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环境教育模式与方法进行初步探析,并探讨了加强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 非环境类专业 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都要重视环境教育[1]。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的深入,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强弱,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如何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真正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中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环境教育模式与方法进行初步探析,以期为我国大学的生态环境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环境教育是受教育者了解掌握环境系统性质及机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确立人与自然互为调适、协同进行新观念的教育活动[2]。环境教育是建立环境意识的基础,是贯彻环境法规的保证,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手段[3]。环境教育方法得当将提高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有助于形成新的环境文化和环境文明,这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尤其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都拥有不同层次的资源与环境类专业(如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且专业环境教育体系相对成熟与完善。相比而言,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工作却显得规范性较差、力度不够且水平参差不齐。

1.缺乏前期调研和全面科学的分析

高校在进行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应先进行客观全面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目前,多数高校在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时缺乏全面、客观地研究分析,对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等的分析判断多从主观经验、情感主义出发[5]。虽然有学者曾对一些高校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但这些成果提交给教务部门等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较少。国内更多的高校并没有做过类似的调研工作,管理者在制定培养计划时的针对性较差。对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施的环境熏陶教育,往往导致不能迎合和满足学生对环境知识的需求。

2.学历层次环境教育程度不均衡

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始于上世纪70年代,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但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及环保投入的加大,高等环境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专业点布局、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一些成绩[4]。而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对象多,对于提高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大多集中于本科阶段,而对于大专层次非环境类专业大多由于课时数少、学业年限短等原因,许多大学在制定其培养计划时,强调专业知识多,忽视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研究生(硕士、博士)层次非环境类专业来说,过分强调专业学习和科研活动导致其成为环境教育的盲点。而各高校在制定普通高等教育以外的成人教育学历的大学生培养计划时亦未对环境教育足够重视。

3.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普及率较低,实效性差

由于教育部未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目前全国仍有部分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几乎不开设与环境有关的课程,许多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环境知识。部分高校向在校大学生开设一门以上的环境类选修课程,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环境科学导论等。但由于是选修课程,非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随意性大,选修与否就与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密切相关。对于环境意识淡漠的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影响力较小,导致恶性循环。另外,许多高校受师资等软硬件的限制,开设的环境类选修课程单一、教法陈旧、课时数少、教学投入少等亦限制了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对于环境教育的大力开展和环境知识的普及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制约。笔者曾对海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在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环境态度、环境预期行为等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表明环境意识水平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绿层,环境教育的实效性较差。大学生在“知”与“行”上有明显差异,表明高校的环境教育在内化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上仍有待加强。陈飞鹏等曾对广东6所高校非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非环境生态类专业学生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较为薄弱,存在“知”与“行”脱节的现象。

4.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教学不规范

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6]。环境教育具有较大的综合性,而目前缺乏适合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涵盖多学科的规范课程。不少高校为非环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环境类选修课程任课教师大多为环境类专业教师,并不清楚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及其环境知识的水平。因此在环境教育中,过于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使得环境教育顾此失彼。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师资的严重缺乏,是限制我国环境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许多高校并无适合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使用的规范教材。非环境类专业学生选修环境类课程时大多使用环境类专业教材或自编教材,甚至不使用教材,这样严重影响环境教育教学工作效果。

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模式与方法探讨

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发展迅猛,但环境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及其效果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为改善这种情况,笔者对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模式与方法进行一些探索与尝试:

1.笔者定期通过问卷或访谈形式,对全校不同专业进行环境意识调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需求

根据学生的要求,向学校申报选修课程。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不可能修完所有环境类课程,故开设的课程必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笔者发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学、环境与健康等课程因其具有较大的知识容量、与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等特点,广受学生偏爱。在高校设置选修课时,可偏重考虑设置。另外,为加大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工作普及率,笔者认为应将一部分环境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等),另一些作为公共选修以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

2.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仅通过传统课堂理论讲授有时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在有可能的高校,应尽可能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时,教师应图文并茂,激发学习兴趣。笔者的实践经验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对环境问题若仅局限于课堂讲授,课堂互动效果差。且在全校性选修课中由于学生人数多,环境知识水平不一,表现得尤为突出。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情景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环境实践并积极为之创造条件,会极大激发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热情,并使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如在非环境类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授环境外部性理论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案例并加以分析,如何解决。讲授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时,可结合环保体裁影片《后天》中相关的情节与人物对话进行讨论。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在谈到如何协调资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可结合《可可西里》等影片开展系列讨论。从学生发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存在的认识误区,并且汇集多人的观点可以使问题讨论得更加透彻。

3.环境教育可以是课堂内教育也可选择课堂外教育

环境教育应更多的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提高。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到生态农场、环保企业、生态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地参观考察,使学生对化肥使用、绿色食品、循环经济等有更感性的认识,通过社会实践、生态考察,将环境知识转变为环境意识,达到环境教育的目标。在外参观调查时,当地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讲授往往比老师的实践经验多,这样可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准确、及时。另外,笔者曾在讲授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多样性章节时,带学生到水体和野外等现场调查,发现这种情景式教学效果比课堂式理论讲授效果好。

4.举办专题讲座

可将非环境类专业环境类课程设置成专题讲座,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模式。如在农业环境学教学中,将课程改为以下讲座:大气污染物对农业的危害;水污染与农业;农业固体废物物资源化利用现状;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环境问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等。由于环境学是非常综合的课程,而教师各有专长,短期内改变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师资力量的问题不现实,故可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参与讲授与讨论;也可将一门课程由几名教师共同承担,各司所长,各尽所能,保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5.环境教育应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

应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培养高尚的环境道德情操。目前,国内高校均已开设本专科大学生(含成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在研究生(硕士、博士)课程中亦均开设思政教育课程。如能通过政策引导,将环境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使之成为其组成部分,环境教育的普及率将大大提高。

6.倡导绿色文化,创建“绿色大学”

将绿色文化的理念和环保知识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去,将校园文化和绿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有条件的高校,应围绕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技等方面进行“绿色大学”建设。目前,不少高校设有环境保护协会,应通过环境保护协会引领全校大学生提高环境意识。应在环境日、土地日、水日等重要纪念日举行各类专题展览等,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绿色校园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所在高校的绿苑环保协会曾组织海南省大学生绿色营、全国大学生绿色营活动以及各类环境论坛等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力并取得较好的环境教育成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担负着历史重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直接动力。在我国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使环境教育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努力解决经费、教材、师资、课程、设施等。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大学生,都应提高环境忧患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参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努力推动环境教育健康、良性、有序的发展。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环植学院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葛成军,唐文浩.农业院校校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以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03,6:12~14.

[2]王金亮,何云燕,李亚,角媛梅.论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重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2000,32(4):98~101.

[3]景才瑞,程东来,高绍华,孙家同.环境保护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关键措施[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1):91~94.

[4]国家环境保护局宣传教育司编.环境保护教育本[C].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22.

[5]陈飞鹏,骆世明,蔡昆争,谢正生,吴启堂.环境教育的现状及教改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9:14~16

[6]胡亨威,刘大银,柯贤文等.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体系现状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1996,(6):586~592.

作者单位:葛成军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儋州

俞花美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