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研究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aa/shaa201618/shaa201618239-1-l.jpg
  摘要:本文选取了纺织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三种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这三种产业2005年至2013年苏南、苏北、苏中占江苏省的工业比重变化,来研究其省内转移的规模与方向。结果表明,三种产业都在进行着产业转移,但是转移的规模与方向因产业的不同特征而异。本文从产业特征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点,并且针对产业特征差异对产业转移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产业特征一、引言
  刘易斯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中最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了理论研究。经过学者们理论与实证的不断完善,总结出产业转移的梯度规律即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然后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更低层次的国家或地区,呈阶梯型转移。
  近几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方向与特征,主要包括国际上的转移以及中国区域内部的转移。胡安俊、孙久文(2014)认为,中国制造业已经出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江苏省的产业转移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傅允生(2011)提出,江苏省南北经济差距大,在区域上形成了产业结构互补。因此,江苏的产业转移多是由苏南转向苏北。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江苏省内的产业转移现象,很少有文献从产业特征的视角对该现象进行解释。本文将在这一方面做出探索。
  二、江苏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研究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界定
  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指劳动力的投入占主体地位,资金技术的投入占从属地位的产业。从生产成本的构成来看,工资支出的比重要大于设备折旧和研发投入的比重。通过计算各个产业的劳动-资本系数①可以界定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的劳动-资本系数分别为0.06、0.11、0.07,可以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分析
  收集从2005年到2013年有关这三个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通过计算产业比重的变化来考察江苏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现象。通过计算对象产业苏南、苏中、苏北的工业产值占江苏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来考察该产业省内转移趋势。
  假设一个地区产业比重的上升或下降完全由于产业转移。基于这个假设可以得出:产业比重下降,则是出现产业向外转移;相反,则出现了产业向内集聚。
  由于苏中、苏北某些地级市统计数据不全,本文只分析2011年到2013年的数据。根据江苏省行政区域划分的三个区域②,分别计算出该地区对象产业占江苏省的产业比重,见表1。其中纺织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业分别用Ⅰ、Ⅱ、Ⅲ来代替。
  表1产业比重变化表单位:%行业地区201120122013增减量Ⅰ苏南50.746.643.1-7.6苏中27.128.225.4-1.7苏北22.225.231.5+9.3Ⅱ苏南60.157.953.6-6.5苏中16.815.518.6+1.8苏北23.126.627.8+4.7Ⅲ苏南55.442.740.8-14.6苏中32.533.935.5+3.0苏北12.123.423.7+11.6数据来源:2011年到2013年江苏省各地级市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个产业都发生了省内大规模转移。苏南地区各行业产业比重都在减小,说明发生了产业转出,其中行业Ⅲ转出规模最大,为14.6%;苏中地区的产业转出与产业转入同时发生,从表中可以看出Ⅰ行业向苏北转移,转出规模为9.3%,Ⅱ、Ⅲ行业仍有集聚的趋势,但规模较小,仅为4.7%、3.0%。苏北地区承接了产业转移,产业比重迅速增长,三个产业分别增长9.3%、4.7%、11.6%。
  三、产业特征角度的解释及对策建议
  (一)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对外依存度大的产业
  这类产业对劳动力成本变动的敏感性高。制造业工人年均工资从2009年到2013年增长了73.18%,这样大幅度的成本上升碾压了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的利润。而人民币升值又给寒冬中的企业泼了一盆冷水。纺织业对外依存度大,人民币的升值不利于该产业的出口。在成本提高与销路受阻的双面夹击下,纺织产业希望通过产业转移来达到降低成本、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这类产业转入地政府应该协助企业构筑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为转入企业营造环境。
  (二)以家具制造业为代表的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偏多的产业
  中小企业过多将会对产业的转移产生阻碍,这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周期较短,自发的产业转移与结构转型带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数据分析也显示,该产业转移规模相对较小,这正是与众多中小企业的行为选择有关。家具制造业这类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偏多的产业,其转移的动力不足,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应培植大中型企业,另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
  (三)以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为代表的科技含量较高、有相关政策支持的产业
  江苏省积极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包括大力引进外资、鼓励发展环保产业设备、内外资仪器企业同台公平竞争等。产业发展集聚的平台优势、技术资本优势,再加上江苏省的沿江区位优势促使该产业大规模集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附加值是以后产业转型的方向。对于仪表仪器这样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大力支持,从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集聚的动力,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胡安俊、孙久文.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J].经济学(季刊),2014.
  [4]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7.
  [5]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
  [6]何龙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9.
  [7]傅允生.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J].经济学家,2011.
  [8]孙久文.劳动报酬上涨背景下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