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明 蓝天下,我们都一样

1987年,全国第一部移动手机在中国的南方城市广州诞生,标志着我国的通信业步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那一年,吴勇明32岁,任广东梅州市邮电局电信分局局长。

2006年1月,广东省电信用户突破1亿。这一年,吴勇明51岁。

这位让广东东莞移动在4年间用户翻了一番的电信行业老兵,由中国移动东莞总经理空降到中国联通任广东总经理,当起了广东联通的掌门人。这个本就瞬息万变波涛汹涌的广东电信业的突变无疑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关注。

谈到戏剧性调迁,他以一贯的平和回应,不自觉地把话题引到联通。在他的文件柜里摆放了大大小小47个文件夹,它们都是广东联通的“最高机密”所在。这个把《毛泽东选集》视为至宝的原东莞移动老总,已经在他的新环境里如鱼得水,只是他还需要时间探寻与求证。

一切绝非偶然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电信产业的春天。广东电信市场是中国电信业的领头羊和代言人,这个经济大省的每一点业绩的增长,都是其他地区电信业发展的希冀和引擎。

吴勇明被这股蓬勃的力量推到了峰顶浪尖,成为了又一个弄潮儿。他喜欢旅行,他的电信职业之路,也像是一次漫长的旅程,这其中,不仅是风景万千,更有风化与沧桑。

1972年,刚刚中学毕业的吴勇明因家里传统的“电信气质”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广东省电信学校读书,生性“乖巧”的他最怕惹事生非,传统家庭礼数的规教,使他如那个时代的许多孩子一样,过着循规蹈矩的学生生活,他甚至没有打过牌,没有看过录像,甚至连谈恋爱的基本想法也未曾有过,“因为我们那一代人太‘傻’了”。吴勇明在电信学校的专业是通信电源,最大的爱好就是安装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到晶体管收音机,都未逃过他的掌心。

八十年代的社会烙印深深地印在了那个时代的吴勇明身上,他很传统,非常传统。读书时代的最大梦想就是能有一篇技术文章能在《人民邮电》上发表,后来,他如愿以偿了。

两年后,19岁的吴勇明从学校毕业了,不过,此时电信学校已更名为邮电学校。70年代邮电的分分合合,清清楚楚地镌刻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学校名字上。少不更事的吴勇明成为了一名邮电局的技术员。在梅州市的山区,他呆了十多年,从技术员、班长、管理员一直做到副科长、局长,步履坚实中透露着认真与执着。

山区的日子是那个时代电信业青年必经之路,虽然吴勇明的母亲曾在邮政系统工作,父亲是国家干部。从准电子交换机、纵横交换机到程控交换机,从BB机到模拟网移动电话,再到时至今日的数字移动电话和即将席卷中国的3G风波,他是电信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与参与者。梅州山区的那段日子是艰苦而充实的,由于技术和资金问题,吴勇明那批搞技术的人需要经常利用二手通信设备,自己安装施工,在凉风席席景色无限的山区装起了中国电信业的“新式设备”。有时,打雷下雨,裸露和脆弱的设备出了问题,他们就要去山上抢修,遇到台风,也未曾马虎。

为自由联通努力

十几年的山区生活,吴勇明走得坚定、认真而踏实,和他一贯的工作作风不谋而合。

1994年3月至1997年3月期间,吴勇明任广东梅州市邮电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万特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那是他的生命里梅州生涯的最后三年。1997年,吴进入广东南方通信集团市场部,任市场部经理。做市场,和前面的几十年有很大的差别。

两年多的市场经理生涯,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当他离开广东移动东莞分公司总经理时,广东东莞移动的用户与他刚到那儿去时相比翻了一番,主营收入也翻了一番。2006年1月,吴来到联通,任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吴勇明和记者聊天时很平和、温文尔雅,在他身后的办公桌上,有一张他和某经济学家的合影。“坐在这个位置上,与我个人的能力关系不大,是机遇给了我机会。其实在国内、在广州,有许许多多比我能力强很多的人,他们缺少的是机遇。”言语中,透露着智慧与沉稳,看似云淡风清、闲云野鹤,但暗藏着一股即将喷薄而出的力量,正如他在上任后的三八妇女节那天写给广东联通同事的公开信:“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每天力求都有改变。”时间的车轮是惊人的,他能将这个朴实诚恳的少年载到市场经济的弄潮地,也有能力改变太多事情,比如,短短的四个月,2005年亏损一亿多的广东联通如今已扭亏为盈,这是个吉兆,他是怎么做到的?

吴勇明烧了三把火,第一把,进行营销成本控制,调整粗放的经营模式,提出增产节支、精细管理、内强素质的号召,并要求成为全省每一位员工的座右铭。第二把,提升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真诚为用户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如今已蔚然成风。目前,CDMA网络的建设,已保证99.9%的陆地覆盖面积,甚至是近海远程也延伸到100公里以外。已推出的“联通无限”和“世界风”双模卡是联通的新星和闪亮武器。

第三把火则是内部风险控制。通过制度建设,防范经营风险。人的问题是内因,素质是人的内因。吴有一句话:竞争的强势,是我们员工的执行力,对此的投入,广东联通也是空前的。吴给了广东联通一个好的愿景,就给了员工们无限的信心,吴是认真的。吴还有一句话: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客户,这就是以人为本。

吴是个理性和温和的人,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很少发脾气。对待市场也一样,他不愠不火,坚决不打价格战,更不会“用钱买用户”而降低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因为市场交易是双方自愿的,强扭的瓜不甜。

蓝天下,我们都一样

对吴勇明来说,到广东联通任总经理,心情上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像4年前去广东东莞一样,充满信心。他还像过去一样强势,一旦深思熟虑后决定的事,一贯到底,在执行力上的执着和坚定,并没有影响下属对他的认同。因为,决策的过程是民主化的,他是个善于聆听意见的人。

为了提升广东联通的竞争力,吴勇明巧妙地提出从企业文化入手,打的是太极拳,以柔克刚。内聚人心,源于文化。“蓝天下,我们都一样”,在广东联通已成为广大员工的精神支柱。

“蓝天下,我们都一样”,这是个十分公平的概念,吴勇明用这样的企业文化理念诠释着市场竞争。

“作为电信运营商,都具有共同的服务理念,即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和其它运营商一样真诚。”

这不是一个伪概念。广东联通做出承诺:“用户投诉一周内必复”、“在广东发现没有联通网络即可获奖”。这是实实在在践行的诺言。“笨鸟先飞”,弱势并不可怕,吴勇明决定带他的团队以更多的付出、更多的真诚来赢得每一寸空间。

对于市场上的所有人来说,理想和使命都是创建品牌、自主创新,吴也不例外。他在市场上的精明和他对待孩子的态度一样:“儿子就是兄弟”。儿子的性格与吴格格不入,可是却有着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只要遵循了社会规范,他拥有足够自己发挥的自由空间”,正是这样张弛得当,他认为自己是个称职的父亲。正如他在给联通同事的公开信中所言: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沉着理性,避免竭泽而渔。他的理念是一步一步做好服务,以创新争取市场。

在中国最大的两个通信公司,吴每天的工作生活是相似的,上班时间相同、下班时间相同、休闲娱乐相同,决不把工作带回家也一样。到联通的日子,吴感觉欠着员工什么。但市场的规律是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虽然竞争的压力前所未有,正因为如此,联通的司标由蓝色改为红色,为的是增强信心。在红色的司标里,洋溢着奔放、热烈、吉祥与喜庆,他希望这天早日到来,才不负与他一起拼博的员工们。

吴的话自信而谦逊:中国联通是惟一一家同时在国内外三地上市的电信企业,联通目前运营的CDMA网络在日本、韩国都被视为3G网络……我们的发展道路在创新。他向员工推荐《困境与出路》,这位《电信赢家》中的人物之一,在为另一艘巨轮的启航开创新的思路。

吴有一个爱好:逛博物馆。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他甚至有一个计划,在即将乔迁的新大楼里建一个CDMA手机博物馆,他有一番宏图伟略,让历史见证广东联通的发展。

波特理论说:竞争中有时候是通过改变规则、不玩传统游戏、玩新游戏来超越对手。吴勇明是个认真的人,玩游戏也会一样认真,他从不为尽力做过的事遗憾,做医生的戏言没有实现,因为那是他父母的戏言。

吴的业余生活很丰富,很充实,喜欢品茶和与人交谈,看书和听音乐同样是吴的爱好。在吴到任后,广东联通形成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非上班时间不允许加班,该休息时要休息。这会为公司节约为数不少的办公费用——下午七点以后,新大楼准时关空调。其实,吴勇明是在不断地提高他团队的工作效率,并以别样的方式关爱着他的员工……

了解吴的一位同事说:“吴总是个孝子”,他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虽然常常有人忘了这点。

淡定从容是一种沉稳中的务实,吴羡慕着一位摄友(他爱好摄影)的飘泊流离,但他不会选择那样的生活,离开东莞移动时,同事恋恋不舍,他坦承是个念旧的人。他的愿望是不久后,不再欠联通员工的情。不问世事后,他想做名自由的记者,研究别人不研究的东西。

一个儒人,相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