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左心室的结构及功能性改变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30例为肺血栓栓塞组,选取正常健康者35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IEDVLV、IESVLV、ISV、左室壁厚度和左室面积的差异及血液BNP、cTnI、PaO2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肺血栓栓塞后患者的血BNP、cTnI明显增高,动脉PaO2明显减低(P < 0.05),急性肺血栓栓塞后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IEDVLV)和左室每搏量ISV明显下降,左室壁厚度和左室面积及左室收缩末容积(IESVLV)明显升高,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左心室的结构及功能发生明显的损伤。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左心室结构;左心室功能改变

[中图分类号] R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8-0048-02

肺血栓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病急,症状重,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咳血和呼吸困难,死亡率很高,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肿瘤,尤其对于患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具有很多诱发肺血栓的危险因素,又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导致死亡。肺血栓栓塞发生时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加重右心室负担,静脉回流受阻,右心室扩大从而导致左心室受累,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的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30例为肺血栓栓塞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5~78岁,平均(62.4±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①存在发生肺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②有呼吸困难、呼吸频速、胸痛或晕厥等临床表现;③螺旋CT肺动脉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或肺动脉造影等任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诊[1]。另选取与肺栓塞组年龄、体重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35例作为对照,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4~77岁,平均(61.5±5.5)岁,经过严格体检无高血压及慢性心肺脑血管疾病史。

1.2 纳入标准

所有的肺血栓栓塞患者经过检查均符合肺血栓栓塞的诊断标准,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疾病、肺动脉瓣狭窄及其他心血管疾病[2],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相关检查和研究。

1.3 研究方法

患者住院后次日清晨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BNP、cTnI检测,采用罗氏ModularDD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均由检验科专人质控检测,并检测患者PaO2。肺血栓栓塞组及健康对照组均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心脏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容积(IEDVLV)、左室每搏量ISV、左室壁厚度、左室面积及左室收缩末容积(IESVLV)等指标[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通过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肺血栓栓塞后BNP、cTnI、PaO2的变化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肺血栓栓塞后患者的血BNP、cTnI明显增高(P < 0.05),动脉PaO2明显减低(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急性肺血栓栓塞后左心室结构的变化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肺血栓栓塞后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IEDVLV)和左室每搏量ISV明显下降,左室壁厚度和左室面积及左室收缩末容积(IESVLV)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肺血栓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突然,误诊率高达70%,死亡率也很高,如果不给予治疗死亡率可达20%~30%,如果得到及时的治疗死亡率将至2%~8%。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引起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胰腺癌、腹部和盆腔手术等,表现为胸闷、胸痛、咳血和呼吸困难,严重者猝死,但是临床上大部分的患者变化不很典型,因此肺栓塞误诊率、漏诊率及死亡率都很高。肺栓塞发生后由于栓子对于肺动脉的阻塞使得肺动脉出现高压,血流受阻,进而影响右心室扩大,循环负荷过重,导致收缩不良造成右心室功能衰竭。由于左右心室位置和结构的关系,所以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在肺栓塞发生后也出现了改变。

BNP是一种含有38个氨基酸的多肽类激素,是心室功能紊乱时最敏感的指标,由于心室室壁张力、心室容量负荷及压力负荷的作用,可以调节BNP的产生,以脉冲方式由心室肌细胞分泌释放入血,其通常用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的检测和预后判断[4,5]。急性肺血栓塞时肺动脉压力增高,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右心室的扩大压力负荷增加,心室壁张力增加,同时由于左右心室位置的关系,左心室的压力负荷也相应的增加,从而导致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BNP增多,外周血BNP浓度升高。cTnI是一种肌钙蛋白,在肺血栓栓塞发生时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纤维拉长异位,导致心肌细胞膜的损伤,心肌灌注减少,心肌坏死,从而产生的 cTnI增加,因此其血液中的含量反映了心室功能受损的程度[6]。肺栓塞发生后肺动脉阻塞既可以直接引起心脏、肺循环、肺实质及胸膜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引起神经、体液的变化导致心肺功能反射,影响血气的变化,有研究显示肺血栓栓塞的程度与动脉PaO2呈负相关,随着栓塞程度的加重,呼气和换气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30例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进行了总结,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肺血栓栓塞组患者的血BNP、cTnI明显增高(P < 0.05),动脉PaO2明显减低(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急性肺血栓栓塞时心室功能发生了严重的损害。

由于心脏的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左右心室在结构和功能上即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两室之间通过室间隔连接,位于同一心包腔内,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通过血流动力学的运动相互联系。正常情况下,左右心室的容量负荷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左右心室的收缩互相影响比较小,急性肺栓塞时由于肺动脉高压和肺循环阻力的增加使得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和右心室内径增大,打破了两室舒张末期的充盈的平衡,导致左心室的几何结构和收缩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右心室充盈过度,左心室充盈不足,室间隔向左移位,左心室形态发生改变[7-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肺血栓栓塞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IEDVLV)和左室每搏量ISV明显下降,左室壁厚度和左室面积及左室收缩末容积(IESVLV)明显升高(P < 0.05),提示肺栓塞时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室间隔左移,左心室容积减少,导致左心室收缩不完全,为了保证机体供血,所以通过增加心率进行代偿。如果肺栓塞面积比较大时,右心室压力负荷明显增加,室间隔明显左移,左心室容量及顺应性下降,使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减小,每搏量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

总之,在急性肺血栓栓塞发生后,患者的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变化,患者血液的BNP、cTnI水平与心室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影响左室壁厚度、左室面积、左室舒张末容积和收缩末容积,进而影响左室的结构变化,因此对于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文艳,韩晋英,刘亚明. 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8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56-57.

[2] 周欣,武志峰,周旭. CTPA 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心血管参数及疗效的评价[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3):215-219.

[3] 郝恩魁,葛志明,苏国海. 急性肺栓塞时左右心室压力容量关系变化的实验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6):1102-1106.

[4] 高元明,刘双,甘辉立.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322-1323.

[5] 张旭东. 血浆B型尿钠肽与急性肺栓塞预后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3.

[6] 尹娟,刘永强,张泽明,等.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的临床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A):2821-2822.

[7] 刘晓伟,吴雅峰,李一丹.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1):2117-2119.

[8] 高祥英. 肺动脉栓塞13例的16排螺旋CT诊断与临床表现[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 86,89.

[9] 吴棘,黄喜玉,郭盛兰,等.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与功能.的价值[J]. 广西医学,2012,34(12):1591-1593.

[10] 王振刚. 64排螺旋CT造影对肺栓塞表现和严重性判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2012, 2(22):96-97.

(收稿日期:201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