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区域一体化县域经济战略调整探究


  [摘 要]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条件日臻成熟,县域经济作为区域一体化的基础经济体,评估和定位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利用区域一体化,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对区域内的县区特别是节点县区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文章拟对柳来河区域内的象州县域经济现状与一体化的契合、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等运用SWOT分析,对县域经济战略的调整提出若干构想。
  [关键词]SWOT分析;区域一体化;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国家或地区之间围绕各方共同的利益目标,在自愿、平等基础上,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区域互惠互利、共赢发展。随着近年广西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不断提高,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条件不断成熟,实行区域一体化发展是顺应经济发展形势和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县域经济作为区域一体化最基础的经济体,如何与一体化相适应共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县域经济战略的评估和调整。2013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公布了《柳州、来宾、河池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作为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西江经济带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柳来河区域一体化进入新的阶段。来宾市象州县毗邻柳州,处于柳来河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开发区域,①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本文拟通过对象州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融入柳来河一体化的分析,探究县域经济参与融入区域一体化的战略调整。
  一、象州县“柳来河一体化”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综合象州县域经济实际、柳来河一体化规划、相关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优势
  象州县处于柳州市1小时经济辐射半径范围,和柳州地域上相接、语言上相通、民风民俗相近、人员来往频繁、经济贸易密切,在柳来河一体化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西江流域的柳江河、红水河、黔江于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工业片区交汇,县境内河航道73公里,常年可通行1000吨级的船舶(大藤峡电站建成蓄水后常年可通行3000吨级的船舶),同时石龙片区引进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象州石龙港、物流园和临港工业园和广西西江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猛山码头临港物流园区,猛山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个10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100万吨,待两个项目建成后将会吸引大宗、长运距货物从水路运输,极大地降低工业产品和原材料的运输成本,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促进项目落户及发展,可以将柳州等地的产品通过水路销往世界各地,且水运物流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更好地为柳州工业产品外运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交通优势明显。
  2.生产要素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象州盛产优质谷、蔗糖、蚕茧,被誉为“桂中粮仓、优质米之乡”、“全国‘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国家桑蚕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重晶石矿之乡”。依托资源优势,在招大引强、以资源换产业上下功夫,加大资源优势产业的合作空间,把承接柳州产业转移与象州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发展重点,着力引进制糖及综合利用、矿产品精深加工、林产品加工、建材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专业市场开发等招商引资项目。
  二是土地优势。相比柳州日益短缺的土地,象州有着比较充裕的建设用地。到2020年象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用地3900公顷,目前尚有可利用建设用地98.1614公顷,可利用建设用地充足,目前象州县工业用地平均价格为4万元一亩,这里无论是土地的供给量还是价格,都比柳州更有优势。
  三是劳动力优势。象州县辖7镇4乡,总人口3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6万人,劳动力19.9万人,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15.1万人,富余劳动力4.8万人;常年外出务工有4.5万人,其中县内就业1.5万人,转移外县就业3万人。现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务工非技术岗位人员的平均工资约2000元,技术岗位人员的平均工资约3000元。象州县内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在1500~2500元,整体劳动力工资水平与广东和江浙等发达地方相比稍低。加上周边县市区可到象州工业园区就业的共有10万多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为园区企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保障。
  (二)劣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够强。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象州县经济发展迅速,但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发展趋缓、产业转型压力增大,物价上涨、用工紧张等系列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3年,象州县财政收入5.8亿元,可用财力仍然很少,“吃饭财政”的困境尚难突破,需要依靠本地财政投入解决的各项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首先,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工业企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还不够突出。其次,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农业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发展整体上仍处于“实力弱、水平低”的起步阶段,自身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还较弱,特别是大米和桑蚕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和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还比较短。再次,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占GDP的比重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够大,吸纳就业的能力也很有限。特别是港口物流业发展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工业物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位没有体现出区位优势。
  3.城市承载能力不足。现有的城市建设空间布局不合理,城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道路交通、供水排水、通信管线、学校医院、消防环卫、城市公园、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设施滞后于城市人口规模扩张,城镇管理有待加强,在柳来河一体化中还待于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城乡统筹和同城化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