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株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3年泌尿外科住院泌尿道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57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分析。 结果 泌尿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54.2%~69.3%;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36.9%~46.3%;2011~2013年泌尿外科及全院大肠埃希菌大多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对青霉素类、头孢一代耐药率较高,产ESBLs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结论 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且细菌耐药严重,特别是产ESBLs株耐药更为严重,应当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种侵入性操作应用越来越广泛,发生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增大。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在泌尿道感染中占首位,且多数是多重耐药菌。我院2011~2013年泌尿外科住院泌尿道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原菌来自2011~2013年泌尿外科住院泌尿道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共检出大肠埃希菌575株(同一患者同一菌株不重复统计)。

1.2材料和试剂 细菌培养及鉴定培养基和M-H琼脂购于郑州博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SBLs确证试验使用的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纸片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

1.3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4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细菌鉴定采用美国Phoenix-100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MIC法,通过采用2011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11 NCCLS)推荐的双纸片协同实验和确证试验进行,选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棒酸,头孢噻肟、头孢噻肟/棒酸两对纸片进行试验,若两对纸片中任一对或两对加克拉维酸者比不加克拉维酸者抑菌环直径≥5 mm时,判定为ESBLs阳性株。

1.5数据分析 采用WHONET 5.6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病原菌 2011~2013年全院分别检出大肠埃希菌:1008株、1089株和1222株;2011~2013年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占主要构成,分别占:54.2%(102/188)、68.3(148/208)和69.3%(158/228)。

2.2耐药情况 2011~2013年全院及泌尿外科的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呈现下降趋势,泌尿外科大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要高于全院耐药率,青霉素类及头孢一代耐药率最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β-类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药及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2011~2013年泌尿外科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分别为:44.9%、46.3%和36.9%,全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分别为:36.5%、37.2%、29.9%,见表1。

注:*表示做手工纸片药敏试验,-未做药敏试验。

3讨论

泌尿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由于患者的年龄、生理结构、自身疾病以及外科手术、术后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且多为条件致病菌,而且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在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下,使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不断升高。

本组研究资料表明,2011~2013年泌尿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分别占:54.2%、68.3和69.3%,高于国内相关报道[1],且近三年的泌尿外科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检出数量呈上升趋势;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是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较低,低于国内一些报道[2],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

2011~2013年泌尿外科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分别为:44.9%、46.3%和36.9%,明显高于全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分别为:36.5%、37.2%、29.9%,低于国内文献报道[3],产ESBLs大肠埃希菌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和氨曲南的酶,对头霉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酶抑制剂敏感[4]。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一代耐药率最高,甚至达到100.0%,对头孢三、四代的耐药率在30.0%~65%之间,对喹诺酮类的在60.0%左右;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β-类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药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与有关报道[5]较一致;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的大肠埃希菌,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因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β-类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药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可作为泌尿道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但阿米卡星由于其副作用,建议联合使用,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一代不建议临床用来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研究也发现,泌尿外科大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要高于全院耐药率,应该与近几年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加强消毒隔离,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根据地域性不同,科室不同,细菌的耐药性发展也不同,了解我院泌尿外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得尤为重要,可为以后临床泌尿道感染用药提供经验治疗。同时,通过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加强消毒隔离,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操作,可以减少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及多耐药菌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蔡璇,施菁玲,李从荣,等.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960-1961.

[2]李娅,孙文,孙景勇,等.尿路感染中段尿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5):325-329.

[3]王忠臣,穆金智.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3269-3270.

[4]李新元.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4):365-367.

[5]王毅,刘洪韬,唐甜甜,等.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微生物学杂志,2014,34(2):99-102.

编辑/王海静