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9 加几 教学设计 港南区新塘乡 新塘小学 谭 丽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 96-98 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 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 9加几的各种方法;

通过比较, 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 初步掌握 9 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 并能正确计算 9 加几的口算。

2、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 比较、 抽象、 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初步的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

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点、 难点 理解凑十法 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投影片、 小棒 18 根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 18 根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 复习铺垫 1、 谈话引入 同学们, 我们学校在上周开了运动会, 你们高兴吗 今天小明他们的学校也开运动会, 你们想去看看吗 要想去的话, 就得先过两关, 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

(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 1 和几组成几与 10 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 师 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 赶快到运动场去吧, 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半, 新课伊始让学生用闯关的形式复习,为下面用凑十法 学习 9 加几扫除了障碍,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 二、 自主尝试, 探究算法 1、 创设情报境, 教学例 1 (1) 师 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 请仔细看一看, 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 有踢毽子的、 跳绳的、 跑步的、 跳远的。

(2) 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 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 我最喜欢跳绳的, 有 3 人参加。

(3) 师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 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 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 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 送走了了一些, 请仔细看一看, 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 还有 13 盒没送。

(4)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 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 然后各组汇报。

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 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 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 师总结 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 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

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刚经历过的校动会入手, 创设去小明学校看运动会情景, 提出现实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 2、 学生回答后, 教师指出 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 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 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 (板书 94) 师 今天我们来研究 9 加几。

(板书课题 9 加几) 师 9 加几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 9 盒饮料, 右边摆 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 4 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 教师引导语言 盒子里的 9 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 10盒 这个 1 盒是从哪来的 外边的 4 盒饮料拿走 1 盒后还剩多少盒 10 盒和剩下的 3 盒合起来是多少盒 所以 94 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 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 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 94 的 3、 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 运动会上有 9 个踢毽子的, 还有 6 个跳远的, 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 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 教师启发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 1 个问题, 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

对于 9 加几的问题, 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成了一对矛盾, 解决这对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操作。

通过操作, 感知凑十法, 再把表达式转化为图式, 并让学生叙述操作过程, 及时内化计算方法, 把操作、 思维、 语言溶为一体, 达到在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 三、 练习巩固提高。

1、 圈一圈, 算一算。

( 做一做 第 1 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 并动手圈一圈, 再看图写出得数。

2、 看图列式。

( 做一做 第 2 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 开火车, 进行 9 加几的口算练习 4、 游戏。

[设计意图 口算、 笔算相结合, 多种多样的联系既达到巩固的效果, 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练习的目的] 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9 加几) 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

其中的凑十法 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课外作业 把你算 9 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9 加几是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 11~20 各数的认识及 10 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 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 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 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 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 脱离实物, 让学生思考算法。

根据标准 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 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 创设情境, 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计算教学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 还进行算法的优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 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根据这一理念, 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 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 只提问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 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然后再进行算法的优化。

让学生仅仅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是不够的, 还让学生知道哪一种方法计算又对又快, 为今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 因此,教学中通过学习了 9 加几方法后, 在练习中再引导学生充分合理的利用书本操场上学生在运动的图, 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并加以抽象, 列出算式, 计算出结果。

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做一做 中的题目, 注重分层次进行练习, 不仅巩固新知,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 9 加几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中也存在许多不足, 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 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

在根据学生列的算式摆小棒的过程中, 学生由于凑十法计算的优点还不能一下掌握, 所以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耽误时间, 后面的观察图很仓促, 在教学中由于我的课堂时机掌握还欠火候, 没能处理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 加注意课堂的把握, 使每一个环节处理的更加到位。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