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模仿之殇与倒春寒


  
  关键词:西方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宏观调控
  
  看到了国外众多的成功案例,中国企业也坐不住了,人家这样做行,为什么我们就不行?于是,一些企业家开始仿照国外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可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郑州亚细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壮烈牺牲”的……中国商业史上,“亚细亚”是大胆地学习西方管理经验初步“试水”失败的典型案例。
  郑州亚细亚是1989年由中原不动产公司与河南建设银行下属的投资银行投资入股而建成的一个大型零售商场,由于其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学习西方管理模式,曾经名噪一时,但由于过度扩张导致最后债务缠身,资不抵债。从1989年郑州亚细亚商场昂然“出线”,到后来“亚细亚连锁经营”的无奈“出局”,十年兴衰,失败原因有很多,其中自以为是地照搬、曲解国外的管理模式也是原因之一。
  亚细亚的管理模式是比照美国的沃尔玛进行的。在经营方略和发展上,亚细亚模仿的对象是日本八佰伴这样一个即将衰落的企业,
  但亚细亚高估了自身的实力,忽略了中国企业资金筹措与日本、美国企业的差别,形成了主要由银行贷款和赊欠货款带来的债务链。
  亚细亚仅对“连锁经营”的概念进行了粗略的、漫不经心的了解之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起一家又一家“大型连锁店”。这些“连锁店”个个生下来便水土不服。
  亚细亚的经营文化在中国不同的城市就出现了不相容性,那么当我们把另一个具有完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家的企业管理经营方法搬到中国来,岂能不失败。除亚细亚这个例子,在随后几年,又相继破产的几家著名企业,如珠海的巨人集团以及牟其中的南德集团,无不是以具有“企业文化”的现代管理而著称。
  
  其它
  时间进入1989年后,26岁的千万富翁李书福突然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惊慌失措之余,他匆匆把年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的北极花冰箱厂捐给了当地的乡政府,然后只身一人跑到深圳读书去了。
  1989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经济疲软的年份。通货膨胀、官员腐败、民工热潮等诸多难题都在这一年加速发酵。因为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持续恶化,让国内一些人开始担心:如野草般疯长的私营经济也会让社会主义中国“变色”。此种担忧最终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倒春寒”现象。
  在这股“倒春寒”中,年广久以贪污、挪用公款罪被捕入狱;李书福、王廷江、蒋锡培等被“吓坏”的私营企业家,纷纷把自己的企业送给当地政府,以求“破财消灾”;刚刚创立2年的国美电器也遭遇了严重的危机,门店在清查中被关,其创始人黄光裕被逼得东躲西藏;而在民间经济发达的广东、福建等省,则出现了大量企业家携款外逃的现象。
  这一年,牟其中成了时代英雄。他用国内大量轻工产品,从前苏联换回4架图-154民航机。在当时的国外媒体看来,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也预示着民营经济融入市场化大潮的方向。
  
  1989年大事记
  1989年的宏观调控,政治气氛空前紧张,私营经济遭遇寒流。
  日本的经济扩张走到了巅峰时刻。
  全国性的打击漏税行动开始了。
  蒋锡培把自己投资180万元的工厂所有权送给了集体。李书福把“北极花”冰箱厂捐给当地政府。
  在广东省,出现了一次企业家外逃的小高潮。
  企业遭受经济界头号难题——“三角债”。
  当年度《财富》评选出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银行成为第一个出现的中国公司。
  李东生当上厂长,他主持的TCL电话机产销量已雄居全国同行业的第一名。黄宏生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一家遥控器厂,取名创维。很快,TCL和创维都转型到彩电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