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简介和学术成就探析

王永前,叶新颖

(1.山东省莱阳复健医院,山东 莱阳 265200;
2.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山东 莱阳 265200)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是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代表性传承人柳少逸先生集清代熊应雄《推拿广意》学术思想和柳氏三代人百余年的临证经验、研究成果,而编著的一部讲稿体例的小儿推拿学专著。2016年9月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对该书进行介绍并探析学术成就如下。

1.1 作者简介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是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的代表性学术著作。作者柳少逸先生(194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民间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理事,烟台市中医药学会民间传承委员会名誉主委;
胶东柳氏医学流派集大成者,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术代表性传承人;
齐鲁医派柳氏广意派中医药特色技术代表性传承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术代表性传承人;
烟台市名老中医;
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院长、教授,莱阳复健医院院长顾问。

柳少逸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柳吉忱为胶东柳氏医学流派创始人,故其得以幼承庭训,及长拜胶东世医牟永昌为师,并多次到中医高等院校深造,后又被中国术数学家陈维辉纳为入室弟子。柳少逸学术既有家传师承,又有院校培养,兼具个人发挥。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治学宗“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之训,继承发展《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思想,完善胶东柳氏医学流派学术架构,建立了“中国象数医学体系”“太极思维的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内伤性疾病的病机四论体系”“柳氏中医复健医学体系”和“柳氏方证立论法式临证体系”等五大创新性学术体系[1]。从医60 a,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临证寓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及药物内、外治法于一炉。先后出版中医著作40余部,400余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主持召开全国及省级中医专题学术会议、委员会会议二十余次,创办民办中医药教育,开展中医药扶残助残事业,为山东省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中医药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而,奠定了其胶东柳氏医学流派集大成者和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地位。

1.2 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简介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是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的代表著作。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上承清代熊应雄广意派小儿推拿,历经李兰逊及柳氏三代人,集百余年的临证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李兰逊,晚清贡生儒医,山东栖霞人,生卒年不详,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奠基者,精通经史,熟谙岐黄之学,兼通律吕及诸子百家。其于医学,深究博览,采精撷华,独探奥蕴,卓然自成一家,曾悬壶于京城,创堂号“栖邑济生堂”。李兰逊以熊应雄《推拿广意》(陈作三校正本),参以己说,传术于弟子柳吉忱。

柳吉忱(1909~1995),名毓庆,号济生,栖霞东林人,李兰逊入室弟子。先后毕业于天津尉稼谦国医班、上海恽铁樵国医班。历任栖东县立医院院长、栖霞县立医院院长,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中医学会理事,烟台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负责胶东地区的中医进修班工作,20世纪80年代又创建民办中医教育“山东扁鹊国医学校”,是新中国第一代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的先行者[2]。基于小儿推拿,柳吉忱承李兰逊公之术,并根据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及经穴的功效主治,组建小儿推拿“摩方”,形成“有法、有方”的鲜明学派特点,拓展熊氏之学而创立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柳吉忱强调“小儿推拿术不是雕虫小技,要将小儿推拿术从民间疗法的层面,提升到学科建设的平台”[3],并传术于其子柳少逸及其进修班学员、山东扁鹊国医学校的学生们。

柳少逸(1943-),为柳吉忱之子,先后在栖霞县人民医院、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中医科工作,基于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在全面继承其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对推拿的部位与穴位及手法的作用机理和功效进行探讨,完善小儿推拿学的理论体系”[3];
并用针灸处方学的配伍法,以摩方技法引申到小儿推拿中,形成了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摩方”“针方”“灸方”“药方”四方交融施治的学术特色;
并将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术,运用到小儿脑瘫等疑难病的康复中,取得了无以替代的疗效。他结集《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一书,从理论上提升了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的学术价值和地位,将小儿推拿从民间疗法的层面,提升到了学科建设的平台。柳少逸宗“得其人不传,是为失道;
传非其人,漫泄天宝”之训,以77岁高龄成立柳少逸中医传承工作室课徒传艺,而造就了一批品学兼优的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传人,如刘玉贤、王永前、柳朝晴、王爱荣、李萍、叶新颖、李卓睿、陈安玉、任帅花等。

2017年,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发祥地山东省栖霞市,将“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0年,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作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技术,跻身齐鲁医派中医药特色技术之列,并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技术挖掘整理项目;
“深入挖掘并整理推广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中医药特色技术”,被写入2020年烟台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及分工方案;
同年6月,莱阳市人民政府将“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术”纳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1年,“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术合柳氏膏滋方治疗脑瘫”技术,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技术库。

新一代代表性传承人王爱荣,作为“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术合柳氏膏滋方治疗脑瘫”技术项目负责人,完成了该技术诊疗方案的制订,并负责该项目的拓展推广工作;
同年11月,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胶东柳氏医学流派学术思想及其传承方式研究”立项,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相关研究,也成为该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刘玉贤“小儿推拿柳氏广意派概述”、王永前等“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史略”等学术研究文章,先后被《中国民间疗法》刊发。

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其传承脉络清晰,代表人物突出,有代表性学术著作和学术文章,临床应用广泛,流派特征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析。

全书共分七讲。

第一讲,概述小儿生理病理。强调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和“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是对小儿生理特点两个方面的概括,是分析小儿疾病机理、临床诊断和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小儿有特殊生理特点,抗病能力较差,“寒温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极易患病。但小儿“脏气清灵”,罹患疾病也易于康复。

第二讲,概述四诊。强调“望诊在儿科是最为重要的诊断方法”,全身望诊中,尤为突出望神志的重要性,“神志表现与脏腑气血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神是机体生命的体现,神离不开形态而独立存在,有形才有神”,倡导形神统一、形与神俱的《内经》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局部望诊中,认为“面与目部是望诊的重要部位”“诊目可测知五脏的变化”;
“舌体与脏腑经络有着重要联系,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然在舌象上出现特殊变化”。而“通过唇色和唇形的变化,可以准确地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有利于临床的治疗”。通过望排泄物,“以知疾病的寒热虚实,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该书尤重视络脉望诊,认为“通过观察皮部络脉的颜色和形态,可知脏腑经络的虚实寒热。”“小儿望指纹‘三关’法,就是在望络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食指内侧络脉,即小儿指纹,其诊断原理与诊鱼际络脉和寸口脉,同出一辙”“‘三关’络脉的纹络和颜色,可作为诊断的依据”。而于切诊,“候寸口脉可知五脏六腑及气血津液的虚实”“切脉查病,不但要候寸口脉,尚需三部九候同时诊察。”尤以趺阳诊法最为重要,“可查知小儿脏腑功能的盛衰”。

第三讲,讲解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部位)。讲解头面颈部19组,上肢部47组,胸腹部12组,背腰骶部10组,下肢部16组,总计104组。每个穴位(部位)均讲述位置、施术手法、应用次数、功效、主治,并详述作用机理。立“拿肩井”和“拿昆仑”,分别为上部推拿和下部推拿的收功法。

第四讲,讲述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讲解单式手法13个,复式手法16组,共计29个(组)。每个手法详述操作要领、频率、补泻手法的区别,手法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并附图84幅,多为手法分解动作图示,均为原创。手法操作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摩法时间较长,掐法力量则重,掐后继用揉法,按法揉法配合应用”“较强刺激手法放在最后操作”“应用介质,不仅防止擦破皮肤,还有助于提高疗效”。

第五讲,讲述常用摩方。共计26大类109首。分别为咳病方4首,发热方4首,哮喘方2首,呕吐方5首,流涎方2首,便秘方3首,腹泻方10首,腹痛方3首,脱肛方4首,厌食方3首,疳积方2首,肠套叠方2首,遗尿方4首,惊风方5首,夜啼方2首,瘈疭方6首,脑瘫方17首,近视方2首,痉病方2首,痿病方8首,痫证方5首,汗证方3首,风疹方3首,鼻渊方4首,乳蛾方2首,痄腮方2首。每首摩方讲解组成、功效、主治,并详解方义和穴位定位。本书开推拿摩方之先河。

第六讲,分述小儿常见病的推拿辨证施术治疗。共讲病28种,有多发病,也有疑难病,如发热、咳嗽、哮喘、呕吐、流涎、便秘、腹泻、腹痛、脱肛、厌食、疳积、肠套叠、遗尿、惊风、夜啼、瘈疭、解颅、脑瘫、小儿肌性斜颈、痫证、汗证、风疹、痄腮、乳蛾、鼻渊、鹅口疮、重舌、近视等。每个病除简要介绍概念和病因病机外,重点讲解推拿的辨证施术、临床表现、症候分析、治法、推拿处方、方解等。

第七讲,散论小儿推拿研究。列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专题研究9篇,如“‘推五经’诸家言及我见”“推五经部位解读”“小儿指纹三关应用的意义探源”“小儿推拿十三大手法源流考”“治痿九穴摩法及其应用”“开脏腑摩法应用浅说”“贯根通结法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荣督灸穴摩方作用机理探”“经穴按摩法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等,集中体现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研究之大成。

作为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的代表性学术专著,《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较《推拿广意》有独到的学术阐述和发展。应该说《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既是一部推拿学专著,更是一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专著,也是一部推拿方书。该书的主要学术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3.1 植根于《内经》理论,拓展了《推拿广意》;
诊察疾病重视望诊,尤重望神色、望爪甲和望络脉

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历代传承人均是学验俱丰的中医师,对疾病的认识和辨证思维能做到全面分析,抽丝剥茧。而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又异于成人,因此强调“望诊在儿科是最为重要的诊断方法”。而“神是机体生命的体现”,“内脏有病,就会反映到体表”。学术思想植根于《内经》“形与神俱”理论,是《黄帝内经》形神统一生命观的高度体现。而爪甲是筋之余,为肝胆之外候,正常气血充足,指甲红润。通过望爪甲,总结出了指甲“色深红是气分有热,色淡白是脏器虚寒,苍白是血虚,色黄是黄疸,色黑是血瘀或血凝,是死症”的论断。手阳明大肠经之络脉,发源于手太阴之少商,认为小儿指纹是食指内侧络脉,望指纹的诊断原理与鱼际络脉和寸口脉同出一辙。故而通过观察颜色和形态,可知脏腑经络的虚实寒热。

3.2 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破译了推拿穴位(部位)和推拿手法的功效、主治及作用机理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被长期的医疗实践所印证。柳少逸广泛运用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探究、诠释推拿穴位(部位)和推拿手法的功效、主治及作用机理。如“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发际高骨下凹陷中,于足少阳胆经完骨穴处。“完骨乃足太阳、足少阳经之会,具和解少阳、转枢气机、通达太阳经脉气之效,故以其疏风解表、舒筋通络之功,适用于头项强痛、颊肿齿痛、口眼斜等候。”

又如“擦法”。擦法作用于经络系统的经筋和皮部部分,“因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骨、关节、皮肤之处,故使用擦法,有通经络、行气血、和营卫、健脾胃、温分肉、开肌腠之功,具散淤血、通痹痛、起痿疾、解肌热、助消化之效。”

3.3 用中国象数医学原理,破译“推五经”部位等学术难点

小儿推拿源远流长,门派林立,见解各有千秋,有些问题长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推五经”部位的脏腑定位,一直是业界迷茫的问题。根据经脉体表循行的部位,很难用经络学说解释清楚五经(五脏)在手指定位的合理性,也未检索到相关课题的解释。柳少逸先生运用中国象数医学原理,破译了这一学术难题

中国象数医学,又称广义中医学,是用中国数术学原理研究人体科学的《内经》中医学,是《内经》时期所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4],是运用中国数术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人体科学的一门学问。太极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太极打开后,就变成了螺旋,成为三生万物原理,于是五行亦寓于其中。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代表的,即太极中之太素,“质之始也”。运用五行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关系,来阐明事物的复杂变化,即五行学说。也就有了五行配四时、方位、八卦,及五脏配五行的内容。基于此理,柳少逸引入后天八卦之卦位,得以成功阐明“推五经”部位。“伸掌,将八卦图置入其中,则对应中指位乃离卦,相对于掌根位乃坎卦,近虎口部乃震卦位,近掌横纹处为兑卦位。于是八卦配属方位、四时、二十四节气,则成为震东方木、卯时、春分;
离南方火、午时、夏至;
兑西方金、酉时、秋分;
坎北方水、子时、冬至;
而中央为四季土,这是开放的、展开的太极模式。若作握拳式,由开放到再封闭的太极模式,拇指端居中脾土位,则中指顶仍居离卦心火位,食指顶居震卦肝木位,无名指顶居兑卦肺金位,小指顶居坎卦肾水位。于是形成了五指端配五行、五脏及推五经的作用机理。”

3.4 创立“摩法”“摩方”,临证施术有圭臬

根据中医学脏腑经络学说的基本原理,应用“四诊”以查病,运用“八纲”以辨证,根据病情需要以确立治疗大法,此即“摩法”。在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将针灸处方学的配伍法,引申到小儿推拿学中,而立“摩方”,对相关疾病施以推拿疗法。如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制定了“治痿九穴摩法”,并立“治痿九穴摩方”,以用于一切痿蹩之证。根据《素问·痿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宗筋弛纵,发为筋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理论,制定了“开脏腑大法”,立“开脏腑摩方”,以扶正祛邪、燮理阴阳、调脏腑、和气血,用治小儿脑瘫及一切虚损证。根据“督脉行于脊里,上行于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肾主骨生髓,而通于脑”,及“荣督即是益肾元”之理,制定“益元荣督大法”,立“益元荣督九穴摩方”,益元荣督、益髓健脑,以治小儿脑瘫之用。尚有“贯根通结摩法”“三阳盛络摩法”,及“足阳明根结摩方”“手阳明盛络摩方”“足阳明盛络摩方”等相应摩方。全书立摩方百余首。

“摩法”和“摩方”的创立,拓展了广意派小儿推拿的学术体系,也是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学的重要学术特征。

3.5 三辨合一,构建“理-法-方-术(药)”临证体系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列“小儿常见病推拿治疗”专讲,多以中医病名分篇,也有个别病名如“肠套叠”“脑瘫”“小儿肌性斜颈”“近视”等,引用西医诊断病名,以“辨证施治”融合“辨病论治”和“辨症论治”,构建起了柳氏广意派“理-法-方-术(药)”体系,彰显了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三辨合一”,因病制宜、凡有所需、权变施用的治学特点。如小儿脑瘫,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智力低下等十五种症状辨症施术,见是症,施是术,体现出“以方证立论”的特色。再如腕关节下垂,主以按摩治痿九穴或交通心肾九穴等,又根据病理表现,分为痉挛型脑瘫等七种病证,分型施术。通过辨证施术和辨病(症)施术的有机结合,取得了无以替代的疗效[5]。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自201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不仅拓展了熊应雄《推拿广意》的学术体系,同时具有多项创新性成就。无论是对穴位、手法的机理分析,还是摩方、摩法的创立,均具有独特之处,于当代儿科临床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脏腑中医药学术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3年1期)2023-03-22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社会科学(2021年5期)2021-10-27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3期)2021-07-16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5期)2021-06-09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从《中医药法》看直销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7期)2017-07-24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年6期)2016-05-09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8期)201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