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式胀管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强制式胀管设备在空调制冷行业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对空调器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强制胀管后螺纹参数、换热效率、机械性能等前后变化进行研究,论证了强制式胀管在空调器翅片管式热交换器上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强制式;胀管;无收缩;换热器
  强制式胀管工艺源于日本(即无收缩胀管工艺),因国外技术垄断,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使用时专利费用较高等原因,国内空调行业一直未能应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行业的崛起,人工成本的增加,空调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铜管原材料价格的日益上涨,空调的生产制造成本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设备厂家开始研究无收缩胀管工艺。
  一、技术原理
  目前国内空调行业的热交换器都采用有收缩胀管形式生产,胀管时由于胀球尺寸大于铜管内径,胀管后铜管的内径增大,与翅片接触紧密,提高热交换器换热效率。因普通胀管胀后铜管内径增大,铜管横截面积增大,在等体积的情况下,铜管的长度就会用来补偿横截面积的增大,铜管产生收缩,即通常所说的铜管收缩率。一般空调行业的内螺纹铜管收缩率为3%-4%,因此内螺纹铜管胀后会有3%-4%的损耗。
  内螺纹铜管收缩率如表1:
  表1 各规格内螺纹管收缩率
  规格铜管壁厚Wt胀后收缩率
  ∮70.434﹪
  ∮7.940.434﹪
  ∮9.520.473﹪
  无收缩胀管工艺是一种强制的胀管技术,通过胀管机专用夹具将两器组件管口、U管底部夹紧后胀管,采用壁厚补偿铜管内径扩大的方式,保证胀管后铜管长度无收缩的加工工艺。因胀管后铜管内径及螺纹参数产生变化,无收缩胀管后需要对热交换器换热性能、系统压力、长期运转等性能进行验证。
  二、研究与应用
  1.胀球选取
  根据铜管换热系数公式,铜管外表面换热效率远高于内表面,且铜管与翅片接触的紧密程度对换热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要保证热交换器换热效率,优先保证U形管外径尺寸。为保证热交换器U管外径,需对胀管机胀球尺寸进行选取。
  根据公式:
  V有-V无=0.02V有
  S有*L1-S无*L1 =0.02S有*L1
  π*((D有+2Wt)/2) *(D有+2Wt)/2)- π(D无/2*D无/2)
  =0.98*π*((D有+2Wt)/2) *(D有+2Wt)/2)-
  0.98*π(D有/2*D有/2)
  式中:D有为普通胀管机胀球直径,mm;D无为无收缩胀管胀球直径,mm;Wt为内螺纹管壁厚。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无收缩胀球直径D无,根据理论计算、金相数据、整机性能测试,最终选定胀球直径如表2:
  表2 各规格胀球尺寸有收缩与无收缩对比
  规格有收缩直径无收缩直径
  ∮76.646.73
  ∮7.947.577.61
  ∮9.529.079.11
  2.胀管实验
  无收缩胀管胀管后铜管壁厚减薄,换热器的理论耐压力降低。因胀管后铜管拉伸、拉薄,铜管产生的加工硬化加强,长期运转产生的疲劳破裂机率增大。为验证无收缩胀管后铜管相关机械性能,我们对胀后铜管进行了金相、耐压试验、脉冲试验等,对整机进行定频扫频、长期运转等试验。
  ①金相对比试验
  由铜管胀管后金相齿形试验观察,无收缩胀管后螺纹齿形完整,与普通胀管机胀管后齿形无明显变化。
  测试无收缩与普通胀管后内螺纹底壁厚、齿高、总壁厚、齿顶角、铜管外径等参数数据,各项参数均在合格范围之内,胀后数据对比见表3(以∮9.52规格内螺纹管为例):
  表3 有收缩与无收缩胀管后铜管参数对比
  无收缩胀管后内外径变大,整体换热面积增大,但因选择较大胀球进行胀管,齿顶角有相对增大,总体考虑换热效率增加。
  3.焓差试验
  根据压焓p—h图(见图一)分析,由于无收缩胀管采用胀头大于普通胀头,无收缩蒸发器U形管内、外径加大,导致蒸发器整体换热面积加大,可适当增大吸气过热度,在压焓图中,1a点变化到1b点,焓差值由q1变化到q2,焓差值加大,即制冷量加大。
  为了验证无收缩胀管后换热器换热能力变化,分别在1P、1.5P、2P、3P、5P等多种主流机型上进行试验验证。经过多次调整相关参数,在整机各项配置不变的情况下满足相关性能要求。主要参数测试数据如表4:
  表4 强制式胀管与普通胀管换热器焓差测试对比数据
  由数据分析,因强制式胀管换热器换热面积增大,整机换热能力有所提高,额定制热、额定制冷、能效比等参数,优于普通胀管换热器。
  4.其它验证
  脉冲试验20万次、定频扫频、耐压等试验验证合格。
  三、结论
  通过对强制式胀管换热器的焓差、机械性能、螺纹金相等各项试验验证,强制式胀管满足使用要求。胀头尺寸变大,整机换热性能也会变化,变化曲线为倒V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