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血管疾病120例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各病症类型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 采用单纯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血管病患,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血管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病症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不同病症类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2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29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32例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11例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2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 结论 早期发现并针对不同病症类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积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6(c)-002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ects of various types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who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diseas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simple random sampling methods, and ther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m were observed. Results Patients after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improved markedly, bu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linical effects after treat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seas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24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of 29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and of 32 with acute angina pectoris, and of 11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nd of 24 with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were 91.7%, 82.8%, 87.5%, 90.9%, 95.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Early detection and timely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e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f different types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treatment; Analysis

心血管疾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循环系统障碍性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260万[1]。心血管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疾病,其中急性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由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症状的先兆表现不十分明显,但其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症类型较多,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绞痛以及急性主动脉夹层等常作为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症类型。通过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只有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才能使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成功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12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各病症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到该院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病患作为该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8.4±8.5)岁。120例患者中,首次发病者58例,占48.3%,有心脏病病史者62例,占51.7%。12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症表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急性心肌梗死24例,急性左心衰竭29例,急性心绞痛3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24例,急性肺栓塞11例。

1.2 方法

1.2.1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程度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突发性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大汗、恐惧或濒死感;疼痛剧烈时出现胃肠道症状如频繁的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及肠胀气,重症者可伴呃逆;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全身症状;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和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有:①及时积极地治疗先兆症状。②急性期绝对卧床1~3 d,同时给予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并观察心率、心律变化以及血压、呼吸的变化;饮食应低盐、低脂、且少量多餐,并保持大便通畅。③采用小量的吗啡或杜冷丁静脉注射以镇静止痛;对于烦躁不安、精神紧张的患者可给予地西泮(安定)口服。④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快速调整血容量。⑤采用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来缩小梗死面积。⑥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上可使用美托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其中胺碘酮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当发生频发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快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然后再持续进行静脉点滴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采用静脉或肌肉注射阿托品治疗;对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而影响血液动力学者,应直流电同步电转复。

1.2.2 急性左心衰竭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伴有频繁性的咳嗽,表现为端坐呼吸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病患双肺满布大中水泡音伴哮鸣音等急性肺水肿的症状;严重时还可发生心源性晕厥以及心源性休克。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为①吸氧:采用面罩间断正压呼吸给氧。对于肺水肿病人, 可将氧气先通过加入40%~70%浓度酒精湿化瓶后吸入,利于减轻水泡内的表面张力,达到改善呼吸困难的目的。②降低前后负荷: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前负荷(容量负荷)及后负荷(压力负荷),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③心理护理:当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极度困难,患者表现焦虑、紧张,对衰竭的心脏十分不利,因此应首先必须采取办法让患者安静下来,可采用镇静剂治疗,老年人或神志模糊者应慎用。④加强心肌收缩力:对于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一类心血管疾病的心力衰竭,采用洋地黄制剂,如毒毛旋花子甙K效果明显,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的心衰病人则采用西地兰或地高辛效果显著。⑤利尿剂: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如肺水肿,除采取上述各项措施,还应选用速效利尿或利尿酸钠来加强疗效。

1.2.3 急性心绞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胸骨体中上段的压榨、窒息性疼痛,甚至出现濒死感,疼痛时间为1~5 min,一般不超过15 min;患者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以及在受寒,饱食及吸烟时可导致贫血的发生,临床上针对心绞痛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效果显著。

1.2.4 急性肺栓塞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急促、胸痛、晕厥、咯血、咳嗽、心悸及烦躁不安,惊恐,甚至出现濒死感。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有①一般治疗:肺栓塞发病后的1~3 d内最危险,应将病患送于监护病室,同时应24 h连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以及心电图等变化并及时记录。②对症治疗:吸氧;患者疼痛严重时可给予吗啡、杜冷丁等药物镇静止痛;同时让病患保持安静;采用补液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但补液时应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如果采取补液的方法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可采用静脉滴注多巴胺或阿拉明等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来缓解支气管痉挛,以达到改善呼吸的效果。

1.2.5 急性主动脉夹层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后由于出现心脏压塞、大量出血、恶性高血压、严重主动脉瓣返流及心肌、中枢神经和肾脏的持续性缺血等致命性并发症而导致迅速死亡。

临床上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首要处理措施为降低疼痛、控制血压及心率。具体如下:①一般治疗:一旦疑似该病,患者应马上入院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吸氧,并监测病患的呼吸、血压、以及血流动力学等,及时记录。对于疼痛剧烈者可给予吗啡、可待因等镇静止痛药治疗。②内科治疗:⑴快速降压:临床上常将硝普钠作首选药,治疗时采用静滴的方法;采用β-阻滞剂来降低心率及心肌收缩力。⑵抗休克治疗:采用输血以及补液的方法来纠正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必要时可应用升压药。③外科治疗:主要适用对象为 I、II型主动脉夹层,其中包括继发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主动脉夹层仍扩展或出现外膜即将撕裂危象者、内科治疗无效以及主动脉大分支受累,从而引起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危及生命者;④介入治疗: B型夹层可选择带膜支架覆盖。

1.3 疗效评定标准

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标准。其中显效:治疗后,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或者基本消失,在静息状态下患者的心电图监测基本无异常,且各项生理指标也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静息状态下检查心电图其出现的异常明显改善,各项生理指标明显得到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

2 结果

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然而不同病症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2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其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在29例急性左心衰竭病患中,其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8%;在32例急性心绞痛,其中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在11例急性肺栓塞中,其中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在2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中,其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

3 讨论

急性心血管疾病对人的危害较严重且影响较大,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据相关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人口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影响[2]。急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其原因是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导致身体机能以及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退化,造成免疫功能的低下,诱发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若护理不当会导致急性心血疾病或者冠心病的发生[3-5]。因此医护人员应熟悉并掌握急性心血管疾病一系列的早期症状以及生命体征等表现,这对于及时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用药方案,从而达到有效救治患者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6]。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也逐渐成熟,其临床治疗成功率也处于不断提高过程中[7]。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该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临床症状不突出,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所有病症的总有效率都较为可观,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绞痛、急性肺栓塞以及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7%、 82.8%、87.5%、90.9%、95.8%,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虽然在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过程中 , 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发现,以不断的探讨研发出新的临床治疗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由于治疗急性心血管疾病的过程较为漫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应对该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在导致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诱发的病因中,除了心脏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疾病,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多食含蛋白质多的食物,饮食忌油腻及高盐、高糖、高脂等食物,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进行适量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等;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随意更改服药次数及剂量,通过规律服药,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8]。由此可知,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痛苦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嫦为.急性心血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4(2):128-129.

[2] 关晖勇.急性心血管患者50例临床治疗观察[J].医学信息,2011(3上旬刊):1226-1227.

[3] 马岩.常见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症状识别[J].中国临床医生,2008,10:78.

[4] 纪璟峰.中国成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5] 张庆东.急诊心血管事件的防范及对策[J].临床急诊杂志,2010(3):90.

[6] 金国飞,王灵芝,丁珠华.脑出血伴急性肺栓塞7例的护理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2011(1):81.

[7] 郭俊杰.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310例的临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2013,7(8),14.

[8] 段文祥.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8):134.

(收稿日期:201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