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历史转型及其新定位

[摘要]辅导员是我国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队伍。由于时代变迁和历史背景的变化,辅导员队伍逐渐从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型转向如今的“事务型”。然而面临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辅导员必须从“事务型”转向“人生导师”型,即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特点,以“学生教育与管理”为专业的新型队伍。对此,可以通过单列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合理设置岗位职级、优化培训与交流措施、提高学历层次和拓展国际视野、搭建进出口立交桥等,提高这支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归属感与使命感,从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辅导员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专业化 职业化 人生导师 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2X(2006)11-0064-04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自建立以来,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数十年后的今天,由于时代变迁和历史背景的变化,辅导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渐渐发生了功能迁移,辅导员角色也由起初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演变为今天以处理“学生事务”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弱化。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辅导员角色面临重新调整,即必须由事务型转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兼顾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生导师”型。

一、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与演变

1951年11月3日,《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提出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得到政务院批准。1952年10月28日,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指出:“为加强政治领导,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全国高等学校应有准备的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1]1953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建立了“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由于当时“选择一些政治上、业务上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双肩挑”,即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辅导员也应社会需要,逐渐从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转变为“事务型”辅导员,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后,辅导员的事务性、应急性工作大量增加。而且,为应对扩招而迅速发展的辅导员队伍,本身存在年龄偏低(35岁以下的占到总数的69.4%)、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欠缺的问题,加速了其承担更多事务性工作的趋势。这一转型可以称为辅导员角色的第一次转型。

然而由于承担大量事务性工作,辅导员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业越来越远,而且不知不觉地陷入社会偏见:有的把辅导员当成“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有的认为辅导员是由专业不行的人组成的学生管理队伍等。

二、 新形势下辅导员角色的新定位

由于时代需要,辅导员角色面临新的调整,即由事务型转向专业化、职业化。这也可以称为辅导员角色的第二次转型。其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国际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使然

青年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已成为国际竞争焦点。探讨以美国为主的国际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有助于我们把握和发展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英国等虽然没有像我国这样普遍而正式的“辅导员制度”,但存在辅导员和导师这样一支专业队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比如《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准则》第2条规定:“注意参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偏见,且与辅导员联系。”[3]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涉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职业发展、文艺生活等方面,而且专业划分十分明晰。美国Canleton大学规定:学生辅导员是整个学校教职员工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4]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教育、反共产主义教育、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教育四个方面,并根据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不断调整内容、方式与理论等。1960年代末学生运动爆发后,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对国内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随着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群的建立,在美国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专家队伍。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认知”和“情感”,而且十分注意“行为养成”。无论是学校、家庭、社区还是大众传媒,无论是政党还是宗教团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几乎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渗透到各个科目,包括数理化以及社会学、心理学、公民教育、职业发展、公民宗教等专业程度相当高的领域。此外还配以社区指导教师。在教育方式上,他们非常注重体验式教育,由学生自我体认爱国主义、公民意识、公民道德、法制意识等德育内容。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为学生乐于接受,而且会在学生心目中固化积淀。

在英国,宗教教育、道德课、体育课和各种社会活动、教师品行的影响等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其中体育课尤其受到重视,发挥着独特的德育功能。英国还通过宗教教育改革,增强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

西方社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的青年学、人本主义、生命教育、公民宗教、职业生涯规划等理论,恰恰是针对当时青年学生罢课、性解放、无政府主义、就业难等思想政治与社会问题进行专业研究而得出的理论成果,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中体现,其中很多理论至今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当前“政治辅导员”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分强调“政治”,而是被赋予更多“政治外”职能,比如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多重能力和素养,有效处理各种复杂冲突和问题。比如,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带来的学生发展问题;独生子女增多,使大学生群体发生独立性、差异性的变化;信息途径空前广泛,学校主流文化影响力减弱;如今大学生面临更大的经济、就业和学习压力;多重因素导致不少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等。[5]面对这些挑战,辅导员没有过硬的综合素质万万不行。

因此,“政治辅导员”名称已不能科学反映辅导员的现代职能,辅导员必须顺利完成第二次转型。为此,有的学者把辅导员分成五种类型:领导型、经验型、管理型、服务型及一专多能型,认为前四种类型随着形势发展已难以适应需要,一专多能型、社会工作者型和多重角色型将是新的方向。[6]有的主张取消辅导员称谓,如武汉科技大学用“素质导师”取代“辅导员”。[7]有学者认为辅导员应转向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型,其意在强调辅导员要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立足学生一生的发展,而不仅限大学几年;立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可细分为五个方向,即成为学生的思想导师、心理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和职业导师。[8]我们认为,第二次转型的特点是专业化、职业化,应逐渐通过机制建设和政策调整,剥离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从事务型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人生导师”型转变。辅导员担负着思想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事务育人等职责,是实施“隐性课程”(即主题班会、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体验教育等)教学的教师,与主要担负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教师相辅相成。

迅速膨胀的学生规模、学分制、弹性学制、生活社区化和成长环境社会化带来的挑战,不仅给当代大学生,也给辅导员提出了新问题。长期“保姆式”管理只会造成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提高的能力,难以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需要。因此,第二次转型不仅不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而且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推进了政治与道德养成教育。

三、辅导员角色新转型的政策思考

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普遍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提出如下政策思考:

(一)多元选择,配足配强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一般应是党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有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品行端正,具有奉献精神,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良好的思想工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专门划出适当比例的免试直升研究生名额,用于从优秀本科毕业生中选留学生辅导员。

如果辅导员带班人数过多,就难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当前我国具有专职辅导员的高校占53.2%,其中专职辅导员与学生配备比例基本在1∶100~300的约为30.8%,1∶301~500的约为18.2%,1∶501~1000的约为4.2%。[9]实践表明,按1∶120的比例配备本科(高职)辅导员比较合适,同时还应保证配备一定比例的专职辅导员,比如按1∶200~280的比例配备一线带班辅导员(不含分党委副书记、分团委书记)。另外,可聘新进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1~2年,亦可选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研究生和校外专业人员担任兼职辅导员。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可以按1∶250~300的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应由具备专业背景的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担任。同时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道德素质培养方面的职责,落实专业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制。新进本科以上管理人员应先到基层担任兼职辅导员,特别是教学管理人员要有辅导员工作经历。

(二)构建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学校应通过计划培养、科学考评、严格管理,建设一支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由学生干部共同参与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力建设:

1. 单列“学生教育与管理”专业技术职务系列

虽然目前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但辅导员由于偏重德育实务,绝大多数因为“理论欠缺”而难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致容易出现目标缺失和职业倦怠问题。因此,构建契合辅导员岗位特点、偏向实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显得非常迫切。该系列应面向辅导员单列职数与编制,并将高级职务评审权有条件地下放高校。

2. 构建“学生教育与管理”专业发展平台

如果没有自身发展的专业平台,没有自身理论体系,即使有作为也难以在当前我国高校“重理轻术”的现实环境中确立地位。辅导员是注重实践的教育人员,其专业化、职业化特点日益明显,已逐步显示出“学生教育与管理”这一新专业的特点。这应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举,尤其强调实务的新专业。“学生教育与管理”专业可下设心理咨询、教育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职业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向。

(三)优化制度,确保辅导员专注“人生导师”角色

目前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与许多职能部门对自身职责定位不清有关。在明确辅导员是德育教师的前提下,其主要职责应该是与“人生导师”角色相关的一些学生教育与管理事务。与此无关的事务性工作理应剥离,比如像寝室管理、学生贷款等可由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新机制直接面向学生。

有专家认为,事务性工作多是一方面,但对辅导员来说“有作为才有地位”。实质上这种观点回避了新时期辅导员的主要职能。辅导员工作中最有弹性的一块恰恰是思想育人,如果琐碎的事务性工作过多,被强占的必然是最根本的思想育人。本来应该是抽丝剥茧、慢条斯理地与学生沟通、教育引导的过程,却很容易受事务性工作冲击,甚至无法实施,最后受伤害的只能是学生,损害的是国家长远利益。且辅导员越是在事务性工作中表现出色,越容易导致其积聚更多的事务性工作。然而,辅导员毕竟精力有限,结果出现的往往不是“有作为才有地位”,而必然是“多做多错”。

(四)加强培养,合理设岗,科学考核

1. 设立辅导员专项培养基金

可以设立辅导员专项培养基金,用于其表彰、培训、攻读学位、考察、课题研究、国内外考察等。学校应每年选拔一定比例的任专职两年以上的优秀辅导员,由个人申请、学校审核推荐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高等教育管理等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学校每学期应至少开展一次辅导员培训活动,严格开展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坚持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定期派辅导员到校外学习、交流、考察。要在出国进修访问等方面为学生辅导员单列指标,有计划、有比例地组织优秀学生辅导员到发达国家(地区)考察和学习先进经验。

2. 开设暑期硕、博士学历教育

由于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学生群体也日益多样化,各种心理问题、感情问题、就业困扰等相互交织,各种校园危机频现校园,客观上对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大部分专职辅导员一般无法在正常学期内边工作边读书,尤其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相对薄弱的高校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能在暑假有一个集中培训提高学历的机会,无疑为辅导员的自我提高创造了平台,可以有效稳定这支队伍并提升其层次。目前各高校辅导员待遇不错,但身份认同感与社会认同感较低,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学历层次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与实效,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在高校教师中的地位,有助于辅导员的自身角色认同。

再者,为适应前一阶段扩招,很多高校招聘了大量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担任辅导员。这些辅导员具有各不相同的教育背景,为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专业保障,但缺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教育,使其难以回应学生思想深处的问题,关键时刻难以发挥作用。对此,有必要让这些辅导员攻读第二硕士学位,充实与工作相关的系统知识,同时使此类双硕士享受准博士(在硕士与博士之间)待遇。

3. 合理设置岗位职级,科学考核辅导员队伍

可将辅导员岗位细化为见习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副主任辅导员、主任辅导员等职级。上岗第一年一般为见习辅导员,考核合格可提升为助理辅导员;担任一年助理辅导员,可竞聘副主任辅导员;担任两年副主任辅导员可竞聘主任辅导员。担任助理辅导员满一年,工作出色的可定为副科级;担任副主任辅导员满两年,工作出色的可定为正科级;工作时间较长且突出者,可定为副处级。

完善学生辅导员队伍考核体系,制定学生辅导员考核办法。在校优秀教师评选比例中,专门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优秀辅导员评比。各学院党委具体负责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并报学校学生处审核。考核指标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力求科学公正。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要解聘,对表现优秀的辅导员应给予相应奖励。

(五)促进交流与科研,提升队伍内涵

1. 加强辅导员的工作交流

可成立高校辅导员协会,并经常举办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论坛,以促进各高校辅导员之间的交流。

2. 搭建教学与科研平台

鼓励学生辅导员开设各种人文和大学生指导类课程,承担教学工作,如“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搭建党建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等研究平台,鼓励各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开辟学生教育与管理专栏,指导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六)优化辅导员进出口通道

建立学生辅导员进入与输出的人才立交桥,这样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并积淀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关于辅导员输出,建议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学校青年后备干部、党政管理干部、学科专业骨干培养的重要来源,在辅导员队伍与公务员队伍之间搭建人才交流的通道。

参考文献:

[1]张富勇.试析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3).

[2][9]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3-196,234-284,105.

[4]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J].译者:薛海霞,张志刚.思想理论教育,2004(3).

[5]黄秀娟.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浅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7).

[6]陈孔祥.谈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2(9).

[7]朱建华.武汉科大中南分校“素质导师”取代“辅导员”[EB/oL].湖北新闻网,2004-2-10.

[8]段彦波,李兴华,宁波.高校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J].高等农业教育,2004(12).

黄建/上海水产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