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电商需积极应对知识产权围剿战

2015年底到2016年初,似乎是中国出口电商的多事之秋。2015年12月,平衡车在亚马逊遭遇突然全体下架,Paypal账户资金被冻结,这不仅断送了中国平衡车厂家的圣诞热销季,据称更是让数百家平衡车企业几乎走上绝路,成为中国平衡车产业的“生死考”。无独有偶,2016年1月下旬,3000多家中国婚纱礼服外贸独立站也被突然袭击,网站域名被强行收回,同时Paypal账户资金也同样被冻结。遭遇这种毫无预兆、釜底抽薪的“围剿”打法,众多中小企业被这一记“闷棍”打得猝不及防,遭受重创。

事件背景

平衡车遭遇下架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安全问题和专利侵权投诉。平衡车电池质量导致的起火事件此起彼伏,继而代表平衡车美国专利权人的Razor公司向亚马逊公司提出专利侵权投诉,声称亚马逊上销售的众多平衡车未经美国专利权人的授权,构成专利侵权。因此,亚马逊将平衡车下架,并向平衡车卖家发送邮件,要求出具安全认证文件和专利授权文件,才可能恢复商品链接。卖家用于收款的Paypal账户也因此被冻结。部分中国平衡车厂家感到很冤枉,因为此前他们已经向拥有平衡车专利的中国骑客公司缴纳专利授权费用,这些企业自认为知识产权意识已经未雨绸缪,没想到还会遭遇另一家美国公司的阻击。

对于婚纱独立站的企业主来说,此次域名被封、资金被冻虽然意外,却也不是婚纱行业的头一回了。早在2012年,美国的著名婚纱连锁店就曾经发难,以多家中国婚紗销售网站盗取其服装设计和图片侵犯著作权为由,要求强制转移其域名,涉及的网站包括当时国内婚纱外贸行业的翘楚米兰网。2014年,美国婚纱与礼服行业协会(ABPIA)再次对1000多家中国婚纱电商网站提起诉讼,胜诉后法院关闭了网站并罚没了账户资金。不过,2016年一月 ABPIA再次提起诉讼,这波攻势由于涉及到3000多家独立站,规模空前,因此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震荡。

在出口电商的运营模式中,互联网给电商大大减少了实体运营、推广方面的成本,但是另一方面,也实际上使得电商的经营活动很容易被从技术上进行控制。从这些电商遇挫事件看来,不管是通过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经营的,还是自己拥有独立域名和网站经营的,都被各个击破,再加上支付账户Paypal的配合冻结资金,在中国电商有机会搞清楚状况并采取行动之前,就直接被抄了后路,颇具“先斩后奏”之威慑力。

知识产权阻击手段

针对中国电商的知识产权围剿在美国声势最大,却也不是意外,因为美国的法律制度为知识产权人提供了维权的“尖牙利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打击侵权嫌疑对象。中美贸易中备受关注的337条款,即海关进行查封和发放禁令的相关程序,就经常被知识产权人用来禁止涉嫌侵权产品的进口。知识产权人还可以在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获取临时禁令,获得在审判前就打击涉嫌侵权活动的能力。这些措施由于不需要经过法院相对耗时的诉讼程序就可以直接禁止侵权活动,因此通常被知识产权人用在“短平快”的场合,比如针对展会上的参展商,或者如同平衡车事件一样,在圣诞节等年度购物旺季来临之前使用禁令进行突袭。这样一来,被迫撤展和下架的厂商即使事后能够洗脱侵权的嫌疑,原有的商机也转瞬即逝,再不可追。

随着电商的发展,知识产权人又开始使用新的阻击战术。对于通过亚马逊、ebay等平台进行销售的电商,知识产权人通常使用这些平台的侵权投诉机制进行维权。在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的情况下,电商平台有可能基于帮助侵权或者替代侵权等承担连带责任,因此通常都会设置投诉机制,并在接收权利人的侵权通知后将存在侵权嫌疑的商品移除或者下架,从而使自己能够在侵权纠纷中豁免责任。因为这种投诉机制导致的商品下架,仅仅是基于知识产权人发出的通知和电商平台的初步判断,并没有经过类似法院审判的审慎过程,因此错误下架的几率实际上是很高的,但是这种由平台直接下架的措施,杀伤力却是丝毫不逊色于法院的禁令。

对于不依赖第三方平台的独立站点,知识产权人则直接针对网站域名进行攻击,以知识产权侵权作为事由要求法院干涉域名的使用,甚至进行强制移转,这也和第三方平台下架商品一样,直接切断了出口电商与购买者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Paypal作为电商支付工具,为免除自身责任,也配合第三方平台或者法院对于电商账户中的款项进行冻结,使得电商的处境雪上加霜。

如果说在传统的外贸中,知识产权人在337条款和法院侵权程序中,针对的通常是规模较大的侵权对象,随着电商的发展和搜索技术的发达,众多中小企业的商品也无处遁形,暴露在知识产权人的火力之下。平衡车事件和婚纱独立站中牵涉的大多数即为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缺乏应对经验和专业能力,遇到此类事件往往猝不及防,无从下手,只能直接放弃或者由于错过了最佳应对的时机而居于被动。

事前筹谋与事后补救

出口电商在面临国外知识产权人的围追堵截时,有必要从事前和事后两个阶段皆积极应对,事前尽量进行周密的筹划防患于未然,事后寻求各种机制与措施亡羊而补牢。

在开发产品和投放市场之前,应当对包括知识产权侵权、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在内的各项市场准入事项进行逐项排查。例如,应当对产品涉及的专利和商标进行检索,排除侵权隐患;对于自己创作的作品,如自己聘请模特拍摄的婚纱礼服照片,尽量保留原创的证据,并最好进行著作权登记以方便证明自己的权属。对于那些直接“盗图”的商家而言,最安全的办法还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毕竟知识产权侵权导致的停业风险,比盗图省下的些许成本,代价可要高得多。而保护知识产权的市场规则,本来就是要将这些盗用他人技术成果、服装款式和图片的不劳而获者排除出市场竞争之外。对于专利和商标检索这些较为复杂的业务,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服务机构的帮助,出于费用的考虑,小企业最好能够联合起来分摊费用,这种企业之间的联合也可以在事后共同行动时发挥作用。

在平衡车事件中,部分中国厂商已经向国内的骑客公司缴纳了专利费,这的确体现了其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意识。但是,一个产品往往会落入多个专利的保护范围,仅仅向一个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并不见得就会万事大吉,很可能后续会有新的专利权人跳将出来。这就使得事前的排查显得更为重要,事前要对产品涉及到的专利和专利权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应当支付的使用费有一个统筹安排。

在成为知识产权投诉或者诉讼的对象之后,需要了解申诉和应对的各种渠道。如果知识产权人仅仅是针对电商平台提出投诉,尚未发动诉讼,那么认为自己没有构成侵权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平台的申诉机制试图恢复自己的商品。例如,ebay的知识产权投诉机制中就给予被投诉方提出“反通知”的权利,企业可以向ebay发送“反通知”阐明自己不构成侵权的理由。如果知识产权人在收到反通知之后十个工作日之内并未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ebay承诺会将商品重新恢复上线。

如果已经进入诉讼程序,对于不想轻言放弃的电商,寻求专业的律师帮助进行应诉恐怕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出现法院错误颁发临时禁令的情形,或者针对具有不正当投机行为的权利人,无辜受累的电商还可以主张赔偿。除此之外,电商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有可能遏制知识产权人的措施,例如,针对其专利权或者商标权向专利商标局提起无效程序。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能够实质性增加自己筹码的做法就是通过自行研发专利来增加己方谈判实力,一旦有专利在手,进可攻退可守。当然,如果资金实力雄厚,还可以直接收购对方,比如,获得小米等公司投资的纳恩博公司(ninebot)在2015年4月宣布收购美国平衡车鼻祖企业赛格威(Segway)公司,而此前赛格威曾经以其手中的平衡车专利组合试图阻止纳恩博进入美国市场。直接收购手握专利的竞争对手,不失为一劳永逸的好法子。

无论事前筹谋,还是事后补救,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底子清白,甚至自有知识产权在手,才可能在强者环伺的出口电商阻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明知侵权而为之,急功近利,“赚一把就跑”的侥幸心态越来越难以在市场上立足,短期来看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长远来看,对于产业的发展和民族的声誉,也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