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临床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休克患者40例及时有效地抢救进行分析。结果:3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抢救成功27例,3例因失血过多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0%。结论:积极配合抢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生命体征和重要脏器进行监护,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增加回心血量,减轻呼吸负担。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纠正酸碱平衡失常,补充丢失的体液。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 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监护;体会

休克是一种由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的氧供和氧需之间失衡。休克发生后体内重要器官微循环处于低灌流状态,导致细胞缺氧,营养物质缺乏,或细胞不能正常代谢其营养物质,最终导致细胞损害,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伴有静脉血氧含量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及时准确地收集主、客观资料是正确判断病情的基础[1]。护理的关键在于通过严密细致的观察,及早发现休克的前期表现,为休克的早期诊治争得有利时机。方法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休克患者40例及时有效地抢救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8~73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跌伤5例,挤压伤6例,钝器伤3例,其他2例。均符合创伤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受伤后30~140min就诊。休克程度:轻度8例,中度15例,重度7例。收缩压<90mmHg,伴有脉搏细弱、皮肤苍白、冷汗、尿少、呼吸急促等。

1.2 抢救措施 全面检查,保持呼吸道畅通。测量中心静脉压。开放静脉,保持有效血容量。 记录每小时尿量。药物治疗恢复血容量治疗无效时,用周围血管扩张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如动脉压低、中心静脉压高,应使用强心药物;一般不采用收缩血管药物(除非与α受体阻滞药物合用);在休克原因不明但血压甚低的危急情况下可静注多巴胺、阿拉明。在采用抗生素之前送血培养、做抗生素敏感试验。

1.3结果 3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抢救成功27例,3例因失血过多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0%。

2 急救护理

各种休克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尽早去除病因,尽快恢复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

2.1松解病人紧身领扣、衣物,使病人平卧或取休克卧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30°),保持气道通畅,立即测量病人血压、脉搏、呼吸频率,每15min重复一次,有条件时应连接心电、血压、呼吸监护仪。动态观测血气、红细胞压积,进行中心静脉插管监测CVP。创伤病人首先应控制活动性出血,必要时便用休克服。

2.2立即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常用平衡盐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5%糖盐水、继而可用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血浆和全血等。最后再视病情需要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视血压变化调节液体滴注速度及药物剂量。注意升压药的使用应在血容量补足之后进行,否则有害无益。

2.3病人转运途中监护 血压回升,病情稳定时方能转运。转运途中要给予持续心电、血压监护和吸氧,并作好记录。保持病人安静,尽量减少搬动及不必要的刺激。转运时病人应禁饮食,可用湿纱布湿润口唇,病人张口呼吸可用纱布盖在口唇上并应使用面罩给氧。继续扩容治疗,注意保暖。车辆平稳,速度适中。对接纳病人的医务人员详细交待简单病史、急救措施及病情发展,以便继续治疗。

2.4病情观察 在休克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应随时评估病人的神志状态、面色、四肢温度、皮肤黏膜的颜色及湿度,瞳孔、颈静脉及周围静脉的充盈情况,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比重并做好记录[2]。放置测量中心静脉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压装置的病人也应定时测量并做好记录,以此来估计组织灌注情况及病情变化。除此之外,还应进行并发症的观察,因休克病人常死于并发症。休克肺、心功能衰竭与肾衰竭常是引起死亡的三大并发症,应密切观察、及早处理。应注意观察有无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35次/分);有无进行性严重缺氧,经一般氧疗不纠正,PaO2<9.33kPa(70mmHg),并有进行性下降的趋势。特别常见于原有心、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过度输入非胶体溶液者更易发生。如有上述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血容量已基本补足,血压已回升接近正常或已达正常,而尿量仍<20ml/h,并对利尿剂无反应,应考虑急性肾衰竭可能,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如血容量已补足,中心静脉压达1.18kPa(12cmH2O),又无酸中毒存在,而病人血压仍未回升,则提示可能有心功能不全,特别是老年病人或原有慢性心脏病的病人,有发生急性肺水肿可能。此时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暂停输液,及时报告医生。如休克时间较长的病人,应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瘀点、瘀斑,或血尿、便血等,如有以上出血表现,则需考虑并发DIC。应立即取血作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检查,并协助医生进行抗凝治疗。

2.5吸氧 浓度在40%左右,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注意清除病人口中异物、分泌物,防止误吸,必要时使病人头偏向一侧。

2.6病因治疗的护理 对于感染中毒性休克,除上述治疗外,还应按医嘱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因为感染是导致休克的基本原因,只有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才能迅速控制感染,消灭致病菌。如感染不能有效控制,血压仍可升而复降,休克仍可反复,甚至加重。护理病人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安排好静脉注射药的次序,使其在24小时内维持一定有效浓度。

3 讨论

严重休克病人应安置在ICU内监护救治,室温宜22~28℃,湿度70%左右,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注意保温,适当加盖棉被、毛毯,但对高热患者需降温,以采用物理降温为好,因药物降温易引起出汗过多而加重休克,不宜应用于低血压、低血容量的病人。保持安静,防止意外损伤。由于缺氧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在休克早期病人处于兴奋烦躁状态,常不配合治疗,故应将输液肢体妥善固定,加备床栏,防止病人坠落[3]。如果极度躁动,可用安定等镇静剂。严密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血压常是反映休克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在休克早期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不但不下降,甚至反可升高,此时千万不能用利血平等降压药,否则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在血容量补足基础上尽早采用血管活性药,改善脉压,改善微循环,但必须严密观察血压与尿量。严密监测血压、心电、呼吸、尿量、尿比重、酸碱度、意识和血气变化等,以了解各重要器官功能状态和体内代谢变化情况,早发现,早处理,早纠正。

【参考文献】

[1]许业珍,汇朝光.重病加强护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60.

[2] 徐晓丽.创伤失血性休克200例抢救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6.(22):2238-2239

[3] 戚文涛;刘冬;王刚;赵海松.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6):1358-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