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2006年度大盘点

这并不是一个新词汇,但当它与2006年联系起来,却显得那么不同寻常。

转型,在今年已超脱了其平常的口号意义,以此为起点的电信业的变化显得激进而鲜活。在2006年,信息产业纲领性的指导——“十一五”规划出台,“创新”被赋予了更前沿的重要地位,TD-SCDMA、IPTV等技术的不断深入,拓展了中国在全球的蓝海意义,整合、换标这些流行动作让业界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触……2006年,是转变,是定型,是大家都在默契的一致:转型,行!

思维转型年:行业→商业

起于何日我们无法把握,但2006年确实是将电信业整体发展思路的大讨论发挥到了极致。

作为传统宏观指导的一部分,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出台让许多不明确的明确了。剥离层层政策性的语言,我们可以真实地窥到,这一规划将核心技术掌握、创新发展模式、国际化突破等商业化战术分别进行了浓墨重彩。而这一变化的背景无疑即是对“市场换技术”的再升华,对“大而不强”的行业的再思考,及对全球化信息格局的再认识。

也是以此为贯穿,整个2006年的电信业展示出更积极的求变姿态。越来越多的所谓“传统”被打破:运营商定位转变,设备商有所为有所不为,换标成为流行。而在这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决策者的顺势而动,处处体现出了监管前置的努力。

在2006年,信息产业部倡导了更“绿色”的阳光网络,积极面对网间结算、资费套餐等涉及行业与民生的重大课题;在2006年,信息产业部对电信市场的规范做出了更多切实的努力,并让“村通”焕发出新的商机与意义;在2006年,一系列的行业政策让电信业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简单描述起来,从监管到运营,再到制造的变化,是始于电信的“行业”界限被不断突破,商业气质的渗入让其更具生机和活力。一个突出的表征是:电信业开始更多强调价值链,而非产业链。我们认为,这是2006年整个电信业最大的惊喜。

运营转型年:接入→深入

顺承这一整体思路的变化,电信运营商们在2006年的突围与转型也别有一番滋味。

事实上,相对于数年前的低迷,2006年的电信运营商们正在经历一种别样的“平和困境”。尽管多数运营商目前已经摆脱了之前的低迷影响,但传统业务的日渐势微和新型数据业务的难担重任,让一种青黄不接初现苗头。同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业造就了一批活力非凡的服务商,有线电视服务商也凭借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打入了电信业。这种表面“平和”实则“困境”的局面意味着运营商必须进行深度转型。

在2006年,中国电信综合互联网和电信网优势,全面打造支撑精品级应用的“第二互联网”CN2,以及借鉴互联网业务思路和商业模式推出的114号码百事通;中国网通整合了自身的宽带业务,并发力中小企业信息化;在2006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开始介入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形成的手机电视、移动博客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在2006年,运营商的内容组织架构也都开始向国外运营商接轨——“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开始凸显。

从这些转变可见,电信运营商转型本质上就是从信息接入服务向信息应用服务方向调整,并根据信息接入服务和信息应用服务各自的发展趋势制定竞争战略。

技术转型年:红→蓝

而在技术层面,2006年也显示出不同于以往年份的倔犟与桀骜。

当3G不再成为主角的时候,2006年为我们显现了更多成熟的“挑战者”;当IP已然威胁到传统电信网生存的时候,2006年为我们带来的是电信网对IP的全面收编;当业界都在质疑“中国标准”的时候,2006年为我们推出了更成熟的TD和更自主的STiMi……

可以看出,在电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06年绝对可以特写一笔。一种成熟的颠覆,让我们看到了蓝海的力量。

事实上,新通信的主要特征在于接入和应用的分离,利用信息接入服务对信息

应用服务进行交叉垄断已渐渐变得不可能。同时,应用日渐多元化、多样化,且彼此之间构成强烈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单个应用难以独享垄断权,这些都为传统电信技术的演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最终的答案上,2006年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说法,也许在2007年技术蓝海的找寻,还将继续。

怎样描绘这一年?

2006年,也许无法像时空流转一样再度呈现在您面前,但我们所做的努力却可以设法还原2006年的现象与本质。

如何描绘纷繁复杂又精彩不断的2006年,的确是一大挑战。从各个角度评选出T0P10也许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绝对是一个最清晰的梳理。从年度新闻关注、年度政策、年度企业、年度人物、年度地方运营商、年度技术、年度编辑推荐——我们试图把蛛丝马迹进行抽丝剥茧,为您在全面盘点2006的同时,盘问2006,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意义的角落。当您和我们一样细细品味这一年的时候,也不必匆忙做出结论。我们无须答案,我们只要比别人早那么一点的先知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