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7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21例,年龄为48~76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急性骨折29例,陈旧性骨折9例。L1椎体骨折18例,L2椎体骨折9例,T12椎体骨折8例,另有3例L1与L2椎体同时骨折。从X线片上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范围从30%~60%。

1.2方法 患者俯卧位,术区消毒铺手术巾,在C臂机下定位找到伤椎的椎弓根在皮肤上的投影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采用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使用PVP专用骨穿刺针穿刺,在C臂机双平面监视下经皮钻入伤椎椎弓根至椎体前中1/3处,如位置好,调制骨水泥,按骨水泥粉末以单体2B1比例调制好,用1 mL专用注射器将处于粘稠状态的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骨水泥注入一般量为2~3 mL,停留5 min左右,旋转穿刺针后拔除,避免骨水泥将针粘住,在骨水泥硬化前拔出针,针口用纱布包扎。

1.3结果 治疗后有33例术后1~2 d内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5例疼痛中度减轻,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为术后1~3 d下床活动,出院后随防1~6个月,治疗效果好。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及家属对其不太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紧张、焦虑心态,我们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PVP手术的基本过程,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的优势、疗效等,介绍手术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顾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2.1.2手术体位耐受训练 术前测定患者的俯卧位耐受时间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适当的体位训练,为手术体位的选择提供依据,本组患者的俯卧位耐受时间均>1 h,所有患者均采用俯卧位手术。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6 h内行心电监护,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必要性时给予氧气吸入。

2.2.2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6 h,以利于注入椎体内的骨水泥进一步发生聚合发应,以完全硬化达到最大的深度,减少并发症、减少穿刺部位出血;术后绝对卧床24~48 h,采用轴性翻身,避免脊柱扭转。

2.2.3并发症的观察

2.2.3.1骨水泥渗漏 骨水泥推注不当可向周围静脉,尤其是椎体静脉丛渗漏。术后要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1]。如出现双下肢感觉麻木、肌力下降等异常情况,应报告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以便手术减压。本组仅1例发生骨水泥经穿刺针道椎弓根后溢,但无神经根症状。

2.2.3.2肺栓塞 骨水泥注射时及术后6 h内易向静脉丛渗漏并沿静脉扩散回流可引起肺栓塞。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肺栓塞症状,须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并立即报告医生。本组无1例发生肺栓塞。

2.2.3.3穿刺处感染 注意伤口敷料有无渗液,有无红肿热痛,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本组无1例发生穿刺部位感染。

2.2.3.4疼痛、炎症反应 骨水泥聚合产热会引起炎症反应所致的发热和疼 痛[2],即注射几小时后可引起一过性疼痛加重,护士应对发生疼痛者给予解释,安慰。对症或抗炎治疗可缓解。本组1例出现一过性疼痛,给予镇痛治疗后缓解。

2.2.4功能锻炼 术后6 h开始练习床上深呼吸、自主翻身;术后次日练习直腿抬高运动和抗阻力伸膝运动,预防神经根粘连及锻炼股四头肌力量。根据患者情况可在术后1~3 d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术前卧床时间长,全身状况差的患者适当延长下床时间。本组下床时间均为术后1~3 d。

2.2.5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以促进骨量恢复,防止椎体压缩性骨折现次发生。坚持佩戴腰围3个月,并3个月内避免腰部负重。多吃牛奶及含钙丰富的食物,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3讨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微创手术,它通过骨水泥与椎体内松质骨的结合固定,使伤椎椎体强度增加,提高椎体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伤椎的高度,可以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本组38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有33例术后1~2 d内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5例疼痛中度减轻,均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为术后1~3 d下床活动,出院后随防1~6个月,治疗效果好。笔者认为术前重视心理护理、俯卧位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体位和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环节,是取得理想疗效的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胡树红.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护理[J].中外医疗,2009,28(36):156.

[2]张强,邹德威,海涌,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初步结果[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5):497-486.

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