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植入支架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股动脉;植入支架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19世纪著名医学家魏尔啸(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滞缓,静脉壁的损伤和高凝状态。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1]。所以对于股动脉植入支架术后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不容忽视,现将其原因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心内科的患者病情重、大多数的患者需限制活动,介入手术后的患者甚至要限制体位。例如股动脉植入支架术后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术侧肢体的活动。正因如此,一系列的并发症就出现了,如下肢静脉血栓。为了减少或避免这一并发症,要求医护人员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

1 原因分析

1.1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卧床休息时间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

1.1.1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据Borow报道,手术持续时间1~2小时,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20%;手术持续时间2~3小时,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46.7%,手术持续时间3小时以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62.5%[2]。

1.1.2術后绝对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下肢活动明显减少,失去肌泵的作用,使下肢失去肌泵的作用,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静脉血易淤滞在髂静脉瓣袋及小腿肌肉的静脉丛内,导致局部血栓形成[3]。术后卧床时间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关,50%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病在术后第1天发生。30%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病在术后第2天发生[4]。

1.2股动脉穿刺过程中血管壁受到损伤时,使血管内膜下基膜和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裸露,血小板发生聚集,并释放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又可加重血小板的聚集,有利于形成血栓。

1.3股动脉穿刺术后,血小板增高,粘附性增强。术后数日内血液中血小板较正常高2-3倍。血小板对胶原纤维有很强的亲和力,当血管内膜损伤后,血小板迅速聚集粘附与损伤部位,同时释放出凝血因子,这些凝血因子参与血液循环,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而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血小板增高,在血小板内合成的血栓素也增高,血栓素具有强烈的促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的作用。从而不能消除血栓素的生物效应,最终形成血栓。

2 预防

2.1医生做操作时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当血管壁受到任何因素(常见的有机械性损伤、感染性及化学性损伤等)损伤时,都会使血管内膜下基膜和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裸露,血小板发生聚集,并释放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又可加重血小板的聚集,有利于形成血栓。简而言之:当血管壁损伤后所发生的各种改变,都可引起局部血小板粘附、聚集,纤维蛋白及血细胞沉积,最终形成血栓。

2.2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并鼓励患者早期床上被动和主动活动,如足和趾经常活动,健侧肢体的举腿活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5]。

2.3机械方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是最常见的,医用弹力袜或电刺激化使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全发病率。

3 护理

3.1术后活动。对于股动脉穿刺术后需要卧床限制体位的患者,应定时帮助患者活动健侧肢体,如足背屈、膝关节伸展、举腿活动,利用肢体活动改善肢体血流淤滞,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使其静脉泵早日回复,从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并向患者做好详细解释,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提高疗效。

3.2术后观察。①做好术后护理,定时观察观察患者双侧下肢有无异常(疼痛、肿胀、於紫),及术侧肢体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予相应的处理。并每日测量腿围,双下肢膝上15cm处、膝下10cm处周径。首次测量做好标记,减少误差,并做好记录[7]。如出现腓肠肌明显压痛,患肢皮肤温度色泽异常,下肢肿胀,应及时检查,以便确诊,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②严格遵医嘱给药,口服波利维、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适当给予小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的应用。统计学资料显示:小剂量肝素法能明显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以及肺栓塞的发病率,不增加术中、术后大出血,但伤口局部血肿较常见。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小板,以防发生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6]。药期间应监测血小板,③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现象,如有应考虑并发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助患者取平卧位、避免翻动、作深呼吸及咳嗽,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8.9]。

3.3心理支持。股动脉穿刺术后,绝对卧床休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及不便,因此在护士想患者讲述本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的方法及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和重视,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10]。同时教给患者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不适。

3.4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肥甘、辛辣等食物。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肢体保暖;避免使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影响抗凝药物的作用;戒烟戒酒,防止血管痉挛;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心情舒畅,手术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11.12]。

4 小结

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是手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至发生致命的肺栓塞。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对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以及护理可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几率,利用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早期干预。IPC能预防DVT的另一个机制是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无论正常人或有静脉血栓的患者,使用IPC后即能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引起血流动力学及纤溶系统迅速及短暂的改变,但不会导致术后出血的危险性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减少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活化素抑制因子,使组织型纤维蛋白原活化素(DVT)是手术后以及长期卧床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可以发生下肢功能的障碍,甚至致肺栓塞而危机生命[13]。所以,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状况不容乐观,同时能够引起医护人员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度重视,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医生在治疗患者心脏疾病的同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碧萍.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基础医学论坛,2012,16-12.

[2]Borow.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2011,8-23.

[3]倪晓玲.股静脉置管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当代护士,2011,11-14.

[4]肖亮.介入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基层临床研究,2011(8):28-8.

[5]唐文平.骨科卧床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1(2):9-6.

[6]张真真.IABP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中国实用医学.2011,(09):6-25.

[7]王娇.浅谈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12(2):16-6.

[8]王晓荣,蒋洪燕,杨燕宁.IABP辅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4,(09):806--807.

[9]王凯.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四联药物预防血栓形成.赤峰医学院学报,2006,5(2);10.

[10]宾艳芝.探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及护理.现代护理2012,2-07.

[11]赵成华,孙超.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89--90.

[12]项玲.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5(1):32-33.

[1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