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研究


  [摘要]纺织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品贸易现状的问题,并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字]纺织品;对外贸易;配额限制
  引言
  纺织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品服装一直是全国首位的出口商品,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加入WTO以后,一直困扰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配额问题将得到解决,纺织业被誉为是“受益最大的行业”。但2005年配额取消之后,纺织品市场实现了自由贸易,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1、国际环境变化阻碍了我国纺织对外贸易的发展
  (1)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削弱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近年来国际上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那些针对产品的环境法规、技术标准对纺织品、服装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有些国家为此出台了标准不一、行时不同的针对产品的环境要求,实行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由于我国纺织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纺织品达不到国际纺织品环保标准,在日益强化的环保要求下,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受到严重挑战。
  (2)其他发展中国家抢占我国纺织品外贸市场。我国家所占据的低档纺织品市场,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其更低廉的成本与更接近欧美市场的优势与我国竞争低档纺织品市场,虽然未影响我国的世界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和生产国地位,但已经夺走了相当数量的市场份额。东南亚、南美、南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都有着传统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历史,他们享受比我国优惠的政策,劳动成本比我国低,一直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同时,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市场受到东欧、土耳其的蚕食,由于他们具有费用低、交货期短、距离近、关税低的优势,挤占了一些我国的传统市场。
  (3)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纺织业竞争激烈。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高科技、新型纤维的开发与生产,环保纤维、智能纤维等新产品不断推出,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尽管少数发达国家生产量增长缓慢,但产品科技含量、生产效率提高迅速,竞争优势明显。即使在传统方面,发达国家也在千方百计提高竞争力。这些对我国纺织品贸易不利。
  
  2、国内行业发展水平不高使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缺乏后劲
  (1)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缺乏技术竞争能力。在我国棉纺织业中先进设备拥有量低,比如自动络筒机仅有30%,而发达国家是百分之百;各种无梭织机占10%,不但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40%的水平,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由于设备技术落后,我国不但缺乏开发新产品能力,而且难以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不利于提高我国纺织品竞争能力。
  (2)经营机制落后,营销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纺织品出口至今收购制仍占主导地位,这个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出口环节多、速度慢、市场灵敏度差,不能适应纺织品国际市场日益凸出的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竞争趋势,使我国纺织品丧失了许多营销机会。另外,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整体营销水平不高,对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品牌建立、渠道选择、促销宣传等活动尚处于粗放阶段,缺乏精耕细作和科学决策,整体营销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3)我国没有独立的市场营销网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达国家始终控制着纺织服装贸易的高增加值领域,并通过向海外市场基地转移,特许生产和销售,委托加工贸易等途径调整自身纺织服装业,控制着纺织服装的最终销售网络,而且不同程度地从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工业的廉价劳动力中受益,从目前我国出口结构来看,尽管最终产品出口己超过2/3,中间产品、初级产品仅有30%,但最终产品出口中约有50%是加工贸易,在一般贸易中,又有近60%是衬衫、长裤、睡衣等大类常规产品,很少是中国品牌,尤其是时装几乎没有国外注册的商标。
  
  二、促进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1、完善纺织业外部运行环境
  (1)加强纺织业行业结构调整。在培植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国家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运作实施。在加大对纺织优势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时,可以采用技改贴息、债转股、结合国企改革等一些方式,逐步使布局合理,行业结构步入良性化轨道。
  (2)建立纺织产业预警系统。对纺织出口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测,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通过信息收集网络,收集全球市场关于纺织品生产、销售、贸易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建立预警信息资料库,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将信息反馈给行业协会与企业,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良性互动。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多方面培养人才
  目前纺织人才教育萎缩,纺织企业人才流失、人才短缺。纺织院校的生源日趋减少,而纺织院校的毕业生很多又出于前途方面考虑、兴趣爱好、报酬等不愿进入纺织行业,己工作的很多人也纷纷跳槽改行。同时在中国入世后,对于即熟悉WTO规则,又有了解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空缺也很大,因此人力资源的培养是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解决此项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和企业自身努力,要发展纺织高等教育和各种层次的纺织职业技术教育,培育人才,同时企业要创造良好条件留住人才,并培训WTO规则,掌握《纺织品与服装》,《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以及《反倾销协议》等。
  
  3、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增加高档服装出口比重,提高服装卖价,同时要巩固并适当扩大现有大宗初级产品和半成品出口。通过开发功能化、差别化化学纤维,抓好化纤长丝织物、高档棉纺织品、丝绸等产品的印染后整理技术攻关,尽快提高多种混纺、交织和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质量和水平,避免低档面料出口而高档面料大量进口。从纺织品出口的纤维构成来看,必须实现从出口棉纺织品向出口化纤纺织品转变,顺应国际纺织品贸易和消费的变化趋势,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应成为扩大纺织品出口新的增长点,装饰用纺织品生产要形成高档次、功能化、系列化产品,在代替国内高档宾馆进口的基础上扩大出口量,包括床上用品、毛巾类、手帕类和地毯类产品。
  
  4、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积极开展IS014000国际环境标准认证,企业积极实施IS014000系列国际环境标准,这一标准规定获得绿色标志的产品不仅要符合质量标准要求,而且设计、原料设备、生产、使用、消费、和用后处理过程都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损害。对于任何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通过工S014000认证,不但获得了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而且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因此,纺织企业应积极开展认证工作,特别是把握好认证程序、选择认证机构等环节。
  
  结束语
  
  促进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要积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要积极适应WTO规则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加大营销工作力度,做好行业人力资源开发,改善商品出口结构发展区域内贸易。
  
  参考文献
  [1]陈世清,程小旭.我国纺织品贸易障碍及对策研究[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1,(3).
  [2]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
  [3]杨志敏.中国纺织品贸易的春天?[J].世界知识,2004,(14).
  [4]赵东荣.中国经济国际化政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秦焕梅.欧美与中国纺织品贸易摩擦和争端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