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前路何方?


  从苏南的香雪海冰箱、骆驼牌风扇,到浙江的雅戈尔服装、红蜻蜓鞋业等等,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长三角以及周边这片热土上,已诞生过不少品牌。有的品牌有着横空出世的豪情,却迅即陨落;而大多数弄潮儿,尽管面对潮起潮落,却起码坚守住了品牌,或者起码其品牌实现了价值变现。
  回看1979年,中国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仅4067.67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676708亿元。两者相差166倍!1979年时,既没有股票等融资渠道,又没有股份制等等现代企业制度的保障,江浙沪发展起来的一些品牌,亦少有广东福建等地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注资。
上海老字号百雀羚作为“国礼”后,掀起一股民族品牌的热潮。

  然而,在这片四季分明的热土上,各类品牌你方唱罢我登场,依托诸如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甚至手工作坊等等模式,诞生,萌芽,生长。
  回首往昔,如今留存下来的一些品牌,在起步之初,有的甚至只是为了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看似当年并没有什么伟大抱负。而曾经雄心万丈的企业,却亦有留存在时空深处者。假如有规律可循的话,那些留存下来者,毕竟都有一种奋斗不息的精神,与不服输的意志。然而,仅仅具有意志力又是远远不够的。
  那些年的那些辉煌
  1986年,常熟市蛇业公司成立之际,正是苏南大地上乡镇企业如火如荼的时候。长城电风扇、春花吸尘器、香雪海电冰箱、孔雀电视机,正乃是当时苏州工业品在全国畅销的代表,所谓“四大名旦”。
  “多少城里人轻视的‘乡下人’都在跃跃欲试,村村冒烟的星火燎原之势真是惊人。哪怕是最坚定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干部,都没有想到,这些因陋就简的村办企业能抢占苏州经济的半壁江山,让老牌国企甘拜下风,进而形成了所谓的‘苏南模式’,甚至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频频点头。”对于1980年代遍地开花的苏南乡镇企业,一位亲历时代变迁的苏州老干部曾经如此评价当年。
  常熟市蛇业公司成立的时候,在整个苏州来说,最令人瞩目的企业恐怕要数香雪海。所谓“香雪海”,本是位于苏州城外光福邓尉山等诸峰的30余里梅花林。每到冬末春初,梅花凌寒开放,蔚然成海。清初江苏巡抚宋荦触景生情,题下“香雪海”三字,其石刻今存吾家山崖壁上。然而,当时四季不断从全国各地开到苏州的货运卡车,或者要到火车车皮指标从铁路赶来的货主,只将“香雪海”三字认作电冰箱的代名词。
  1996年退休的香雪海冰箱厂工程师邓女士,每每谈起当年事都会唏嘘不已。她回忆1987年到1988年那段的销售盛况,举出的数据是——每天有40多辆货车在冰箱厂门外依次排队。这些“等米下锅”的货车背后的买方,根本不问供货数量,直接把支票压在香雪海冰箱厂财务人员的案头。那火热的场面,使得公安部门不得不派出专门的交警来站岗,以疏导交通。1990年代中期,在邓女士退休之际,苏州已经启动了与新加坡合作的工业园区,以及自行开发的苏州新区。但即便在引进国际大品牌的时候,香雪海仍引进两条意大利生产线,一年产能40万台仍供不应求。香雪海一天的利润达到3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的家用冰箱厂中,这一数据在当时是名列前茅的。当时紧俏商品需要凭票才能买到,而香雪海电冰箱票曾经炒高到500元一张。
  提及退休前的收入水平,最令邓女士怀念的当数1980年代。因为冰箱厂效益好,奖金高,甚至令市内许多公务员、国营大企业职工羡慕有加。“厂里每个月都发东西,发的最多的是白猫洗衣粉,每月都有好几桶。在大部分苏州人还用肥皂洗衣服的年月里,这绝对是很有档次的福利了。过年的时候,冰箱厂的职工骑着挂满鱼肉等年货的自行车,从郊外的厂区往市内走,一路上能迎来不少市民羡慕的眼光。”邓女士表示,1980年代中期,邓女士每月的工资加奖金有200多元,冰箱厂一般工人月收入能达到150多元,这在许多市民的月收入只有几十元的1980年代,算是高薪一族。
几经重生的回力,如今成了国货潮牌。

  1985年从技校毕业进入春花吸尘器厂的俞女士,亦曾经历过那段黄金岁月。进厂后进入财会部门的她说,那时春花吸尘器占全国市场总额的40%,厂里经常发放各种奖金、补贴,名目之多连她这个管钱的也搞不清。1990年代初,春花厂的个人年收入平均达到5000多元,在江苏省内几乎首屈一指——春花吸尘器厂甚至成为许多名牌大学毕业生的首选,争先恐后挤进来。一次单位对外招操作工,说好第二天清晨8点整开始面试,不少人隔天晚上就去招聘地点排队占位。
  陈先生在1990年代中期从南昌某军工企业工程师职位上退休,刚与妻子回到妻子的家乡上海定居,其老家震泽的某电器企业就找上门来,许以盛泽当地一套三室一厅住房以及高出退休金数倍的工资,请其回老家“指导工作”。陈先生每周六、日由震泽厂方派车接去上班,周一至五回上海过退休生活。这样的切换模式,在许多上海国营大厂工程技术人员身上也曾经历过,是为“星期六工程师”。
  说到苏州当年“四大名旦”兴旺的原因,邓女士表示,当时的企业决策层思路比较先进,对人才尤其重视。香雪海在1985年生产出第一台冰箱不久,就通过苏州市人事局,从全国各地招来16位高级工程师,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而且企业领导对技术人员很信任,放手让他们干,大家干劲也高,全厂上下都有勃勃朝气。
  苏州香雪海冰箱最终陨落于与某韩国电器企业的合资计划。韩国企业要求合资最初三年内,合资企业不准使用香雪海品牌。不仅如此,在与外方的合资中,对香雪海商标的价值竟然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评估。据专家保守估计,当时的香雪海品牌价值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在吸引外资的时候,地方政府或者企业过多地考虑了吸引外资问题,而忽略了自己多年创下的品牌效应。恰恰从这一点,又能映射出坚持自家品牌者的远见卓识,以及坚持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