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系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效果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护理系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际效果。 方法 选取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护理系2016级护生76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9名)和对照组(37名)。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开发贴近临床实际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资源。试验组教学内容为护士人文修养和医学人文素质;对照组为常规教学内容(护士人文修养)。对两组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课程设置情况、干预前后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和人文素质总分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结果 两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课程设置调查结果,试验组的各项调查内容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干预前后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比较,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及心理素质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审美素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改革教学内容,开发贴近临床的医学人文素質课程资源丰富第一课堂,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教学效果明显,值得同行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护理;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 R47-4;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1(a)-0131-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l effects on humanity-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s reform in Nursing Department. Methods By reforming the humanity-Edu-1st-class contents as well as developing effective course resources of clinical medicine humanity. 76 year-2 nursing students in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39 students) and control group (37 students). Cont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nurse′s humanity and medicine humanity; control group was offered common teaching contents (nurse′s humanity). The sets of class, students′ before-and-after and total behavior assessm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urvey results of the set of first class course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satisfaction rate of each survey dimens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scores of moral quality, cultural quality, legal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esthetic quality (P > 0.05). Conclusion Reforming teaching contents, developing course resources of clinical medicine humanity to eich the 1st-class, can improve quality of student humanity, the teaching effect is obvious, worthy of the peer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Humanity education; 1st-class; Nursing; Teaching contents; Reform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GMER)”对医学毕业生核心(基本)能力进行了界定,在其七个领域中有二个领域涉及到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1],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也意识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但目前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3],教育理念落后、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考核不科学等,导致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4],成为当前医患矛盾突出的主要根源,故医学院校理应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5]。护理专业医学生[6]教育是医学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有关文献[7-9]显示,近十几年来护理系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的教学以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为主,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着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不好、学时比重不合理等问题[10]。本课题从临床实际出发,改革护理系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护理系2016级护生76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23岁,平均(20.37±1.19)岁。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班,“1班”37名为对照组,男4名(10.81%),女33名(89.19%);“2班”39名为试验组,男3名(7.69%),女36名(92.31%)。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负责人为同一个教师。

1.2 方法

1.2.1 教学干预方法 对照组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按照以往常规,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使用教材为《护士人文修养》[11],教学时数为36学时,见表1。改革试验组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开发贴近临床实际的课程资源,增设医学人文素质课程。试验组教学内容为《护士人文修养》[11]36学时(表1)和《医学人文素质.案例版》18学时(表2)。新开发课程《医学人文素质·案例版》为试用校本教材,现已出版[12]。试验组其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负责人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均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完成上述教学任务。

1.2.2 评价方法 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课程设置情况及学生人文素质水平进行对比,评价护理系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际效果。课程设置评价: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13],决定教学内容及侧重点[14]。本课题根据许燕等编制的课程总体设置问卷调查表[15]制作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开设情况调查表(表3),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课程设置(即教学内容)进行评价。

学生人文素质测评:素质测评是评价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16]。本课题采用南方医科大学张立力等[17]研制的护生人文素质测评量表测评两组学生人文素质情况,包括干预前后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人文素质总分。在本研究中,此量表Cronbach′s a为0.92,从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审美素质5个维度共40个问题测评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其中每个问题设五个选项,非常好(赋值5分)、比较好(赋值4分)、一般(赋值3分)、比较差(赋值2分)、非常差(赋值1分)。此量表效度及信度较好[18],已被其他学者证实和采用[19]。

分别在干预前后即第一学期期末及第二学期结束后,由素质教育课程负责人发放问卷调查表,采用统一指导语,向学生说明测试目的和要求并征得同意。采取匿名方式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课程设置调查结果

试验组各项调查内容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表中调查内容“4”“5”兩条结果可看出,试验组对《医学人文素质-案例版》的应用非常满意,满意率分别为97.44%、100.00%。见表3。

2.2 两组干预前后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比较

人文素质各维度中,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及心理素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试验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质高于对照组;而审美素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3 两组干预前后人文素质总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人文素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干预前后人文素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人文素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人文素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3 讨论

3.1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发挥主阵地作用

人文素质体现在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人文素养是通过学习、积累和应用人文知识,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内在品格的过程[20]。护士人文素质是护理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21]。本研究结果可看出,本课题发挥护理系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提高了学生人文素质水平。

“第一课堂”指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课堂教学[22],全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23]。本课题坚持第一课堂的价值导向地位[24],对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开发新课程资源,增设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明确第一课堂主导地位,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3.2 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第一课堂

课程设置决定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要素之一[25]。本研究结果可见,常规护士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其课程内容主要为社会学基础、文化学基础、美学基础、人际关系、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科学思维等,大部分教学内容为通识教育,涉及到医院临床实际工作的内容不多,教学方式较单一,且无案例,比较抽象,易致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不利于学生掌握课堂所授知识,故,对照组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低于试验组。

本课题开发的新课程资源丰富了第一课堂,弥补了常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新课程医学人文素质的第一部分“第一课堂”,本着教会学生“先做人,后做事”的教育原则,涵盖做人篇与行医篇,案例丰富,生动有趣,严肃活泼,并以问题为导向,文中紧随案例或重要观点而及时提出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激发创造性思维,体系新颖,且教学方式多样化,便于理解和掌握,增强学习效果,尤其在强化医德修养、丰富人文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及增强医疗安全意识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可见,学生对试验组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的课程设置也很满意。

3.3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贴近临床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并内化的各种知识和经验的总和[26]。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传统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改革势在必行[27]。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28]。本课题改革教学内容,遵循实用性、探索性原则,组织医学院和医院相关教育专家和医疗护理行业专家,共同编审《医学人文素质.案例版》[12]教材,改变传统医学人文素质教材的写法,广泛调研,选择医疗机构特色鲜明的案例,以案例来佐证医学人文相关内容及观点,并根据国家对医疗行业行风最新要求及国内外最新先进医学人文理念丰富教材内容,涵盖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医学人文必备知识,增加实用性和可读性,使枯燥、刻板的内容与深奥的观点变得浅显直白,帮助医学生理解相关理论、观点及标准。如本研究结果所示,本教材将人文与医学有机结合起来,内容较全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使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提高了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本课题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的价值导向作用,把握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即“教什么”“怎么教”,前者关乎教学内容而后者关乎教学形式,“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29]。故,通过开发课程资源,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丰富第一课堂,使人文素质教育更加贴近临床,教学效果明显,值得同行借鉴。本研究结果可见,需酌情减少《护士人文修养》学时而适当增加《医学人文素质?案例版》学时,而如何将这两门课程进行整合,进一步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Core Committee,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 [J]. Medical Teacher,2002,24(2):130-135.

[2] 吴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之构建刍议[J].南方论刊,2015(9):100-102.

[3] 郝建锋.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2016(12):00171-00171.

[4] 张沛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2):74-76.

[5] 李红霞.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5(5):7-9.

[6] 关翔宇,王伟,邵长玲,等.加强护理专业医学生无菌操作减少医院内感染[J].医学信息, 2012,25(7):26-27.

[7] 梁立.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护士人文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2):54-55.

[8] 陈瑜,翟惠敏,戴立丽,等.《护士人文修养》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思考[J].护理学报,2010,17(15):18-21.

[9] 杨黎,刘化侠,苏爱华,等.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7):854-857.

[10] 唐曉莉.高职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5):85-86.

[11] 史瑞芬,史保欣.护士人文修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50.

[12] 毛春,高其文.医学人文素质?案例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3-122

[13] 张王勇.西藏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藏教育,2016,(1):53-57.

[14] 杜立国.高校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初探[J].运动,2016(24):64-65.

[15] 许燕,焦金梅. 护理心理学网络课程组织模式改革实施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0):47-48.

[16] 刘泺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构建与思考[J].亚太教育,2015(27):246-246.

[17] 张立力,王小丽.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9,24(6):66-68.

[18] 徐娜,金瑞华,孟黎,等.微信平台在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6C):2255-2256.

[19] 李霞.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测评方法的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1.

[20] 尹丽杰,张丽华.加强护士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特别健康:下,2014(9):578-578.

[21] 何如,陈吓兰.浅谈护士人文素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48-149.

[22] 葛莹.影视资料在高职英语第二课堂中的使用[J].考试周刊,2013(72):63-64.

[23] 罗慧,于小艳,王丽宁.高校第一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实证研究——基于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的调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农林教育版,2016,18(6):5-9.

[24] 严楠.“新常态”下提升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效果的策略研究——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14-16.

[25] 翟博文,陈燕菲,丁勇超,等.基于职业发展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5,13(8):37-39.

[26] 田泽生.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如何确定“教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旬刊,2013,(9):11-14.

[27] 张玲燕,陈丽君.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以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8(2):38-42.

[28] 谭显刚.深入其中把握实质——我对人教版数学教材处理的几点认识[J].科学咨询,2016(42):5-5.

[29] 张秋爽.整体把握教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6(10):8-10.

(收稿日期:2017-10-20 本文编辑:董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