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黑斑病发病研究及药剂防治试验

摘要:以骏枣为试材,对红枣黑斑病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并进行了室内抑菌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骏枣黑斑病菌为链格孢菌,室内条件下80%的多抗菌素对其抑制效果最好,田间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是43%的戊唑醇5 000倍液和多抗霉素1 500倍液。

关键词:红枣黑斑病;病原菌;防效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推动下,阿瓦提的红枣产业发展迅猛,到目前为止,全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2.68万hm2。随着红枣栽培面积和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矮化密植种植模式的大面积推广,红枣病害种类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并且发病的面积日渐扩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枣黑斑病发病率持续增高,尤其是2010年,由于雨水较多,即使使用杀菌剂,有些枣园的发病率也在60%以上。该病在采后继续发病,造成好果率不到20%。为尽快控制该病害的发生,2012年阿瓦提县与塔里木农业大学合作,研究红枣黑斑病的发病时间、条件及发病机制,针对黑斑病病原菌的生长特点及侵染方式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和生物菌剂,探索化学药剂和生物菌剂的有效施用方式,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对象为红枣黑斑病,供试材料为6年生骏枣。室内试验病果采集于阿瓦提县及阿拉尔市枣园。室外药效试验地选择肥力中上均匀、枣树长势一致、树龄一样、肥水管理基本相同的枣园。每种杀菌剂均参考说明书上的浓度进行防效试验。试验地在2010年发病较重。

1.2试验设计和安排

1.2.1红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选择阿瓦提县采集的红枣病果作为病菌分离材料,用PDA培养基,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菌进行分离。对分离的病菌用显微镜观察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和着生方式,进一步确定病菌的种类。同时对培养出的菌丝体进行光照、温湿度及pH值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产生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1.2.2杀菌剂对红枣黑斑病病菌的抑菌试验为了更好地研究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了解目前市场各类药剂的杀菌效果,我们从阿拉尔、阿克苏农资市场购买常见的11种杀菌剂,进行农药筛选试验。在离体条件下,以极细链格孢菌为靶标菌,测定11种杀菌化学药剂对极细链格孢菌的抑菌作用效果,从而筛选获得抑菌作用强的化学药剂及生物菌剂。主要方法为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各杀菌剂的毒力。量取80 μL孢子悬浮液与等量的药液混合,对照组中孢子与等量蒸馏水混合,滴入凹形载玻片,将其置入保湿培养皿中,放入27 ℃培养箱中黑暗培养,12 h后观察孢子萌发率,当对照组中有80%以上的孢子萌发时开始统计试验数据。每种杀菌剂使用了5种浓度,每处理重复3次。数据经过统计后取3次重复的均值,所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校正死亡率=1-校正萌发率;校正萌发率=(处理组的萌发率/对照组的萌发率)× 100%。

1.2.3田间药效试验对室内筛选出来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设:43%戊唑醇5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1 000倍液、50%氟硅·嘧菌酯1 5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1 500倍液、80%多菌灵1 000倍液、多抗霉素1 500倍液及对照(不喷药)7个处理,分别于8月29日、9月18日、10月10日喷施,共施用3次,每个处理0.67 hm2。果树可全株喷施, 每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3(3)667 m2打100 kg药液,均匀喷施于果面及叶面叶背,直至滴水为止。

2结果与分析

2.1发病症状

2.1.1叶片感病后症状红枣新叶感病后叶尖边缘变褐色,叶尖向正面卷曲,叶片枯焦易碎,湿度大时叶片卷曲处产生绿色霉层。成熟叶感病后首先出现针尖大小褐色小点,随着病情发展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外缘黄色,内缘黑褐色,中心为灰白色,病健交界明显,叶背的病斑与正面病斑比较起来显小,边缘黄褐色,病健交界模糊。在新疆,黑斑病主要为害枣果,枣叶感染黑斑病的情况很少见,这可能与新疆的气候有关。

2.2.2果实感病后症状病菌主要在枣果着色期开始发生侵染,发病初期,在枣果果腰和果肩出现淡黄至红褐色小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病斑,发病后期病斑微微凸起,皱缩,病斑下的果肉呈现土黄色夹杂其他颜色,海绵状,挖出果肉病组织呈现圆形凹坑。

2.2红枣黑斑病病原菌

关于红枣黑斑病的病原,学术界说法不一,但主要倾向都认为是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茎点霉属(Phoma sp.)和毛盘孢属(Colletortrichum sp.)3种真菌或由这3种真菌混合侵染所致。我们的分离试验表明,病原菌绝大部分为链格孢菌,没有发现茎点霉属和毛盘孢属这两种真菌的侵染。这说明阿克苏地区红枣黑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是极细链格孢菌。

2.2.1红枣黑斑病病原菌形态特征链格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链格孢属,该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 d菌落直径达69.2~73.5 mm,培养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均发达,具明显的浅灰与墨绿色的同心轮纹;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数根簇生,直立,分隔,淡褐色至褐色,大小为(33.0~75.0) μm×(4.0~5.5) μm,孔出式产孢,合轴式延伸或不延伸,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单生或短链生,卵圆形或倒棍棒形,具纵横隔膜和短喙,表面光滑或有疵,淡褐色至褐色,大小为(22.5~40.0) μm×(8.0~13.5) μm。

2.2.2红枣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光、温、湿及pH值均对黑斑病病原菌生长有影响。①光照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黑斑病菌在全黑暗条件下产孢量最多,在连续光照条件下产孢量最少,菌丝在连续光照条件下增长最快,光暗交替条件下次之,黑暗条件下生长最慢。②温度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红枣黑斑病病原菌在5 ℃下仍能生长,但生长极为缓慢,而在40 ℃时则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32 ℃。菌丝生长速度在5~32 ℃之间随温度的上升而平稳上升,若超过32 ℃生长速度迅速下降。病菌产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0~35 ℃,因此最适产孢温度为25~30 ℃,这与南疆当地红枣黑斑病发病时期的温度变化也是吻合一致的。③湿度对红枣黑斑病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病原菌需在相对湿度高于85%时才能萌发,并且随着湿度的增加,萌发率也随之增加,在有水滴条件下,萌发率达到最高。在相对湿度85%~90%时芽管较短,而在95%以上时芽管较长,并且有菌丝状分枝。这说明萌发还需要高湿条件,尤其是红枣生长期间有露水生成或有水滴的条件下更有利于萌发。④pH值对红枣黑斑病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产生与萌发的影响。黑斑病菌能在pH值4~12范围内正常生长,而在pH值为7时生长最快;pH值4~12均能产孢,但在pH值7最适合产孢,pH值4或pH值12时产孢极少。

2.3杀菌剂对极细链格孢菌的抑制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就试验所涉及的11种药剂中,80%多抗霉素对黑斑病菌的孢子毒力最高,其余依次为戊唑醇50%氟硅·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而其余药剂如25%苯醚甲环唑、80%多菌灵WP、荧光假单胞杆菌DP等对黑斑病菌毒力较低,尤其是三联120、硫酸链霉素、50%乙醚酚以及65%氟环·苯醚唑塞菌铜,对黑斑病菌毒力很低。因此,建议选用多抗霉素、43%戊唑醇、50%氟硅·嘧菌酯、25%吡唑醚菌酯对枣园黑斑病进行化防。

2.4红枣黑斑病田间防治结果8月28-29日、9月17-18日、10月9-10日调查各处理枣黑斑病发病率均为0,10月15日调查各处理枣黑斑病发病率依次为0.05%、0.16%、0.23%、0.36%、0.47%、0.07%、0.23%;10月25日调查时,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的有戊唑醇、多抗霉素、氟硅·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控制较好的是43%戊唑醇5 000倍液和多抗霉素1 5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78.1%、72.4%。

3结论

阿克苏地区红枣黑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是极细链格孢菌。红枣黑斑病发病初期在早霜期,发病高峰期在持续霜结冰期。如2012年发病始期在10月上中旬,发病高峰期在10月中下旬。9-10月气象资料表明,2012年初霜期较历年早15 d,在10月10日,霜结冰期在15日,持续霜结冰期从10月20日开始。建议防治重点应在9月底10月初,即平均气温在13 ℃以下开始结露水时防治。药剂初步推选戊唑醇、多抗霉素两种药剂,防效在78.1%和72.4%。由于感染红枣黑斑病病果采摘后继续扩展,对发病较重的枣园建议采摘后要立即加工。

另外,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病枯枝、老枣吊、僵果等。砍下的病树和剪下来的病枝、病叶、病果要集中起来烧毁,或挖坑深埋,注意深埋时坑内要加石灰水以消灭残留病菌。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势,合理密植与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雨季做好排水避涝等措施均有利于控制枣黑斑病的发生。

本次试验我们还发现,枣黑斑病的发生受品种影响很大,通过2011-2012年我们对阿拉尔、阿瓦提县68个枣园的调查观察发现,骏枣、壶瓶枣较易感病,而冬枣、灰枣对此病抗性较强,田间较少发现发病植株。所以,建议生产上发展红枣时选用抗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