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散步健身

在诸多锻炼形式中,散步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而且效果不错,民间因此有“百练不如一走”的说法。散步能使人身心处在自由与和谐之中,能凝聚人的生命能量,调节人的生命运动。医学研究证明,步行健身有助于防治现代生活由于缺乏体力活动与锻炼而引起的多种“富贵病”。坚持散步,能强身祛疾,开慧增智,延年益寿。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学者、作家、名人都有长期坚持步行的习惯,正是由于他们规律性地运动,才有了健康的身体,保证了他们取得卓越的成就。

朱德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朱德是比较长寿者之一,他正好活了90岁。朱德的主要锻炼项目就是散步,他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晚上睡觉之前都要散步。他散步走得较快,大步流星,两臂大幅度摆动,即使天气不好,也照样坚持散步活动。雨天他穿着雨鞋,打着雨伞在雨中散步;冬天寒风刺骨,他照样出门到户外散步。凡是他生前住过的地方,不管是石子路、泥土路,还是山间小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中南海居住时,他的居室距离食堂有100多米,一日三餐都要到食堂去吃饭,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不将饭打到宿舍或办公室,他认为饭前走动可以增加食欲,“饭后百步走”又能帮助消化,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他有时在办公间歇也出去走走。

邓小平邓小平同志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的长寿者,他活了93岁。小平同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一直坚持散步,“文革”受难期间,自由受到限制,他仍然坚持长期形成的散步习惯。每天清晨,他绕着院子里的两棵槐树转,每次一定要走几十圈,每圈有一定的步数,把它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认真去做。

徐特立徐老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活了91岁。徐特立对散步独有体会。他说:“人人都有腿,人人都会走路。走路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坚定人的革命意志。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每天走路,把它当作健身的锻炼方法。”徐老在前半生的教书生涯中,每天坚持走五六十里路,炼出一副“铁脚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就是用自己的两条腿从江西步行到陕北的。解放战争时从延安往河北西柏坡转移,他不骑马,每天走50多里。解放以后,他每天早上5时起床,从位于西单的家,经北海、南池子、正阳门走一圈再回来。年近90岁高龄时,还坚持日行500步。徐老走路姿势很有讲究,挺着胸,走得快,步子大,两臂有力摆动,以便使腿手全身都得到锻炼。

阿沛·阿旺晋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阿沛·阿旺晋美在85岁高龄时,仍精神爽朗,行动矫健,谈话清晰。他的养生之道是散步健身,下棋养心。他的散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清晨散步,每天到大街上散步约l小时,往返6公里;第二种是每顿饭后在院子里慢步走。他认为散步是健身的基本方法,故一年四季他总是确保散步正点运行不断。

巴金闻名中外的文学巨匠巴金,年过八旬时,仍目光炯炯,气色很好。经医生检查,其心血管系统和内脏功能一切正常。他的经验是锻炼与写作并进。巴老认为,人老往往先从腿上老,年纪越来越大越要坚持不懈地走路以练腿劲,这是很有见地的。巴金每天早晨早早起床,下楼在院子里先慢跑一会,回来喝杯牛奶,再出去散步,天天如此。

钟敬文我国著名文学家钟敬文教授一生坚持散步锻炼,90多岁高龄时仍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谈起养生经,他很自信地说:“我的养生之道很简单……坚持散步。”散步是他的基本锻炼方式,他每天早晚以及上下午,只要有时间必到户外活动,每天活动时间一般在2小时左右,雷打不动。专心学术是他生命的精神运动,坚持散步则是他生命的物质(肢体)运动,两种运动的长期结合,使他身心始终处在一种内在的自由与和谐之中,从而维护着生命的平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他对健身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最有效的、最适宜的锻炼和休息方式是散步。他能一边谈话,一边散步,连续几个小时。1837年,由于过度工作使他的身体垮了下来,但他每天仍从住处步行到柏林大学,步行使他心情舒畅,不久便恢复了健康。他曾回忆说:“我没有想到虚弱的我却恢复得十分健康和强壮。”从那时起,他把散步作为健康和休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并长期坚持了下来。恩格斯是一个积极的体育爱好者,击剑、游泳、骑马都是他擅长的体育运动,但是,他受益最大的一项体育运动,则莫过于散步了。散步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70年,恩格斯从曼彻斯特迁到伦敦,住在马克思家的附近,从那时起一直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见面。只要天气晴朗,又没有其他特殊原因,他们总是在下午一点左右一起去散步,之后,就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恩格斯曾在文章中记述,这种每日必行的散步,甚至在马克思病重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过。

尼克松美国第三十七届总统尼克松,从青年时代起就养成散步的习惯。他每天早上5时起床,半小时后野外散步2英里。他平时从不间断散步,即使退休以后,早晚仍坚持到室外散步。他认为散步是能协调紧张工作的大脑,提高工作效率,能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

爱因斯坦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惜时如金,但他每天仍然抽出时间从事体育活动。一次,他去比利时访问,国王和王后准备隆重地欢迎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火车站上张灯结彩,官员们身着礼服列队在车站迎接,可是,旅客都走光了也不见爱因斯坦的影子。原来,他提着皮箱,拿着小提琴,从前一个小站下车,一路步行到王宫。王后问他为什么不乘火车到终点站,而偏偏徒步受累呢?他笑着回答:“王后,请不要见怪,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常给我无穷的乐趣。”

托尔斯泰他说:“作家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晚上读书、写作或是与人谈话时,就会感到头晕目眩,极其困乏,那是非常使人痛苦的。”因此,托尔斯泰从青年时期就养成了散步的习惯。他每天早晨总是全家第一个起床,带着一只可爱的、外号叫松鼠的西伯利亚猎犬,到树林里去散步,有时到庄园附近的村庄,走进某农家或到受苦难的农舍里去问候,或是去看望以前的学生,有时候会同本庄园或附近庄园里的农夫一起去散步,他还常骑马到野外或森林里去散步。晚上,他总是向家人津津有味地讲述他在散步中遇到的趣闻乐事。

普希金普希金一生爱好多种体育运动,散步、跑步、游泳等等。他平时最喜欢散步,常在天刚破晓时就起来,带着笔记本到田野里去散步,尽情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有时一连几天在野外到处走。为增加散步的锻炼效果,普希金特制了一根手杖,手杖心是铁的,重7斤多,散步时一边走一边将手杖用力地向前抛去,抛出以后便急步过去拣起来,如此一抛一拣,左右手轮换,循环不止。有人看到他散步中这种举动,感到很奇怪,就特地问他:“你在散步时往前抛手杖干什么?”他认真地回答:“为了使双臂有力。假如用手枪射敌人的话,两臂就不会抖动。”

巴甫洛夫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年逾古稀还坚持锻炼。有一次他背着个包裹蹒跚而行,几个少先队员不认识科学家,他们商量着:“咱们帮老爷爷背东西吧。”说着就围了上去,要抢包裹。老人谢绝了,说:“孩子们,谢谢,我这是负重散步,锻炼身体呢!”巴甫洛夫特别注意身体,六七十岁时,他经常在吊环和鞍马上锻炼。70岁后,他练习快步走,80岁后,他就练背东西散步。长年锻炼,使他健壮长寿。编辑/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