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与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朱丽红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一个宝贵历史经验。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全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2021年7月1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进入新时代,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坚持人民至上的题中之义,又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使命。只有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才能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1.坚持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在马克思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面对唯心主义把英雄人物作为历史和社会进程的动力的观点,恩格斯批判地指出:“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3]同时,针对鲍威尔等人“工人什么都没有创造”的谬论,恩格斯反击道:“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英国和法国的工人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工人甚至创造了人。”[4]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力,而历史只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集合。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明确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坚定的拥趸和发扬者,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群众史观,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带领人民群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就是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对此,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对党史的“历史属性”作出了重要论断,即:“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政治立场的重要体现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5]。对于一个政党而言,立场是它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决定了它要维护的群体和利益目标,是其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人民立场是其根本政治立场,它所有的目标与行为旨归无产阶级利益,最终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所强调:“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立场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并将这一根本政治立场用党的根本法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下来[7]。从实践来看,站稳人民立场,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为了人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自觉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复兴的重任,推翻“三座大山”,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亦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所言:“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任务,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发展依靠人民,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扎根人民、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源源不断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人民伟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必然结果。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消灭了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3.坚持人民至上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它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观和方法论。从实质上来说,党的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群众路线决定了党的工作对象、方法、内容和价值[8]。从1922年把“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写入《组织章程决议案》[9],到1929年完整提出“群众路线”概念[10],再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群众路线概括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内涵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11]邓小平也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12]2013年12月,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形成了“新群众”,他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进而更多地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保等美好生活需要[13]。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群众路线贯彻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群众”的发展需要,急需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弥合两者之间张力,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把握国情、社情的变化,提出了人民至上的思想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升华,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14]。在人民至上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用好互联网的力量来引领群众、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和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不断提升民生治理效能,全力增进人民福祉。

1.党建引领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政治保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语境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本体论来看,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行动指南和依归;
从认识论来看,中国共产党以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其认识来源和检验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从方法论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历史创造力[15]。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一百余年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人民需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进行了不同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7]。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在主体层面实现了从一元化向“一核多元”(“一核”指的是党委这个领导核心,“多元”指的是政府、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公民等治理主体)的转变,打破了政府独揽治理权力和责任的局面,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正在加速构建。随着“一核多元”的基层社会治理主体格局的形成,囿于各主体之间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技术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理念和技术层面的冲突。这就需要超越技术理性的力量在更高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层次引导各主体达成共识[16]。因此,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向度,就成了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而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决定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利用党的意识形态资源,能够促使不同治理主体超越技术主义的工具主义思维[17],帮助他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从而保证基层社会治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趣。

2.党建引领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是指基层党组织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人民至上奠定了组织机构和相关人员保障。党建引领之所以能够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人民至上提供组织保障,是因为党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并延伸到了基层末梢[17]。首先,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人民至上奠定了坚固的领导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企业、城乡社区、机关、学校、社会组织等党组织建设如火如荼,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使得基层党组织得以“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全过程和全领域,并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其次,基层党组织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人民至上奠定了人员保障。基层党组织是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基层组织。将党建引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助于将坚持人民至上的要求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党员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党员队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线,既可以带动非党人员一同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又可以在基层治理实践中锻炼党员干部的本领,将服务群众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融合。最后,基层党组织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公共场域。2021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办公、服务、活动、应急等功能面积标准,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盘活现有资源或新建等方式,支持建设完善基层阵地。”在党和国家的积极推动下,主要承担党建展示、党性教育、党员活动、公共服务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基层阵地建设风起云涌,为多元治理主体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一个互动、表达、协商的公共场域。

3.党建引领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机制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还需要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上。而党建引领则为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供给了合法性机制。合法性是指一种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依据[18]。制度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合法性,只有制度化的活动在参与者之间引起共同的意义,将秩序与广泛的文化结构、规范联系起来,制度才逐渐获得合法性[19]。斯科特进一步指出:“从一种制度观点看,合法性是一种反映被感知到的,与相关规则和法律、规范支持相一致的状态,或者与文化-认知性规范框架相亲和的状态。”[20]具体而言,制度的合法性来源于强制性同构、规范性同构和文化-认知同构[21]。其中,强制性同构强调制度对国家意志和权威的遵从;
规范性同构强调制度目标与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的契合;
文化-认知同构强调人们对制度的感知和认同,并产生遵从行为。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合法性,是指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被社会秩序和制度规范的认可程度[22]。根据制度合法性的来源,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要获得合法性地位,就必须经过强制性同构、规范性同构和文化-认知同构。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遵循了强制性同构、规范性同构和文化-认知同构的路径,是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有效途径。在强制性同构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宪法要求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即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加强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从了法律的强制规定,体现了强制性同构。在规范性同构方面,通过思想引领、作风引领、素质引领、目标引领、方法引领、典型引领的方式,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够强化党的领导和监督作用,从而保证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道德原则,规范制度主体和客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在文化-认知同构方面,党建引领可以发挥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法的优势,保障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促使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及时关切与响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想法,这契合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文化,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认同。

1.注重搭建区域化平台,打造基层“大党建”格局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于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进而推动基层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基层党组织仍然软弱涣散,组织和动员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组织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导致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迟缓。同时,以单位为基础的党建活动具有一定的封闭属性,存在明显的主体权力和资源界限,党建资源分散且难以整合。因此,要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构建基层“大党建”格局,进而形成具有强大聚合功能的治理网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首先,要建立基层大党委会议制度。基层大党委是基层党组织联合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建立起来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实体,主要职责是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基层党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协调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大党委的组织形式为全体委员会议,负责落实议定的联建共建事项和协调辖区内各单位开展联建共建活动,能够极大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其次,要建立党建项目化制度。要积极推行党建项目化管理,各大党委成员要围绕党建联推、发展联促、治安联防、服务联动等方面向基层大党委提交党建工作项目,实现区域党建工作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最后,要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区域内各大党委成员要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定期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要设立党代表工作室,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2.注重优化议题设置机制,提升党建引领的契合性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而要做好这一点,关键在于建立健全议题设置机制,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为政治学和传播学的重要概念,议题设置是引导社会舆论和凝聚社会共识的关键环节。在基层社会治理场域中,议题设置是指治理主体有意识、有选择地将某一问题设置为议题,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并推动社会成员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其所期望的共识,从而为实施特定的基层社会治理行为创造适宜的舆论环境的实践活动。从实践情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相关议题的设置大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代替包办形式,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不足,主体性受到压制,从而导致一些基层社会治理行为“悬浮”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需要。因此,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要在议题设置方面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优化议题呈现机制、议题响应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一是要优化议题呈现机制。基层社会治理涵盖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这决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议题必须从群众中来,由人民群众呈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首先要发动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发现和了解问题,并拓展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从而将人民群众分散的诉求、建议进行归纳汇总,最终形成议题。二是要优化议题响应机制。基层社会治理的议题呈现之后,党组织要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召集多元治理主体共同探讨研究,并及时向群众反馈结果。通过优化议题设置机制,将原来自上而下的代替包办式议题设置改为由人民群众设置[23],解决人民群众主体性发挥不足的问题,从而确保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契合社会矛盾化解和民生治理的实际需要。

3.注重推动资源融合互补,实现党建引领的常态化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持续、稳定的资源投入和支撑。一方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要突出党建的引领作用,就需要党建资源的有效投入;
另一方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直接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行动上,治理资源的支撑必不可缺。而党建资源和治理资源的生产路径存在着异质性,相互独立性较强,因此,需要促进它们在基层实现融合互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要推动党建资源和治理资源在基层实现融合互补,就必须建立资源下沉机制,实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化。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党建资源和治理资源主要包括资金、人员和信息。因此,资源下沉机制就涵盖了资金下沉机制、人员下沉机制和信息下沉机制三个基本内容。一是建立资金下沉机制。一方面,要在基层党委的领导下,推动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资金需求纳入基层社会治理项目的财政预算之中,保障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具有稳定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其资源整合优势,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基层社会治理之中,并领导和监督资金的使用。二是要建立人员下沉机制。人才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资源。党组织要发挥组织优势,树立人往基层走的价值导向,动员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各界社会精英下沉到基层之中,并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以保障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人才需求。三是要建立信息下沉机制。在信息时代,信息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治理资源,基层社会治理广泛依赖于信息的收集和利用[24]。因此,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一个能够有效链接党委机构、网格、政府部门的相关治理信息的信息平台,将分散的治理信息整合起来,消除“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向下流动。

“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这极不平凡的一百年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带领人民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这一视角来看,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人民至上,就必须坚持党建引领。虽然党建逻辑是政治和价值引领,治理逻辑是追求效率和公平,但是通过两种逻辑的互构,把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和价值引领以及追求效率和公平的治理要求有机融合,是提升民生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在现实中,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前景的新事物,其实践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之中,诸如舟山市“兼合式”党组织建设模式、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模式、宁波市“资源共享、党员共管、事务共商、难题共解”联合治理模式等创新实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如何把党建逻辑和治理逻辑充分融合,实现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互嵌,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同构党组织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运用同构法解题的步骤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21年7期)2021-11-11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党员生活(2021年8期)2021-08-31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二数学)(2021年2期)2021-03-19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二数学)(2021年2期)2021-03-19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基层在线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北京支部生活(2019年3期)2019-09-10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关于简单树的一类计数问题的讨论考试周刊(2016年83期)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