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奠基

如果以医疗航母比喻三〇一,那么辈出的优秀人才与强大的学科,则是代表航母战斗力的舰载机。

从落户五棵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又称“三〇一医院”,下称“总医院”)的成长发展,如同医院内栽种的绿植一般,逐渐枝繁叶茂、顶天立地。

天南海北引人才

盛夏,总医院外科大楼南侧绿树如荫。以姜泗长、牟善初、黄志强、盛志勇、卢世璧、王士雯、陈香美、付小兵为代表的院士专家灯箱,每天都会吸引很多行人驻足观赏。灯箱在外人的眼中是一道风景,但折射的却是总医院党委尊重人才的理念。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总医院的人才建设理念总是在依据外部环境和医院发展阶段进行调整完善,以求达到符合医院前进的正确方向。

建院初期,医务人员大多是从全国、全军选调的优秀专家与技术骨干,以及部分从各地医科大学毕业参军后分配至医院的学员。1954年4月,时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校长、中国著名护理教育家聂毓禅,被调至当时仍称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的总医院任副院长。两个月后,总后卫生部一纸调令,又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技术骨干富寿山、黄大显、匡培根、陆惟善、周柏铭、吴之康、李耕田、张澍、叶惠方、高育墩、曹丹庆等,调至总医院。

这批人中,原为北京协和医院各学系的骨干大多挑起了总医院各科室主任、副主任的担子,年轻的助教、住院医师则升任主治医生。他们从北京协和医院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总医院在初创时期更快步上运行轨道。当年的外科专家陆惟善,小儿科专家李耕田、张澎,妇产科专家叶惠方等人,在后期则为医院的人才培养、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任院长靳来川曾用“庙修好,请菩萨”这句简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他把各科的著名专家比作菩萨。“医院能否办好,主要看医生能否看好病。”为此,靳来川将院内条件最好的房屋留给专家教授居住,让人才能够安心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在医院床位编制不断增加的同时,一大批知名专家教授陆续被调入总医院,其中,“文革”前调入的一级专家教授有聂毓禅、蒋士焘、黄克纲、陈景云、许殿乙、张福星、黄克维、吴在东,他们在各自领域大显身手。

“文革”期间,以牟善初、黄孝迈、赵东海、段国升、苏鸿熙、洪民、黄宛为代表的高级专家,立足本职岗位,成绩突出。制成中国第一台心电图机、拟定第一版《临床心电图学》的著名心内科专家黄宛,在1966年由北京阜外医院调入总医院。当时已是学界著名人物的黄宛表示:“全国人民都在向解放军学习,革命热情使我想到,不是三〇一医院非要我不可,而是我一定要到三。一医院,要在那里干一番事业。”性格果敢又细致的黄宛,遇到严重病情,敢于拍板确定治疗方案。正是他采取的首例正压呼吸抢救特急性左心衰竭的严重肺水肿方法,挽救了大量肺水肿患者的生命;也正是他,冲破了心脏病患者不能接受大手术的禁区。

虽然十年浩劫给总医院带来了一定影响,但锐意进取的总医院人在“文革”结束后迅速调整了工作状态。除继续从各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院校引进人才,以军医进修学院培养研究生,总医院还在改革开放浪潮到来时,率先迈出了对外交流的步伐。总医院不仅选派院内人才出国留学、访学,又花大力气引进有留学背景、知识体系更为先进的医务人员。

1984年,时任总医院副院长的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姜泗长,找到了刚取得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学位的呼吸病专家刘又宁。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回国等待分配工作的刘又宁面对着众多择业选择。但姜泗长允诺,总医院将在临床研究尤其是机械通气临床研究方面,为刘又宁创造便利条件,并在对外交流上给予支持。一个月后,刘又宁特招入伍,进入总医院工作。在他的主持下,拥有全国2/3以上进口呼吸机的总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呼吸监护病房。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肾脏病专家陈香美,也是总医院在留学归国人员中精心挑选的人才,通过特招入伍调入医院。

那个时期从总医院走出去留学的专家,都义无反顾回到祖国,将国外的最新技术和知识带回了总医院。在先心病内分流定位诊断研究上突破国际观点、促进推动中国PET论证引进和应用的核医学专家田嘉禾,率先研究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 Stent-Shunt,TIPSS)。填补国内空白的放射学专家张金山等人,都为总医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唯才是举促成长

通过引进人才、借助与院外力量合作培养人才;军医进修学院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有效利用本院专家教授,以带学生的方式为总医院培养年轻人才;科室内部则形成帮带培养的传统。经过二十余年探索,总医院的人才培养已形成一定规模。如何让大量优秀专家教授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如何帮助中青年医生成长?如何让医务人员的成长方向契合总医院的发展路线?在人才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也是总医院人才建设的重要议题。

20世纪80年代末,人才济济的总医院已出现了学科内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的情况。如何为中青年人才创造良好的事业环境,避免医院学术研究出现青黄不接?总医院党委想到了组织“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答辩会”。

50名资质优秀的中青年医生登上擂台,接受医学专家组成的考核组考核,并进行公开答辩。通过长达6天的公开答辩破格选拔人才,这新颖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医务人员争相观看,更鼓舞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最终,32名中青年骨干获得破格提升,其中最年轻的主任医师仅32岁。总医院用落地的政策告诉医务人员,“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求全责备用人才;能飞,就给你一双翅膀。”

在科室领导班子调整过程中,大量老专家主动让贤,让确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骨干挑起科室的责任,顺利实现了科室的新老交替。姜泗长所在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为了让年轻人能够迅速成长,姜泗长主动卸任,让仅48岁的杨伟炎挑起科室重担;而这名当年总医院最年轻的科主任,在带领科室走向另一个高峰后,又承师之风,主动将科主任的接力棒交给了韩东一。韩东一正是在当年的破格提升中,直接从主治医师晋升为主任医师的年轻人才。2010年,韩东一主动请辞,年轻的杨仕明教授挑起了科室主任的重担。正是这些专家教授直立为梯、躬身为桥,帮助总医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将学科优势一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跨入21世纪,总医院将人才培养计划以项目的形式固定下来。院党委制定了《解放军总医院青年学科带头人工程实施计划》,决定在“十五”期间投资1000万元用于建设“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工程”,这是总医院建设史上第一次力度极大的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工程计划选拔60名兼备丰富临床经验、优秀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人才,对其进行五年培养,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培养原则,帮助他们提升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吸纳优秀人才和进行末位淘汰,有效利用了医院资源,并帮助20余名医生在总后的各类奖项评比中取得骄人成绩。

“十一五”期间,总医院的人才建设更注重向优势特色转化。在人才引进方面,医院着力寻找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2006年,总医院从西南医院引进了肝胆外科主任董家鸿、从同济医院引进泌尿外科主任张旭。这两名专家都在短时间内让多项尖端技术在总医院落地,使相关科室的治疗水平迅速提升至国际一流。而在人才培养上,总医院将经费向课题基金、出国留学等方面倾斜,拟定了100名优秀人才的出国学习计划。

在2010年启动的标准化建设中,总医院完善了各院区、院本部、三〇四临床部和海南分院双向代职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各系列各职称等级人才的量化考核体系,以制度规范人才管理。

为了加快优秀医学人才培养与储备,总医院还推动了联合育才计划。2013年,与瑞金、湘雅、华西等知名医院签署“优势临床专科发展战略项目协议”,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不断强化特色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步步为营强学科

总医院在建院的最初30年里,主要服务部队官兵,并承担国家元首及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这些不同于地方医院的特殊职责属性,让总医院在早期学科建设上也更有偏向性。1984年,总医院的大门向地方民众敞开,医院善治疑难危重症的特点,让各地民众纷至沓来。如何更有效巩固总医院的优势学科,寻找新的突破学科,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实力,总医院在学科分类管理上下了一番功夫。

1994年,医院召开了首次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回顾学科建设史,提出要将学科建设推向新水平。会议制定了学科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集中梳理了各学科的现状,明确了学科建设的方向。在这一时期,总医院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强建设,共拥有耳鼻咽喉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骨科研究所和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以及心血管内、外科中心、神经内、外科中心,眼科中心、内分泌科中心、肾病科中心等7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

2000年开始,总医院对国家、军队、医院三级重点学科实施了分类管理。其间,老年医学、外科学(骨外)、耳鼻喉科学成为教育部的国家重点学科,肾脏病实验室和老年心血管病实验室被评为全军“重中之重”实验室,还组建了全军心脏外科、口腔医学和肝胆外科研究所。

2004年,医院起步建设研究型学科。首先,聘请了医院的老领导与专家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充分讨论院党委的重大决策并严格把关;然后聘请了军地医院11位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医院学科评估团,以公开评估的形式,为全院125个学科进行会诊把脉,寻找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强大的硬件设备支持和各项基金、国家项目的资助下,不出几年时间,总医院各个学科全面开花、成绩斐然。总医院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治与高龄危重患者的介入治疗、肝脏外科手术解决胆道疾患、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颅底和脑深部肿瘤的诊疗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07年,在成功实施国内首例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后,总医院又在全机器人技术推广为支撑的微创技术研究上有了突破提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全军总医院,医院在军事医学研究上也担当着排头兵,积极支持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中有关“战时课题”的研究,在战创伤救治、新材料研究等方面的成绩,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提供了可靠支持。

“十一五”时期,总医院提出了优化整合学科,期望构建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以研究型科室为支撑、临床科研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学科体系。目前,总医院在肿瘤内科基础上,组建了包括肿瘤综合治疗一病区、二病区及日间病房共3个病区,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查房,为患者制定包括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热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模式。药物临床研究中心的成立,也正是整合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Ⅰ期临床试验病房及实验室、医学伦理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理顺了组织架构。这些学科内部的整合,正是为构建学科群打基础,谋求更大的学科发展机会。

近年来,以创建一流现代化研究型医院为目标,总医院着眼追踪世界医学科技前沿,重视学科顶层设计,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现已发展成为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形成了老年病预防和预警干预系统研究,聋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呼吸道感染及呼吸衰竭支持新技术系列研究,烧伤整形医学研究与治疗,骨、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治疗,肾病研究与治疗,肝胆疾病的精准外科和肝脏移植治疗,老年心血管病研究与治疗,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肿瘤一体化治疗和基础研究,微创心脏搭桥手术技术和机器人创新研究,介入微创治疗,传统中医学等13大专业优势,遴选出首批“百项优势、百病妙诀”百余项,建成了一批军队领先、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