国际上都是先升后降,而我国还没有。面对这么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又进入到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就在琢磨,怎么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帮助脑卒中的防控,应对这么一个挑战。我们知道大数据有社会网络的理论,它把各种各样的事情看成是社会的传播,我们知道传染病可以传播,慢病的危险因素可不可以传播?这个课题鲜明的特点就是想利用一些定量的数据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共同研究脑卒中为典型的新型流行病的预测、川贝分析和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公共卫生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与服务价值链的分享。主要的创新是以大健康为理念,以4P为指导,以大数据与复杂网络为手段,以心脑血管疾病为典型应用来做。我们的创新方法主要是在社会网络和人群行为模型,大数据的精细化的分类,防、诊、治、康全程的管理和大数据各方利益价值链的梳理。主要研究内容有这么几块,一个是建立慢性病的传播的模式,一个是看看利用这个传播模式能否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预警的能力,一个是心脑血管整个体系智能化的管理,一个是数据资源的共享,我们要建立一个激励的机制,这个价值怎么共同创造,把这个蛋糕做大,怎么进行分配,这些问题是回避不了的,让我们可持续发展,规范的发展。这是整个项目的技术路线图。

我们的研究团队主要是以中国医学科学院牵头,联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我们知道先科院他们的特长是穿戴式设备,在5年的研究当中,除了一些数据的分析,大数据的应用,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的有机结合,我们还想开展一些试点的干预性研究,想把脑卒中的预测预警通过穿戴式设备把关口前移,这是主要的想法。

卒中现在在中国的危害已经非常大,从公共卫生学的角度来讲,其实我们是希望能够减轻卒中在医院的就医诊治负担,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希望预防为主,把治疗关口尽量前移。卒中是一项可以预防的疾病,75%的卒中发病源于生活习惯问题,这个结论是来自于2010年柳叶刀发表的相应的文章,统计了卒中的十大危险因素。但是这样一个结果事实上是没有系统的来源于中国的数据,因此我们基于脑卒中防治筛查这个工程,分析了中国自己的脑卒中相应的特点以及危险因素。

在2013年筛查数据库筛查了大约63万人,覆盖了整个的31个省级行政区,215个地县级行政区,根据调查的问卷,筛查了这部分人群的人口学信息,以及所谓的8+2危险因素的调查,每个个体的血压、血脂、血糖、吸烟、超重、运动缺乏等情况。结果显示在2013年我国的卒中患病率已经与发达国家非常相似,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卒中的标化患病率是43%,这其中高危人群占到16.9%,高危人群也有将近7000万。我国卒中的地区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呈现非常明显的北高南低的特点,呈现卒中带的现象,这可能和我国不同的地区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关。卒中患者的人口学分布也是非常具有特点,男性多于女性,老年多于中青年,文化程度越高的人患病率越高。2013年卒中筛查的工程应该说是我国全面启动卒中筛查工作近30年以来最新的动作,上一次是1986年。我们从协和的图书馆里翻开了一个资料,这个就是想对比一下。在3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很快,我们也希望看一下中國的卒中患病是否有显著的差异。与1986年相比,2013年各省的患病率都增长了3—6倍以上,农村的患病率增长显著高于城市,这个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我们希望探讨这些患病率与卒中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了伊辛模型,这种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脑卒中的影响也是非常强烈的,比如说高血压和缺乏运动,超重、吸烟都对脑卒中有显著的影响。在不同的性别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比如说男士其实更应该注意高血压和缺乏运动之间的交互作用。除了传统关注的风险因素,我们对中国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布也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到中国是PM2.5的重灾区。结合以上的风险进行了计算,发现各个因素存在着相关联系,高血压贡献了将近一半的卒中的患病率,其次比较吃惊的是PM2.5,这个是第二位的风险。在这其中,八种可预防的风险因素贡献了脑卒中80%的风险。其实从高血压和卒中患病率的分布也可以得出:我国卒中防控一个重点在高血压,因为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布和卒中非常相似。我们也比较了我国已有的一些卒中数据的调查,这是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统计口径得出的数据,我们非常惊喜地发现这些数据确实非常一致,从1985—2015年,我国的卒中患病率是显著上升的趋势,也可能是由于发病率上升,也可能是由于死亡率降低。我国的标化死亡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是在2000年之后呈现更明显的上升趋势,卒中标化的发病率,增长率在8.3%左右。

总结一下主要的结果,大概在2013年40岁以上的卒中患病率为2.03%,发病率以每年8.3%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等慢病增长导致的。我国卒中患病出现年轻化、农村化趋势,需加强对敏感人群的关注。其中其实79%的危险因素是可防控的,高血压和大气颗粒物是对中国卒中贡献最高的危险因素。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已知危险因素建立良好的卒中预测预警模型,为卒中防控政策提供依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