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江海联运码头发展建议


  【摘 要】 为实现南沙江海联运码头的更好发展,梳理南沙港区已有驳船泊位的生产运营现状,结果表明目前南沙港区驳船泊位通过能力严重不足,且存在作业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等问题。对南沙江海联运码头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从拓展货源、开拓航线、提升服务、政策扶持等4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南沙江海联运码头;SWOT分析;集装箱;驳运
  1 南沙港区驳运发展现状
  1.1 码头建设
  南沙港区已建、在建、拟建驳船岸线共计 m,泊位68个,设计年通过能力为集装箱501.9万TEU、件杂货1 688万t。南沙港区已建成的码头项目有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二期工程,粮食码头工程,通用码头工程等;在建项目有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正在立项审批的有集装箱码头四期工程、国际通用码头工程、港宝江海联运码头工程及粮食码头和通用码头扩建工程等。
  1.2 吞吐量
  在广州港集疏运体系中,江海联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南沙港区的江海联运。2005―2017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3.7%,其中驳运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为22.6%,驳运量占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的38%~46%。2017年,南沙港区驳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6.9万TEU,因现有驳船泊位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仅为260万TEU,所以部分驳船需停靠深水泊位作业。2005―2017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情况见表1。
  表1 2005―2017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
  1.3 航 线
  2017年,广州港开通近150条驳运支线,覆盖珠三角地区和广西、海南等地。
  广州港集团的水上“穿梭巴士”网络已覆盖黄埔、东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佛山、惠州、清远、梧州、洋浦、钦州等地主要码头,通达珠三角地区和广西、海南等地,开通支线51条,其中外贸支线35条,内贸支线16条;2017年水上“穿梭巴士”集装箱年运量从2007年的7万TEU增长到150万TEU。
  2 南沙港区驳船泊位问题
  (1)深水岸线资源未能实现集约化利用。南沙新区龙穴岛东侧岸线仅中段6 km的岸线建港自然条件良好,深水岸线资源十分稀缺。交通运输部强调,港口布局应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各得其所”的原则。在龙穴岛东侧仅有的建港条件良好的6 km深水岸线挖入式港池却布置驳船泊位,不符合“深水深用”原则,也未实现集约化利用。
  (2)现有交通组织方式影响作业效率且存在安全隐患。据广州港调度中心统计,2017年广州港全港吨级及以上船舶到港量日均113艘次,船舶流量大、密度高,其中停靠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一、二、三期工程和粮食码头及通用码头吨级及以上船舶到港量为日均12艘次。大型船舶到港量不断增加,驳船进出港规模不断扩大,大船和驳船相互影响,降低了码头作业效率,加大了调度指挥难度,船舶也容易因信号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错误操作。大量驳船穿插航行对航道安全管理形成干扰。
  (3)现有驳船码头布局不能适应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需求。《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广州港口与航运“十三五”发展规划》均把“实施珠江战略,布局建设内河航线网络,强化南沙港区江海联运枢纽功能,构建珠江―西江流域江海联运网络,形成粤桂水上物流通道,打造南沙驳运中心,发展江海直达,整合江海联运资源,组建驳船联盟,推动支线驳船网络航线共享、舱位互换”列为主要任务。发展江海联运、打造南沙驳运中心是提升广州港综合竞争力、完善多式联运体系的需要,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深水码头区布置挖入式港池驳船码头布局不能适应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需求。
  (4)现有驳船泊位无法满足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发展需求。现有的驳船泊位用来与深水泊位相配套,尚且不能满足需求,就更无法满足腹地范围内临港物流业和临港装备制造业等公共服务业的需求。
  3 南沙港區江海联运码头发展 SWOT分析
  3.1 优势(strengths)
  (1)良好的区位优势。南沙港区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南沙新区是广州市通向海洋的唯一通道,也是广东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南沙新区地处珠江出海口,背靠华南内陆,对望香港、澳门,距香港38 、澳门41 ,处于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位置。南沙港周边100 km范围内分布了珠三角地区最繁荣的11个大都市,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7。
  (2)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南沙港区周边100 km范围分布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等五大国际机场。南沙港区已开设国内外班轮航线近百条,其中国际航线75条,具有万TEU吞吐能力。开通水上“穿梭巴士”50余条,在泛珠三角地区多个城市开设无水港。南沙新区已初步构建起与广州市区、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系的大交通网络,建成或在建20条200 km的轨道交通、8条200 km的快速路、逾 km的市政道路,打造以南沙新区为中心的大珠三角洲地区“1小时生活圈”。此外,南沙新区商务机场也在规划筹备中。南沙港区还是珠江―西江上游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通过西江,南沙港区可通达至佛山、肇庆以及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3)巨大的腹地经济发展优势。南沙港区腹地珠江―西江经济带河网交错,水运交通便利,大部分工业企业均沿江建设,大宗能源、原材料及产成品对水路运输具有极大的依赖性。此外,珠江―西江经济带自然资源丰富,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逐步增长,金属矿石、石材等也存在较大运输需求。
  (4)驳船运输物流成本优势。相较于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具有较好的经济、环保优势,经由江海联运中转至南沙港区的进出口货物的物流成本低于公水联运,而且水路运输属于清洁运输方式,不会对城市交通、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是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